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仲女挽詩》:
荊江春夢斷,虞殯夜魂孤。
未及陪宗室,應難袝舅姑。
一時母從子,百歲婦隨夫。
經(jīng)禮緣情制,臨風老淚枯。
注釋參考
緣情
(1).抒發(fā)感情。 唐 獨孤及 《送開封李少府勉自江南還赴京序》:“緣情者莫近于詩,二三子盍詠歌以為贈?”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后人陋《花間》《草堂》之惡習,而并忘緣情托興之旨歸,豈非操選政者加之厲乎?” 朱自清 《文學的標準與尺度》:“載道或言志的文學以‘儒雅’為標準,緣情與隱逸的文學以‘風流’為標準。”
(2).借指作詩。 唐 杜甫 《偶題》詩:“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王嗣奭 釋:“‘緣情’用 陸機 語,謂作詩也。”參見“ 緣情體物 ”。
(3).因循人情;順乎人情。 唐 張九齡 《上姚令公書》:“曩之用才,非無知人之鑒,其所以失溺,在緣情之舉。”《舊唐書·文苑傳中·賈曾》:“ 曾 奏議:‘請於南郊方丘,設皇地祇及從祀等坐,則禮惟稽古,義得緣情。’” 宋 范仲淹 《<賦林衡鑒>序》:“緣古人之意者,謂之緣情?!?/p>
(4).緣分;情意。 明 沉鯨 《雙珠記·赴婚遇兄》:“涉水登山來路遠,緣情應不淺?!?/p>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涌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蘇曼殊 《寄調(diào)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魏了翁名句,仲女挽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