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曾德明司理留題西山兼簡蘇宰二首問答
問:《次韻曾德明司理留題西山兼簡蘇宰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次韻曾德明司理留題西山兼簡蘇宰二首的作者是李彌遜
問:次韻曾德明司理留題西山兼簡蘇宰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次韻曾德明司理留題西山兼簡蘇宰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層軒無礙石,支徑曲穿林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層軒無礙石,支徑曲穿林 出自 宋代李彌遜的《次韻曾德明司理留題西山兼簡蘇宰二首》
問:層軒無礙石,支徑曲穿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層軒無礙石,支徑曲穿林 的下一句是 竹密催山暮,松搖亂客吟。
問:出自李彌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彌遜名句大全
- 西州院(東川官舍)自入西州院,唯見東川城。今夜城頭月,非暗又非明。文案床席滿,卷舒贓罪名。慘凄且煩倦,棄之階下行。悵望天回轉(zhuǎn),動搖萬里情。參辰次第出,牛女顛倒傾。況此風(fēng)中柳,枝條千萬莖。到來籬下筍,亦已長短生。感愴正多緒,鴉鴉相喚驚。墻上杜鵑鳥,又作思歸鳴。以彼撩亂思,吟為幽怨聲。吟罷終不寢,冬冬復(fù)鐺鐺。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廣東憲十絕石門酌水賦新詩,舊事曾聞吳隱之。習(xí)習(xí)清風(fēng)化貪懦,不圖今見古齊夷。
- 木假山記標簽:詠物木之生,或蘗而殤,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為棟梁,則伐;不幸而為風(fēng)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于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嚙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后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shù)?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杓矣腥?。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shù)存乎其間。且其孽而不殤,拱而夭,任為棟梁而不伐;風(fēng)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愛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見中峰,魁岸踞肆,意氣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莊栗刻削,凜乎不可犯,雖其勢服于中峰,而岌然決無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 歲晚出橫門詩年華改歲陰。游客喜登臨。據(jù)鞍垂玉帖。橫腰帶錦心。冰弱浮橋沒。沙虛馬跡深。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陰。智瓊來勸酒。文君過聽琴。明朝云雨散。何處更相尋。
- 投子山三雄分漢鼎,郊野戰(zhàn)群龍。將軍偶敗北,投子空山中。
- 和孫司門寄寬堂詩二首靖節(jié)非沉湎,行藏豈漫游。幾多經(jīng)濟具,可付醉吟休。志在存周鼎,悲能學(xué)楚囚。流風(fēng)千載想,我欲賦登樓。
- 竹里徑幽徑行跡稀,清陰苔色古。蕭蕭風(fēng)欲來,乍似蓬山雨。
- 寄王璠侍御求蜀箋蜀川箋紙彩云初,聞?wù)f王家最有馀。野客思將池上學(xué),石楠紅葉不堪書。
- 春日田園雜興蛙聲似吹雨初足,桑萁欲紅風(fēng)始和。少婦每憂蠶利薄,老夫惟喜秫苗多。舊栽花木山鶯識,新買陂塘野鷺過。此境東風(fēng)元日好,當年金谷事如何。
- 福應(yīng)山南亭不減北邙高,美景因公見一朝。已看溪山如在畫,更傳風(fēng)雅似聞韶。栽桃定有仙家在,種竹寧無隱者招。秀氣當為多士福,未應(yīng)都放與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