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像王粲與潘岳那樣懷著眷戀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頭眺望京城。
斜陽照射使飛聳的屋脊色彩明麗,高高低低清晰可見。
殘余的晚霞鋪展開來就像美麗的彩錦,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一匹白練。
喧鬧的群鳥覆蓋了春天的小洲,各種花朵開滿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將遠離京城在他鄉(xiāng)久留,真懷念那些已停辦的歡樂宴會。
想到離開后不知何時才能歸來,不由得心中惆悵,留下雪珠般的眼淚。
懷著望鄉(xiāng)之情的人,又有誰能不白了頭發(fā)呢?
注釋
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還望:回頭眺望。京邑:指南齊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灞,水名,源出陜西藍田,流經(jīng)長安城東。河陽視京縣:借用西晉詩人潘岳《河陽縣詩》“引領(lǐng)望京室” 詩意。
河陽:故城在今河南夢縣西。
京縣:指西晉都城洛陽。麗:使動用法,這里有“照射使……色彩絢麗”的意思。
飛甍:上翹如飛翼的屋脊。甍:屋脊。
參差:高下不齊的樣子。
綺:有花紋的絲織品,錦緞。
澄江:清澈的江水。練:潔白的綢子。
喧鳥覆春洲:形容鳥兒眾多。覆:蓋。雜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方:將。滯淫:久留。淹留。懷:想念。
佳期:指歸來的日期。
悵:惆悵。霰:雪珠。鬒:黑發(fā)。變:這里指變白。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問答
問:《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作者是誰?
答: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作者是謝朓
問: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出自 南北朝謝朓的《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問: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的下一句是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問:出自謝朓的名句有哪些?
答:謝朓名句大全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賞析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句“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齊詩人謝朓的名句。金陵城(今南京)西樓前的美景使李白深深領(lǐng)悟了“澄江靜如練”的意境,追憶前賢,這位大詩人不禁發(fā)出了古來知音難遇的長嘆。然而李白應(yīng)未想到,由于他的嘆賞,謝朓這句詩卻在后世得到了無數(shù)的知音。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詩,抒寫詩人登上三山時遙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
這首詩應(yīng)作于公元495年(齊明帝建武二年),謝朓出為宣城太守時。在這次出守途中,他還做了一首題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的古詩,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江水經(jīng)三山,從板橋浦流出,可見三山當(dāng)是謝朓從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經(jīng)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長江南岸,附近有渡口,離建康不遠,相當(dāng)于從灞橋到長安的距離。此詩開頭借用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時登上江岸的三山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貼切。“河陽視京縣”一句從字面上看似乎與上句語意重復(fù),其實不然。這兒借用潘岳《河陽詩》“引領(lǐng)望京室”句暗示自己此去宣城為郡守,遙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晉的潘岳在河陽為縣令,遙望京城洛陽一樣。王粲的《七哀詩》作于漢末董卓被殺,李傕、郭汜大亂長安之時,他在灞涘回望長安,所抒發(fā)的不僅是眷戀長安的鄉(xiāng)情,更有向往明王賢伯、重建清平之治的愿望。謝朓這次出守之前,建康一年之內(nèi)換了三個皇帝,也正處在政治動蕩不安的局面之中。因此首二句既交代出離京的原因和路程,又借典故含蓄地抒寫了詩人對京邑眷戀不舍的心情,以及對時勢的隱憂。
