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八首·其一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長嘯激清風(fēng),志若無東吳。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自己二十歲就擅長典文章,博覽群書,才能卓異。
典論文以《過秦論檄為準則,作賦以《子虛賦檄為典范。
邊疆苦于敵人的侵犯,告急的文書馳傳到京師。
我雖然不是將士,但也讀過《司馬穰苴兵法檄一類的兵書。
放聲長古,古聲在風(fēng)聲中激蕩,志氣豪邁,哪里把東吳放在眼里。
自己的才能雖然像鉛刀那樣柔軟,但仍然有一割之用。做夢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
消滅江南的東吳,平定西北的羌胡。
要學(xué)習(xí)魯仲連那樣,為平原君卻秦兵,功成身退。
注釋
弱冠:古代的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人,但體猶未壯,所以叫拿弱冠”。
柔翰:毛筆。這句是說二十歲就擅長典文章。
犖:同躒。卓躒:才能卓越。這句是說博覽群書,才能卓異。
著:一作拿著”。過秦:即《過秦論檄,漢賈誼所作。子虛:即《子虛賦檄,漢司馬相如所作。準、擬:以為法則。
鳴鏑(dí敵):響箭,本是匈奴所制造,古時發(fā)射它作為戰(zhàn)斗的信號。
檄(xí習(xí)):檄文,用來征召的文書,典在一尺二寸長的木簡上,上插羽毛,以示緊急,所以叫拿羽檄”。
胄(zhòu宙):頭盔。甲胄士:戰(zhàn)士。這句是說自己雖不是戰(zhàn)士。
疇昔:往時。穰苴(rǎngjū):春秋時齊國人,善治軍。齊景公因為他抵抗燕、晉有功,尊為大司馬,所以叫拿司馬穰苴”,曾著《兵法檄若干卷。
拿長古”兩句:是說放聲長古,其聲激揚著清風(fēng),心中沒有把東吳放在眼里。
鉛刀貴一割:用漢班超上疏中的成語。李善注引《東觀漢記檄:拿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漢威神,冀俲鉛刀一割之用?!便U質(zhì)的刀遲鈍,一割之后就很難使用。拿鉛刀用來比喻自己才能低劣。
騁:施。良圖:好的計劃。這句是說還希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負。
盼:看。澄:清。江湘:長江。邰希萱水,是東吳所在,地處東南,所以說拿左眄”。羌胡:即少數(shù)民族的羌族,在甘肅、青海一帶,地在西北,所以說拿右盼”。
爵:祿位。田廬:家園。這兩句是說要學(xué)習(xí)魯仲連那樣,為平原君卻秦兵,功成身退。
詠史八首·其一問答
問:《詠史八首·其一》的作者是誰?
答:詠史八首·其一的作者是左思
問:詠史八首·其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詠史八首·其一是魏晉的作品
問: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出自 魏晉左思的《詠史八首·其一》
問: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的下一句是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問:出自左思的名句有哪些?
