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下橫塘還決去,漲痕一尺晚來渾
出自宋代洪咨夔《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
褵褷瘦鶴恥乘軒。
踏遍莓苔十畝園。
欲下橫塘還決去,漲痕一尺晚來渾。
注釋參考
下橫
下首的一邊。 魯迅 《彷徨·肥皂》:“合家的人們便都齊集在中央的桌子周圍。燈在下橫,上首是 四銘 一人居中?!?/p>
決去
辭別離去。決,通“ 訣 ”。多指永別?!稘h書·蘇武傳》:“﹝ 李陵 ﹞因泣下霑衿,與 武 決去。” 顏師古 注:“決,別也?!?南唐 尉遲偓 《中朝故事》:“自言年數(shù)已盡,合當(dāng)決去,涕泗而別?!?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 仲仙 曰:‘我甚憐之,未忍決去?!?/p>
漲痕
漲水的痕跡。 宋 蘇軾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詩:“野水參差落漲痕,疎林欹倒出霜根?!?宋 楊萬里 《入峽歌》:“篙師相賀漲痕落,今夕可到 鴉磯 泊?!?/p>
一尺
(1).表度量。十寸為一尺。《莊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水滸傳》第八四回:“原來那 天山勇 ,馬上慣使漆抹弩,一尺來長鐵翎箭,有名喚做一點(diǎn)油?!?/p>
(2).形容極短或極寬,多含夸張之意,非實(shí)指?!俄n詩外傳》卷七:“ 子貢 曰:‘兩國搆難,壯士列陣,塵埃漲天。 賜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糧,解兩國之難?!?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 王僚 恠其狀偉,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唐 孟郊 《秋懷》詩之三:“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
晚來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題鄭縣亭子》詩:“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dú)恐傷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務(wù)忙,到晚來背著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
洪咨夔名句,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