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項安世《三和》:
典誥殘于勝建,聲詩失自韓齊。
一言蔽思無邪,三萬解曰若稽。
注釋參考
典誥
(1).《尚書》中《堯典》、《湯誥》等篇的并稱。亦泛指經(jīng)書典籍?!稘h書·王莽傳中》:“各策命以其職,如典誥之文。” 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 孟堅 辭惟溫雅,理多愜當。其尤美者,有典誥之風,翩翩奕奕,良可詠也。”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迨已極其暴厲恣睢之能事,猶恐力有弗逮,則又文之以古昔之典誥,夸之以神武之聲威?!?/p>
(2).指典章詔令一類文字。《三國志·吳志·王蕃華覈等傳論》:“ 華覈 文賦之才,有過於 曜 ,而典誥不及也?!?南朝 梁 沉約 《修定樂書疏》:“《檀弓》殘雜,又非方幅典誥之書也?!?/p>
(3).指草擬詔令的官職。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近者,代言之臣未嘗副吾意;若使居典誥之任,亦國華也。”
聲詩
樂歌?!抖Y記·樂記》:“樂師辨乎聲詩,故北面而弦?!?宋 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勒之金石,播之聲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琴,他教我閉門學禁指,留意譜聲詩,調(diào)養(yǎng)圣賢心,洗蕩 巢 由 耳。” 章炳麟 《辨詩》:“瞽師瞍矇,皆掌聲詩,即詩與箴一實也?!?/p>
項安世名句,三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奇跡之劍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