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我云半間,欹枕聽飛瀑
出自宋代于石《宿棲真院分韻得獨(dú)字》:
空翠冷滴衣,石蘚滑吾足。
偶隨白云去,棲此林下屋。
樓影掛斜陽,鐘聲出深竹。
山僧老百壁,誰與伴幽獨(dú)。
分我云半間,欹枕聽飛瀑。
注釋參考
云半
猶天半。半空中。 唐 宋之問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yīng)制》:“鳳剎侵云半,紅旌倚日邊?!?/p>
飛瀑
即瀑布。因其勢飛流而下,故稱。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典雅》:“眼琴緑陰,上有飛瀑。” 清 林則徐 《即目》詩:“飛瀑正拖千嶂雨,斜陽先放一峰晴?!?劉大白 《丁寧(二)》詩:“這是你心里的飛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聲?!?/p>
于石名句,宿棲真院分韻得獨(dú)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