首二句領(lǐng)起望鄉(xiāng)之意,以下六句寫景,六句寫情。詩人扣住題意,選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將登臨所見層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詩里。遠遠望去,皇宮和貴族第宅飛聳的屋檐高低不齊,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見。只“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兩句,便寫盡滿城的繁華景象和京都的壯麗氣派。此處“白日”指傍晚的日光?!胞悺弊直居小案街?、“明麗”兩個意思,這里兼取二義,描繪出飛甍在落日中愈加顯得明麗輝煌的情景,可以見出謝朓煉字的功夫?!皡⒉睢倍旨葘懢┏菍m殿樓闕的密集,又使整個畫面顯得錯落有致。“皆可見”三字則暗中傳達出詩人神情的專注:既然全城飛甍都歷歷可見,那么從中辨認自己的舊居當(dāng)也是一般登高望鄉(xiāng)之人的常情。所以這兩句雖是寫景,卻隱含著一個凝目遠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詩人沒有點明在山上流連凝望的時間有多久,但從“白日”變?yōu)椤坝嘞肌钡木吧D(zhuǎn)換中自然就顯示出時辰的推移過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二句,描寫白日西沉,燦爛的余霞鋪滿天空,猶如一匹散開的錦緞,清澄的大江伸向遠方,仿佛一條明凈的白綢。這一對比喻不僅色彩對比絢麗悅目,而且“綺”、“練”這兩個喻象給人以靜止柔軟的直覺感受,也與黃昏時平靜柔和的情調(diào)十分和諧?!办o”字一作“凈”,亦佳。明人謝榛曾批評“澄”、“凈”二字意思重復(fù),想改成“秋江凈如練”。另一位詩論家王世貞不以為然,認為江澄之后才談得上凈。清代詩人王士禎也譏諷謝榛說:“何因點竄‘澄江練’?笑殺談詩謝茂秦!”(《論詩絕句》)其實,如果沒有謝榛竄改,這“澄”字的好處還真容易被人忽視。唯其江水澄清,“凈”(或“靜”)字才有著落,才能與白練的比喻相得益彰。同時,“澄”凈的江水還能喚起天上云霞與水中倒影相互輝映的聯(lián)想。李白在《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引用“澄江靜如練”以形容大江沉浸在月光之中的清空透明之感,“澄”字就更有點晴意義??梢姟办o如練”這一比喻是因為有了“澄”字的襯托,才成功地表現(xiàn)出大江寧靜澄澈的境界?!办o”與“凈”相比,“靜”字寫境更為傳神。唐代徐凝曾用白練來比喻瀑布:“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被王世貞譏為“惡境界”,原因就在用靜態(tài)的白練來形容飛瀉的水瀑,反將活景寫呆了。這個例子可以幫助讀者從反面體味“靜如練”的好處。如果將謝朓這兩句詩與謝靈運的“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登江中孤嶼》)相比較,可以看出謝朓在景物描寫上的飛躍。謝靈運以直敘的手法來說明水天輝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較實。而謝朓則能夠利用恰當(dāng)?shù)谋扔鬟M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鮮明悅目的色彩,并能融進主人公對景物情調(diào)的感受,表達更為空靈。
如果說“余霞”兩句是用大筆暈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兩句則是以細筆點染江洲的佳趣。喧鬧的歸鳥蓋滿了江中的小島,各色野花開遍了芬芳的郊野。群鳥的喧嚷越發(fā)襯出傍晚江面的寧靜,遍地繁花恰似與滿天落霞爭美斗艷。鳥兒尚知歸來,而人卻離鄉(xiāng)遠去,何況故鄉(xiāng)正滿目春色如畫,直教人流連難舍。
無怪詩人嘆息:“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边@兩句巧用此處字義可作兩解的特點,既抒發(fā)了將要久客在外的離愁和對舊日歡宴生活的懷念,又寫出了詩人已去而復(fù)又半途遲留、因懷鄉(xiāng)而罷卻歡宴的情態(tài)。“去矣”、“懷哉”用虛詞對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嘆語氣,增強了聲情搖曳的節(jié)奏感。
至此登臨之意已經(jīng)寫盡,往下似乎無可再寫。但詩人卻巧妙地跳過一步,由眼前對京城的依戀之情,想到此去之后還鄉(xiāng)遙遙無期,淚珠像雪糝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層波瀾。“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則又由自己的離鄉(xiāng)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人生有情,終知望鄉(xiāng)。長此以往,誰也不能擔(dān)保黑發(fā)不會變白。結(jié)尾雖寫遠憂,而實與開頭呼應(yīng),仍然歸到還望的本意,而詩人的情緒也在抒發(fā)人生感慨之時跌落到最低點。
