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荔支盛熟四絕》:
曾攀玉李青冥上,亦摘蟠桃縹緲邊。
定是三生有靈骨,謫歸猶作荔支仙。
注釋參考
三生
三生 (sānshēng) 佛家所說的三世轉(zhuǎn)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the three lives of rebirth 世說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拙右住顿洀?zhí)幨可饺恕?三生有幸靈骨
(1).稱仙人的軀體。 南朝 梁 江淹 《云山贊·陰長生》:“ 陰君 惜靈骨,珪壁詎為寳。日夜明山側(cè),果得金丹道。” 胡之驥 匯注:“《列仙傳》:‘ 陰長生 ,從 馬明生 受金液神丹,乃入 華陰山 合金液,不樂升天,但服半劑為地仙。’”
(2).指悟道的先天素質(zhì)。 宋 張商英 《護(hù)fa{1|1}論》:“在僧俗中亦必宿有靈骨,負(fù)逸群超世之量者方能透徹。”
(3).指龜甲。古代用以占卜,故稱。《藝文類聚》卷七五引 南朝 宋 顏延之 《大筮箴》:“無惰爾儀,靈骨有知?!?/p>
(4).指佛舍利。 明 劉績 《霏雪錄》:“舍利,按佛書云,室利羅或設(shè)利羅。此云骨身,又云靈骨,即所謂遺骨分,通名舍利光明。”
謫歸
因罪革職回鄉(xiāng)。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二·王公家書》:“但云道路喧傳,高皇主使,語不及他。拜杖謫歸?!?/p>
荔支
即荔枝?!逗鬂h書·和帝紀(jì)》:“舊 南海 獻(xiàn)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阻險(xiǎn),死者繼路?!?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荔支》:“《廣志》曰:‘荔支,樹高五六丈,如桂樹。緑葉蓬蓬,冬夏鬱茂,青華朱實(shí)?!?宋 蘇軾 《峻靈王廟碑》:“石峯之側(cè),多荔支黃柑,得就食?!眳⒁姟?荔枝 ”。
劉克莊名句,荔支盛熟四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錢跡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