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彭元遜《月下笛》:
江上行人,竹間茅屋,下臨深窈。
春風(fēng)裊裊,翠鬟窺樹猶小。
遙迎近倚,歸還愿、分付橫枝未了。
扁舟卻去,中流回首,驚散飛鳥。
重踏新亭屐齒,耿山抱孤城,月來華表。
雞聽人語,隔江相伴歌笑。
壯游歷歷,同高李、未擬詩成草草。
長橋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曉。
注釋參考
春風(fēng)
春風(fēng) (chūnfēng) 春天的風(fēng) spring breeze 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拍痢顿泟e》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with smile裊裊
裊裊 (niǎoniǎo) 形容煙氣繚繞升騰 curling upwards 裊裊浮航金畫龍。——溫庭筠《臺城曉朝曲》 青煙裊裊 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fēng)擺動 waving in the wind 垂楊裊裊 形容聲音延長不絕,宛轉(zhuǎn)悠揚 lingering 余音裊裊 體態(tài)柔美的樣子 (of female figure)delicate and graceful 裊裊su{1*1}女翠鬟
(1).婦女環(huán)形的發(fā)式。 唐 高蟾 《華清宮》詩:“何事金輿不再游?翠鬟丹臉豈勝愁?”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越嘆》:“春衫袖,血淚斑,風(fēng)沙滿面捲翠鬟?!?/p>
(2).指美女。 宋 梅堯臣 《次韻和永叔退朝馬上見寄兼呈子華原甫》:“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爭唱口應(yīng)乾?!?/p>
(3).比喻秀麗的山巒。 宋 楊萬里 《題王亞夫檢正峴湖堂》詩:“西峴山光照舊廬,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鏡晨當(dāng)掃黛初?!?/p>
彭元遜名句,月下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