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洪咨夔《山中吟》:
蕊珠閑居兮作七言,琴心三疊兮舞胎仙。
呼汲日月下上云煙兮,回紫抱黃入丹田。
一面宗泥丸,六府主丹元。
五蕤應(yīng)兩扉,九微徹三關(guān)。
明堂閟虎章,玄闕森龍幡。
素衣以便重裹朱帶,綠華裙上有黃裳。
子丹兮常在兩眉端。
欲求泥丸滿,直須丹元存。
靈臺(tái)貯清明,太極涵肧腪。
升坎降離凝正一而融三五兮,付之靈堅(jiān)童子玉池太和官。
重樓十二環(huán)兮蘭玕,朱鳥白石源兮潺湲。
專閉御景而握固兮,嗽咽金液溉靈根。
胎津溢而瑯英飽兮,積精累氣而成真。
高研恬淡兮道之園,物物不干兮泰而平。
身披鳳衣銜虎符兮,控駕三素躡飛霞而升廣寒。
東西兩目兮倚天,木陰陰兮泉涓涓。
注釋參考
素衣
(1).白色絲絹中衣。《詩·唐風(fēng)·揚(yáng)之水》:“素衣朱襮,從子于 沃 ?!?陳奐 傳疏:“素衣,謂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謂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為之?!薄墩撜Z·鄉(xiāng)黨》:“﹝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何晏 集解:“ 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稱也?!?/p>
(2).白色喪服?!抖Y記·曲禮下》:“大夫、士去國,踰竟,為壇位,鄉(xiāng)國而哭,素衣、素裳、素冠?!?鄭玄 注:“言以喪禮自處也?!?孔穎達(dá)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離君,故其衣、裳、冠皆素,為兇飾也?!?唐 劉禹錫 《哭王仆射相公》詩:“羣吏謁新府,舊賓沾素衣?!?/p>
(3).泛指白色衣服?!读凶印ふf符》:“ 楊朱 之弟曰 布 ,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清 龔自珍 《霓裳中序第一》詞:“驚鴻起,素衣二八,舞罷老蟾泣?!?/p>
(4).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韋莊 《酬吳秀才霅川相送》詩:“夫君別我應(yīng)惆悵,十五年來識(shí)素衣?!?金 元好問 《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詩:“歸來應(yīng)被青山笑,可惜緇塵染素衣?!?/p>
以便
以便 (yǐbiàn) 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使下文所說的目的容易實(shí)現(xiàn) so that;so as to;with the aim of 說話清楚些,以便聽懂你的意思 為了有利于 with an eye to;in order that;in order to;so as to 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史記·魏公子列傳》黃裳
(1).黃色的下衣。《易·坤》:“六五:黃裳,元吉?!?高亨 注:“元,大也。裳,裙也,褲也。 周 人認(rèn)為黃裳是尊貴吉祥之物,代表吉祥之征,故筮遇此爻大吉……黃裳黃裙內(nèi)服之美,比喻人內(nèi)德之美,故大吉。”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懷表履之幽貞,保黃裳之元吉?!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仁宗天圣八年》:“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綱而歸坤紐,非黃裳之吉象也?!?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huì)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jié):“再說到衣履,有黃裳、鞶帶、履、朱紱、赤紱、袂等字樣。”
(2).指嫡妻。語出《詩·邶風(fēng)·綠衣》:“緑兮衣兮,緑衣黃裳?!?鄭玄 箋:“婦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黃,喻亂嫡妾之禮?!?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緑衣妬殺黃裳。”
(3).指太子。 唐 盧照鄰 《中和樂·歌儲(chǔ)宮》詩:“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洪咨夔名句,山中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