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
盡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涌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云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
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滿目蕭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剛剛過去一半,現(xiàn)在孤舟遠征,可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注釋
離悲:離別的悲愁。
蓋:車蓋。此處指退潮時的波浪。枚乘《七發(fā)》:“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涌而濤落?!渖龠M也,浩浩豈豈(此二字應加三點水旁),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贝司溲猿眲蓦m已低落,波濤還像車蓋一般。
云昏:指云霧迷漫。不作峰:謂山峰因云霧迷漫而顯現(xiàn)不出山峰的形狀。
“遠戍”句:只聽見遠處戍樓傳來的鼓聲,而不見戍樓。戍:防軍駐守處。古時兵營中以鼓角紀時,日出日落的時候都擊鼓。
這兩句意思是說:因為江闊云昏所以聞見只有戍鼓、山松而已。
“九十”句:《戰(zhàn)國策·秦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币鉃樾邪倮锏穆吠?,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難。
詎(jù):怎,豈,難道。
晚出新亭問答
問:《晚出新亭》的作者是誰?
答:晚出新亭的作者是陰鏗
問:晚出新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晚出新亭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出自 南北朝陰鏗的《晚出新亭》
問: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的下一句是 潮落猶如蓋,云昏不作峰。
問:出自陰鏗的名句有哪些?
答:陰鏗名句大全
晚出新亭賞析
這首《晚出新亭》詩,是寫江上景色的代表性作品,寫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內,是朝士們游宴之所。詩的起勢不凡,首句寫景,次句寫情。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此詩的發(fā)端與謝朓《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開首兩句即點出“離悲”的主題。以下四句具體寫江景:盡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涌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云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滿目蕭索?!俺甭洹倍湟猿甭湓苹璋凳驹娙诵某辈黄剑斑h戍”二句則通過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氣氛。在這荒寒蕭條,滿目凄涼的時刻,詩人卻不得不孤舟遠征,艱難獨行,最后兩句自然而然的直抒情懷,感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此詩語言洗煉,寫景抒情,皆出于自然,將落潮、昏云、戍鼓、寒松等景物組合成一幅《孤舟遠行圖》,形象鮮明,意境幽遠。
- 牙藥點著些兒,妙不可述。纏開臭口,驗得骨出。
- 至節(jié)前十日游勝因寺霜霽午羲暖,潦收沙路晞。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籜滑涉危屐,藤鉤穿密衣。月黃風不動,燈火虹橋歸。
- 寄度兄道友寂照含虛未兆身,翛然那與物為鄰。任經風月霜威重,枯木花芳不犯春。
- 過泗上喜見張嘉父二首眉間冰雪照淮明,筆下波瀾老欲平。直得全生如許妙,不知形諜已多名。
- 題歷山司徒右長史祖宅隳官長史籍,高步歷山椒。麗句傳黃絹,香名播宋朝。分能知止足,跡貴出塵囂。松竹心長固,池臺興自饒。龍宮欣訪舊,鶯谷忝遷喬。從事叨承乏,銅章愧在腰。
- 落第后歸終南別業(yè)久為名所誤,春盡始歸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交疏貧病里,身老是非間。不及東溪月,漁翁夜往還。
- 寄耒陽令嚴坦叔士元堂上坐,千載仰清規(guī)。百里宜民政,數(shù)篇懷古詩。江連杜甫墓,水落蔡倫池。公暇登臨處,寧無憶我時。
- 讀董卓傳巨妖吐毒氣如蒸,誰遣腥膻漢帝陵。煙斷洛陽殘火在,為他吹著點臍燈。
- 別令詩張辭張辭自不會,天下經書在腹內。身即騰騰處世間,心即逍遙出天外。
- 舟行過平江蹤跡平生馬少游,功名外物等虛舟。不多飲酒常成醉,自在吟詩只遣愁。已幸一帆離錫邑,更寬兩日到杭州。曉來忽見盤門塔,疑是西湖大佛頭。
- 9清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