出自宋代蘇軾《次韻答孫侔》:
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騷人賦落英。
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
艤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計(jì)已成。
千里論交一言足,與君蓋亦不須傾。
注釋參考
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并稱(chēng)。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內(nèi)。是 唐 代 張志和 隱居之地?!缎绿茣?shū)·隱逸傳·張志和》:“愿為浮家泛宅,往來(lái) 苕 霅 間?!?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shī):“鳴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為 苕 霅 美談也?!?/p>
安在
安在 (ān zài)健在,平安無(wú)事。
何在。
史記.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項(xiàng)王曰:『沛gong{1*1}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guò)之,脫身獨(dú)去,已至軍矣?!弧?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周公吐哺待賢,今又安在?」近義詞: 何在
卜筑
擇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梁書(shū)·外士傳·劉訏》:“﹝ 劉訏 ﹞曾與族兄 劉歊 聽(tīng)講於 鐘山 諸寺,因共卜筑 宋熙寺 東澗,有終焉之志?!?唐 孟浩然 《冬至后過(guò)吳張二子檀溪?jiǎng)e業(yè)》詩(shī):“卜筑依自然, 檀溪 不更穿。”《明史·唐順之傳》:“﹝ 唐順之 ﹞卜筑 陽(yáng)羨山 中,讀書(shū)十餘年。” 清 趙翼 《華峒》詩(shī):“他年擬抽簪,卜筑於此寄?!?/p>
江淮
(1). 長(zhǎng)江 和 淮河 ?!蹲髠鳌ぐЧ拍辍罚骸扒?, 吳 城 邗 ,溝通 江 淮 。” 三國(guó) 魏 阮籍 《樂(lè)論》:“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殘; 漳 汝 之間,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銀杏》:“ 江 淮 間一御史疏陳水患。”
(2).泛指 長(zhǎng)江 與 淮河 之間的地區(qū)?!逗鬂h書(shū)·周榮傳》:“ 榮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shī):“東南米價(jià)高如玉, 江 淮 餓莩千家哭?!?清 鈕琇 《觚賸·舊雷有聲》:“余宦游所至,其風(fēng)土大略相同,唯 粵 中則不特與朔方絶異,即較之 江 淮 ,亦甚懸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軍兵分東西,追剿各軍愈追愈遠(yuǎn)愈加勞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餉源卻愈益短絀難辦。”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陽(yáng)湖 一帶?!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 三苗 在 江淮 、 荊州 數(shù)為亂?!?張守節(jié) 正義:“淮,讀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p>
蘇軾名句,次韻答孫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