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爾怕道四明守,詎有律呂為始終
出自宋代呂祖儉《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
鄞川舊有船司空,小亭晚望江之東。
父老猶能理前話,無錢無木人無功。
風(fēng)流已往四十載,水仙木犀徒自紅。
吾嘗夜看司空集,元符上書入邪中。
歲月蹉跎今幾許,俯仰一身隨轉(zhuǎn)蓬。
自爾怕道四明守,詎有律呂為始終。
易系后譜此時有,又得剛說來發(fā)蒙。
魯人獵較亦獵較,復(fù)使妙句追飛鴻。
朅來海頭四閱月,塵埃滿袖生{左毛右蒙}{左毛右童}。
平生執(zhí)鞭所欣慕,追尋故跡得數(shù)弓。
超然之名猶可想,海氣微茫日未曨。
越中豈是不好事,別乘皆賢心已{左忄右充}。
場官繾綣真我友,欲來卜筑祠此翁。
大書特書景迂號,庶幾遺躅常清通。
簿書期會目前耳,此意當(dāng)令齊洛嵩。
豐公室外草芃芃,了齋卻埽耳若聾。
當(dāng)時二士相游從,夜闌太息非為躬。
年運(yùn)而往將溟濛,后輩風(fēng)□□□□。
薄材微宦猶未工,尸祝越俎自忡忡。
誰圖遺像寘學(xué)宮,時與先儒相磨礲。
卻歸金華守吾宗,端坐水出固其窮。
注釋參考
自爾
(1).從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溱水》:“ 東江 又西,與 利水 合……名曰 韶石 ,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爾年豐,彌歷一紀(jì)?!?宋 蘇軾 《上韓樞密書》:“自爾不復(fù)通問者,七年於茲矣?!?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經(jīng)七八日,漸覺應(yīng)驗(yàn),自爾常服,其功如神?!?/p>
(2).猶自然。 唐 張九齡 《感遇》詩之一:“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p>
四明
山名。在 浙江省 寧波市 西南。自 天臺山 發(fā)脈,綿亙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縣 等縣境。道書以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傳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稱 四明山 ?!度艌D會·四明山圖考》:“ 四明山 者, 天臺 之委也。高興華頂,齊跨數(shù)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則直謂之 四明 。行山中大約五六十里,山山盤亙,竹樹蔥菁,眾壑之水,亂流爭趨。入益深,猿鳥之聲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氣,覺與世界如絶,不似 天臺 之近人也。道書稱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漢 隸‘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p>
律呂
(1).古代校正樂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徑相等,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shù)的六個管叫做“律”;成偶數(shù)的六個管叫做“呂”,合稱“律呂”。后亦用以指樂律或音律?!秶Z·周語下》:“律呂不易,無姦物也。” 漢 馬融 《長笛賦》:“律呂既和,哀聲五降?!?唐 翁洮 《和方干題李頻莊》詩:“猶憑律呂傳心曲,豈慮星霜到鬢根。” 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五:“風(fēng)聲和 博多灣 的海濤,十里松原的松濤,一陣一陣的卷來……那正是一起一伏的律呂。”
(2).比喻準(zhǔn)則、標(biāo)準(zhǔn)。 唐 韓愈 《進(jìn)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為淺陋,顧貪恩待,趨以就事,叢雜乖戾,律呂失次?!?宋 洪適 《<元氏長慶集>原跋》:“今之所編,頗又律呂乖次。惜矣,舊規(guī)之不能存也?!?黃中黃 《孫逸仙》:“其人誠 亞 東之珍寶,其言誠革命之律呂哉?!?/p>
始終
始終 (shǐzhōng) 自始至終 from beginning to end 會議始終在友好的氣氛中進(jìn)行 可是整整過了四百年,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稘O夫的故事》呂祖儉名句,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