答:左思名句大全
詠史八首·其一賞析
左思是西晉太康時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他的詩賦成就很高?!度假x》使“洛陽紙貴”,他的詩,謝靈運認為“古今難比”,鐘嶸《詩品》也列為“上品”?!对伿钒耸住肥亲笏荚姼璧拇碜?,所以劉勰說:“拔萃于《詠史》”(《文心雕龍·才略》)。
《詠史》詩,并不始于左思。東漢初年,班固已有《詠史》詩,但是,這首詩的寫法只是“概括本傳,不加藻飾”,而左思的《詠史》詩,并不是概括某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詠懷。所以何焯說:“題云《詠史》,其實乃詠懷也?!庇终f:“詠史者,不過美其事而詠嘆之,概括本傳,不加藻飾,此正體也。太沖多攄胸臆,此又其變?!保ā读x門讀書記》卷四十六)何氏認為左思《詠史》是“詠史”類詩歌的變體,其實這是“詠史”詩的新發(fā)展。
左思《詠史》詩,抒寫詩人自己的雄心壯志。但是,由于門閥制度的限制,當時出身寒門的有才能的人,壯志難酬,不得已,只好退而獨善其身,做一個安貧知足的“達士”。這組詩表現(xiàn)了詩人從積極入世到消極避世的變化過程。這是封建社會中一個郁郁不得志的有理想有才能的知識分子的不平之鳴。
第一首寫自己的才能和愿望,可以看做是這組詩的序詩。開頭四句,寫自己的博學(xué)能文。“弱冠弄柔翰”,是說自己二十歲時就舞文弄墨,善于寫作文章了。“卓犖觀群書”,寫自己博覽群書,才學(xué)出眾。這兩句實為互體,意思是說:我二十歲時已才學(xué)出眾了,不僅善于寫作,而且博覽群書。杜甫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正是由于左思博覽群書,才能善于寫作,才能“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即寫論文以《過秦論》為典范,作賦以《子虛賦》為楷模?!哆^秦論》,西漢賈誼所作,是其政論中的名篇;《子虛賦》,西漢司馬相如所作,為賦中名篇。左思著論作賦以他們的作品為榜樣,說明他的見識與才能,頗有自負的意味。
“邊城苦鳴鏑”四句,寫自己兼通軍事?!傍Q鏑”乃是戰(zhàn)斗的信號。邊疆發(fā)生戰(zhàn)爭,告急的文書飛快地傳到京城。這里,可能是指公元279年,對鮮卑樹能機部和對孫皓的戰(zhàn)爭。《晉書·武帝紀》:“(咸寧)五年(279)春正月,虜帥樹能機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十一月,大舉伐吳……十二月,馬隆擊叛虜樹能機,大破,斬之,涼州平?!狈榛鹑计?,詩人雖非將士,可是也曾讀過《司馬穰苴兵法》一類兵書。他認為自己不僅有文才,而且也有武略,在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應(yīng)該為國效勞。
“長嘯激清風(fēng)”四句,寫自己的志氣和愿望。詩人放聲長嘯,嘯聲在清風(fēng)中激蕩,志氣豪邁,東吳哪里放在眼中。他想,一把很鈍的鉛刀,都希望能有一割之用,自己即使才能低劣,做夢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xiàn)“良圖”(良好的愿望)。至于什么是詩人的“良圖”,“左眄澄江湘”四句,作了具體的回答:消滅東南的東吳,平定西北的羌胡。功成之后,不受封賞,歸隱田園。前兩句表達的是晉武帝《伐吳詔》中“南夷句吳,北威戎狄”的意思。后兩句正是他歌頌的魯仲連精神:“功成恥受賞,高節(jié)卓不群?!本透星檠裕罢咝蹓?,后者恬淡,這種錯綜復(fù)雜的感情是統(tǒng)一的,表現(xiàn)了詩人既渴望建功立業(yè),又不貪戀富貴的精神。
還需要提及的是,可以根據(jù)“長嘯激清風(fēng),志若無東吳”,“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諸句確定《詠史八首》的寫作年代。晉武帝于公元279年(咸寧五年)十一月,大舉伐吳,公元280年(太康元年)三月,孫皓投降。于公元279年(咸寧五年)正月,討伐鮮卑樹能機部,十二月,大破之。所以,何焯認為“詩作于武帝時,故但曰‘東吳’。涼州屢擾,故下文又云:‘定羌胡’”。(《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可見《詠史》八首寫于公元279年(咸寧五年)之前。
清人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左太沖《詠史》似論體?!钡牵娙说淖h論是以形象表現(xiàn)出來的,并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恰恰相反,詩中生動的形象和豐富的感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此詩意氣豪邁,情感昂揚,很容易使人想起曹植。曹植詩云:“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白馬篇》),“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雜詩》)。曹植為國赴難,建功立業(yè)的志愿,都被曹丕父子扼殺了,他郁郁不得志地度過自己不幸的一生。左思“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的壯志雄心,被當時的門閥制度斷送了,所以,詩人憤怒地向門閥制度提出了控訴。
