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道舊故,抵掌論人才
出自宋代魏了翁《水調(diào)歌頭(過凌云和張?zhí)┓剑罚?/h2>千古峨眉月,照我別離杯。
故人中歲聚散,脈脈若為懷。
醉帽三更風(fēng)雨,別袂一簾山色,為放笑眉開。
握手道舊故,抵掌論人才。
山中人,灶間婢,亦驚猜。
江頭新漲催發(fā),欲去重裴回。
世事絲絲滿鬢,歲月匆匆上面,渴夢肺生埃。
酒罷聽客去,公亦賦歸來。
千古峨眉月,照我別離杯。
故人中歲聚散,脈脈若為懷。
醉帽三更風(fēng)雨,別袂一簾山色,為放笑眉開。
握手道舊故,抵掌論人才。
山中人,灶間婢,亦驚猜。
江頭新漲催發(fā),欲去重裴回。
世事絲絲滿鬢,歲月匆匆上面,渴夢肺生埃。
酒罷聽客去,公亦賦歸來。
注釋參考
握手
握手 (wòshǒu) 通常用于會(huì)見或告別時(shí),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兩手上下輕輕搖動(dòng),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愿,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jié) handshake道舊
談?wù)撏?;敘說舊情。《史記·高祖本紀(jì)》:“道舊故為笑樂?!?唐 李白 《建丑月十五日虎丘山夜宴序》:“笑向碧潭,與松石道舊?!?宋 王庭珪 《贈(zèng)胡紹立》詩引:“己卯秋,預(yù) 清江 高薦,復(fù)至 安成 ,訪別道舊,賦詩因以送行?!?/p>
抵掌
(1).擊掌。指人在談話中的高興神情。亦因指快談。《戰(zhàn)國策·秦策一》:“﹝ 蘇秦 ﹞見説 趙王 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薄妒酚洝せ袀鳌罚骸癌z 優(yōu)孟 ﹞即為 孫叔敖 衣冠,抵掌談?wù)Z?!?裴駰 集解引 張載 曰:“談?wù)h之容則也?!?唐 韓愈 《送窮文》:“抵掌頓腳,失笑相顧。”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八:“學(xué)問同獻(xiàn)酬,風(fēng)俗同抵掌?!?康有為 《六哀詩》之二:“足跡徧西域,抵掌好談兵?!?/p>
(2).指掌。《梁書·王僧孺?zhèn)鳌罚骸?甘泉 遺儀, 南宮 故事,畫地成圖,抵掌可述?!?宋 王禹偁 《送許制歸曹南序》:“然生行周業(yè)茂,于人無媿,將見受鄉(xiāng)老薦取太常,第猶抵掌爾?!?/p>
論人
評(píng)論人。 唐 韓愈 《送石處士序》:“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dāng)否,論人高下,事后當(dāng)成敗,若 河 決下流而東注。” 明 黃淳耀 《吾師錄·恕物》:“故曰論人,當(dāng)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dāng)於無過中求有過。” 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 中國 的論客,論事論人,向來是極苛酷的。”
選拔人才。論,通“ 掄 ”。《墨子·所染》:“故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治官?!?孫詒讓 間詁引 高誘 曰:“論猶擇也?!?/p>
魏了翁名句,水調(diào)歌頭(過凌云和張?zhí)┓剑┟?。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獻(xiàn)圖連日際,歸國象江湖作者:佚名作品:淳化中朝會(huì)二十三首
- 一笑上方人事好,不知衰境兩侵尋。作者:王安石作品:平甫與寶覺游金山思大覺并見寄及相見得詩次
- 天生賢佐興王業(yè),正看周詩六月中
- 平生轉(zhuǎn)庵詩,小當(dāng)壽千年
- 夜聞子落真山雨,曉汲波圓入畫圖
- 政和世理音洋洋,開元之人樂且康作者:白居易作品: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
- 疊翠城南面,雙虹水北流
- 忽聞車馬下天來,擁術(shù)闐衢撥不開作者:魏了翁作品:李參政約至井監(jiān)偶得三絕
- 竹外人清,聽秋聲將轉(zhuǎn)作者:陳允平作品:醉蓬萊(壽越帥謝恕齊)
-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作者:權(quán)德輿作品:月夜江行 / 旅次江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