這首詩寫景色調(diào)絢爛紛繁、滿目彩繪,寫情單純?nèi)岷?,輕清溫婉。詩人將京邑的黃昏寫得如此明麗美好,毫無蒼涼暗淡之感,固然是為了渲染他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但也與詩中所表現(xiàn)的游宦懷鄉(xiāng)之情并無深永的感傷意味有關(guān)。全詩結(jié)構(gòu)完整對稱,而給人印象最深的則是“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兩句。這種情景分詠、名句往往突出于一篇之中的現(xiàn)象是宋齊山水詩還處于早期階段的共同特點,也與謝朓詩存在著鐘嶸所說“篇末多躓”的毛病有關(guān)。謝朓山水詩仍然沿襲謝靈運前半篇寫景、后半篇抒情的程式。由于思想感情貧乏,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志趣,后半篇的抒情大多缺乏健舉的風(fēng)力,加之又“專用賦體”,直陳其意,不像寫景那樣凝煉形象,更覺意弱而文散。此篇結(jié)尾情緒柔弱消沉,便與前面所寫的壯麗開闊的景色稍覺不稱。但盡管如此,他在景物剪裁方面的功力,以及詩風(fēng)的清麗和情韻的自然,卻標(biāo)志著山水詩在藝術(shù)上的成熟,對唐人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李白每逢勝景,?!昂薏荒軘y謝朓驚人詩句來”(《云仙雜記》),“解道澄江靜如練”只是這類佳話中的一例而已。
- 六州齊天宇,四海洽淳風(fēng)。接寶胄,垂真檢,景祚無窮。成玉牒、日觀歸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欽檜井、云蹕巡東。國本震為宮。乾文煥炳,真祠曲密,重祥疊瑞,瓊蘊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鴻。詢吉士,郊兆執(zhí)玉薦衷。鍾律應(yīng)、云物迎空。樂和輪囷。嘉氣蔥蔥。天神來降發(fā)沖融。玉燭四時通。星回金輅雷作解,昆蚑被惠,億載帝基隆。
- 六年秋重題白蓮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fēng)鈿扇圓。本是吳州供進藕,今為伊水寄生蓮。移根到此三千里,結(jié)子經(jīng)今六七年。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采花船。
- 送長沙陳太守二首長沙陳太守,逸氣凌青松。英主賜五馬,本是天池龍。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榮君按節(jié)去,不及遠相從。七郡長沙國,南連湘水濱。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莫小二千石,當(dāng)安遠俗人。洞庭鄉(xiāng)路遠,遙羨錦衣春。
- 急雨炎炎赤日當(dāng)空燒,簿書圍坐如居窯。黑云壓檐忽迢嶢,急雨鼎來風(fēng)駕潮。彈壓旱氣蘇枯焦,祝融退聽不敢驕。父老歌舞看稻苗,殺雞買酒更相邀。我亦巾褐涼蕭蕭,酒醒點滴聞梧蕉。珍簟不御扇罷搖,安用萬里登凌歊。
- 寄園林主人主人常不在,春物為誰開?桃艷紅將落,梨華雪又摧。曉鶯閑自囀,游客暮空回。尚有余芳在,猶堪載酒來。
- 黃白菊金英鑠樂擅秋芳,中有孤叢色奪霜。手把數(shù)枝重疊嗅,兩般顏色一般香。
- 豬肉頌標(biāo)簽:詠物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寄淳安括田省賈都事括田馳檄遍封提,分得清官照錦衣。百里春風(fēng)生幾案,千村甘雨自鋤犁。江南地狹人民夥,燕北天遙日月低。歸覲九重如雇問,尚歌云漢勞遺黎。
- 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國太夫人馮氏數(shù)近期頤壽,尊封大國秦。三從皆鼎食,九族盡朝紳。神劍須重合,蟠桃不再春。只令彤史載,備福更何人。
- 送表侄趙子億之官滄州兼簡通守李延寧吾昔游浮陽,童心初辦狂。淩高瞰海日,徑欲窮扶桑。歲紀忽再周,此圖竟莫償。今適送子往,臨風(fēng)但彷徉。之子公族秀,祖基維懿王。成吾家宅相,裂封復(fù)吾鄉(xiāng)。汝翁同谷守,視吾猶雁行。后生古所畏,之子未易量。筦庫方試吏,事役須更嘗。譬彼汗血駒,齒齊即騰驤。昃宜勤夙夜,動虞三尺妨。勿憚川陸遙,千里如鄰墻。勿計弦晦余,俛仰度三霜。邊朔昔云苦,今歌海隅康。正賴別駕賢,不減晉王祥。依投得吏師,行見售所長。為吾語故人,曩契想未忘。愿致雙魚封,繼以一鶚章。
- 惜哉壁畫世未殫——— 段成式游長安諸寺聯(lián)句崇仁坊資圣寺諸畫聯(lián)句(柏梁體)
- 太學(xué)舊游應(yīng)刮目,青衫事業(yè)盛當(dāng)時——— 強至送王敏夫判官赴舉京師
- 風(fēng)流帝子不歸來,滿地禁花慵掃——— 尹鶚滿宮花·月沉沉
- 明日駕回承雨露,齊將萬歲及春風(fēng)。——— 韓翃扈從郊廟因呈兩省諸公
- 只今虛鼎足,好去作班頭。——— 王質(zhì)臨江仙
- 輕煙漠漠霧綿綿,野色籠青傍屋前——— 徐璣漳州圓山
- 上下漫不省,鰥寡日相吊——— 陳襄送李惟肖尉尤溪
- 感慨卻愁傷壯志,倒瓶濁酒洗余悲——— 陸游獵罷夜飲示獨孤生
- 胡虜潛沙磧,關(guān)河息戰(zhàn)場——— 黃公度春日懷王慶長
- 無瑕雙白璧,有曜五華星——— 張表臣題雎陽雙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