- 好事近梅潤乍晴天,簾卷畫堂風(fēng)月。珠翠共迷香霧,是長年時節(jié)?,幊貢円埂跞合伞{[笙未吹徹。王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結(jié)。
- 放龜城中有四靈,麟鳳神龍龜。鳳翔兮千仞,麟兮不可羈。天用莫如龍,在在風(fēng)云隨。拙哉老督郵,何時列於斯。浪言蓮上巢,甘作床下支。床支木為辱,刳剔良可悲。陂塘溢春水,爬沙闖晴羲。漁師舍網(wǎng)罟,掇取如拾遺。解甲伏碪砆,哀鳴極鳴咿。卜師更安忍,鑽灼無完肌。有身不自靈,昔聞今見之。百金出敝楮,駢首還清漪。千歲善保汝,左顧非我期。愿言貽日者,吉兇訪藂蓍。
- 九章之五·懷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郁結(jié)紆軫兮,離慜而長鞠。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內(nèi)厚質(zhì)正兮,大人所盛。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撥正。玄文處幽兮,矇瞍謂之不章;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黨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態(tài)也。文質(zhì)疏內(nèi)兮,眾不知余之異采。材樸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重華不可遌兮,孰知余之從容!古固有不并兮,豈知其何故也?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也?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離慜而不遷兮,愿志之有像。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亂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懷質(zhì)抱情,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 擬玉溪體賦泉墅海棠二首濯錦波光繞百遭,夜寒秉燭更須高。恨無麗藻供摛翰,聊復(fù)重裘索俊羔。長笑董仙癡守杏,可憐曼倩坐偷桃。若教人侍紅云殿,應(yīng)悔從前俗慮饕。
- 劉致中惠瓜炎熇氣如焚,塊坐惟兀兀。劉侯惠甘瓜,胸資助次瀉渤。豐膚素浪浮,翠理霜刀刜。因思少年時,窺園步清樾。百金酬地主,熟蒂香可揭。鄙懷須一快,聊效野人齕。種瓜雖賤工,愛護渠敢忽。{左女右蓐}蕓治其煩,灌溉滋其竭。自然子母繁,翠蔓相連結(jié)。種瓜誠有道,養(yǎng)民豈無術(shù)。噫余夙昔知,此意未及物。
-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四戒從誰得,忠勤與孝廉。本原來簡冊,膏潤到閭閻。仕久機鋒熟,時來智慮添。平生真售用,家法有森嚴。
- 夜歸野店晡炊飯,溪橋夜據(jù)鞍。天回河絡(luò)角,海闊斗闌干。牧舍牛生犢,蔬園犬逐獾。今年時序早,九月已清寒。
- 次韻景純道中寄大成聞道歌行伏李紳,古來賢守是詩人。久欽樂廣懷披霧,一見周瑜勝欽醇。海內(nèi)期公黃合老,尊前容我白綸巾。佳篇咀嚼真堪飽,此日何憂甑有塵。
- 四絕呈周月湖不畫修眉不易妝,篋中猶是主衣裳。起觀疆宇皆周土,只有西山尚屬商。
- 緣識誰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頭。惟思利已浮名重,豈信功高入品流。
- 人言不學(xué)問,楚楚自超群——— 項安世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
- 紅箋短寫空深恨,錦句新翻欲斷腸——— 蘇軾次韻回文三首
- 群靈皆受命,誰能保守,玉府元陽——— 侯善淵滿庭芳 以上上清太玄集卷九
- 暗蟲唧唧夜綿綿,況是秋陰欲雨天。——— 白居易聞蟲
- 年今將半百,不樂復(fù)如何——— 李適之朝退
- 渠儂胸中誰得知,畏禍憂讒鬢先老。——— 陸游仗錫平老自都城回見訪索怡云堂詩
- 馀食施庭寒鳥下,破衣掛樹老僧亡。——— 韋應(yīng)物同越瑯琊山
- 老覺華堂無意味,卻須時到野人廬。——— 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野人廬
- 扶輿出修門,萬里宛在目——— 洪咨夔送監(jiān)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
- 堪笑維摩詰,徒言眾生病——— 馬一浮晚鐘
- 3我的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