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日愈雨足成五詩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問答
問:《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的作者是誰?
答: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的作者是方回
問: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是宋代的作品
問:讀書聽雨過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讀書聽雨過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出自 宋代方回的《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
問:讀書聽雨過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讀書聽雨過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的下一句是 就枕未鼾饑鼠出,掀書舐硯上燈檠。
問:出自方回的名句有哪些?
答:方回名句大全
- 從駕東幸呈諸公吳公臺下舊京城,曾掩衡門過十春。別后不知新景象,信來空問故交親。宦游京口無高興,習(xí)隱鐘山限俗塵。今日喜為華表鶴,況陪鹓鷺免迷津。
- 挽王大夫兩行身為郡,里中如不知。民歸清凈化,家似困窮時。秦木凄秋韻,湘云結(jié)暮姿。若無遺愛在,何得后人思。
- 和黃門武相公詔還題石門洞益部恩輝降,同榮漢相還。韶芳滿歸路,軒騎出重關(guān)。望日朝天闕,披云過蜀山。更題風(fēng)雅韻,永絕翠巖間。
- 和何季崇簽判三首簾靜櫳香裊裊秋,綺疏錦瑟寄清愁。夢回寫出西瑤句,尚想風(fēng)神白玉樓。
- 寄傲軒先生英妙年,一掃千兔禿。仕進(jìn)固有余,不肯踐場屋。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定知軒冕中,享榮不償辱。豈無自安計,得失猶轉(zhuǎn)轂。先生獨(dú)揚(yáng)揚(yáng),憂患莫能瀆。得如虎挾乙,失若龜藏六。茅檐聊寄寓,俯仰亦自足。東坡無邊春,方寸盡藏蓄。醉哦旁若無,獨(dú)侑一樽醁。床頭車馬道,殘月掛疏木。朝客紛擾時,先生睡方熟。
-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標(biāo)簽:詠史懷古七朝文物舊江山。水如天。莫憑闌。千古斜陽,無處問長安。更隔秦淮聞舊曲,秋已半,夜將闌。爭教潘鬢不生斑?斂芳顏。抹幺弦。須記琵琶,子細(xì)說因緣。待得鸞膠腸已斷,重別日,是何年?
- 天目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采缴畋僬叨嗷臎?,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tài)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shù)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頭茶之香者,遠(yuǎn)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yuǎn)過之,七絕也。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jié)室之想矣?! ∷藁米≈稳眨科鹂丛?,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guān)。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shù)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山中僧四百余人,執(zhí)禮甚恭,爭以飯相勸。臨行,諸僧進(jìn)曰: “荒山僻小,不足當(dāng)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yù)?!币虼笮Χ鴦e。
- 論肉肉色欠純正,腰上多紅鈴。月頭紅白間,百戰(zhàn)不能贏。
- 舜祠送桂林友人堯山分手舜山逢,呼酒旗亭兩鬢蓬。客思且須論契闊,詩交應(yīng)不計窮能。兒曹富貴秋煙外,前輩風(fēng)流落葉中。明日吟船又何處,渡江衣冷荻花風(fēng)。
- 晨起二首(后首一題作山齋秋晚)桂樹綠層層,風(fēng)微煙露凝。檐楹銜落月,幃幌映殘燈。蘄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心閑即無事,何異住山僧。殘月皓煙露,掩門深竹齋。水蟲鳴曲檻,山鳥下空階。清鏡曉看發(fā),素琴秋寄懷。因知北窗客,日與世情乖。
-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皮日休正樂府十篇惜義鳥
- 元會千官集,新春萬物同——— 歐陽修春帖子詞二十首七夫人合五首
- 又亂葉打窗,蛩韻凄切。——— 陳允平桂枝香
- 初霞稍上巖廊戟,落月催傳衛(wèi)士雞——— 宋祁病興早朝
- 空郵降塵榻,凈館排霞關(guān)——— 曾鞏之南豐道上寄介甫
- 心憂百里病,良田正黃埃——— 黃庶登扶風(fēng)王宗元山亭
- 驀涼飚、一陣卷潮來,驚飛去——— 戴山隱滿江紅(風(fēng)前斷笛)
- 真人翳鳳駕蛟龍,一念何曾與世同——— 陸游謁巫山廟兩廡碑版甚眾皆言神佐禹開峽之功而
-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xiāng)。——— 曹操卻東西門行
- 江海一身多少事,清風(fēng)明月我沾衣——— 黃孝先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