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清澈的淮河與混濁的汴水,遠在錢塘江西岸。您的紅旗抵達時,黃葉遍地,狼藉散亂。白霜也會襲入梁王的故園。
您將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執(zhí)酒壺?駐馬訪古,徘徊踟躕。雙廟的遺風至今還在,漆園的傲吏大概已無。
注釋
清平樂:詞牌名。唐教坊曲。一名《醉東風》、《憶蘿月》。雙調小令,平仄韻轉換格。
秋詞:傅本詞題作“送述古赴南都”可從。南都:今河南商丘市。
清淮濁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春訛楣糯臑^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東流入安徽,注入洪澤湖,下游自淮陰縣與大運河會合。古汴,汴河故道有兩條,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舊鄭州、開封至商邱縣治南,改東南流經(jīng)安徽的宿縣、靈璧、泗縣入淮河。現(xiàn)在已荒廢,只有泗縣尚有汴水斷渠。
江西:古時泛稱長江以南為江東或江左,長江以北為江西或江右。
紅旆(pèi):紅旗。此指太守的儀仗。
梁王故苑:漢代梁孝王劉武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修治的宮室園林。
攜壺:帶著酒壺。這里有游賞的意思。
停驂(cān):停住車馬。驂,一車駕三馬或駕車時位于兩旁的馬。
踟躕(chí chú):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雙廟: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堅守雎陽(今河南商丘),最后都壯烈犧牲,后人立二祠,稱為雙廟。
漆園傲吏:指莊周。莊周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經(jīng)做過漆園吏,抱有傲視王侯,不為名利所動的人生態(tài)度。
清平樂(秋詞)問答
問:《清平樂(秋詞)》的作者是誰?
答:清平樂(秋詞)的作者是蘇軾
問:清平樂(秋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清平樂(秋詞)是宋代的作品
問:清淮濁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清淮濁汴 出自 宋代蘇軾的《清平樂(秋詞)》
問:清淮濁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清淮濁汴 的下一句是 更在江西岸。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清平樂(秋詞)賞析
該詞應寫于宋神宗熙寧七年甲寅(1074年),當時蘇軾任杭州通判時的同僚與好友陳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詞中預計陳襄到時已“黃葉亂”,有“霜”,該詞大約作于初秋,陳襄即將離杭州時。
- 周郎橋周郎可是世英豪,談笑功成乃不勞。爾大阿瞞猶似此,茲時小笮空應逃。雙鞬錦領紛相逐,白羽青絲各自操。料得軍行爭看此,霜天健鶻已辭絛。
- 食薺采采珍蔬不待畦,中原正味壓蒪絲。挑根擇葉無虛日,直到開花如雪時。
- 次黃仲甄峽中韻峽水清一線,峽山赭千層。禹力不到處,蜀靈用功深。蛟龍改窟穴,日暮聞微吟。遙想風雨夕,扁舟系楓林。
- 送使君右司趙是齋皦皦惠山泉,脈脈天上潢。中含五色文,時吐千丈光。人間塵土腥,聊復褰我裳。南州六月暑,千里蝎欲狂。借此一掬潤,冰雪生肝腸。誰起心中炎,奪我腦上涼。我愿去為龍,為雨膏八荒。年年刺桐華,樹樹皆甘棠。
- 和子由初到陳州見寄二首次韻道喪雖云久,吾猶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懶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阿奴須碌碌,門戶要全生。舊隱三年別,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閉戶時尋夢,無人可說愁。還來送別處,雙淚寄南州。
- 贈江西詩客五言詩作七寶塔,四壁惟馀八尺床。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萬六千場。
- 冬夕會諸同僚與稅舍弟郡齋飲話通判歐郎中以弟兄叨郡兩淮間,賓友銜杯午夜歡。喜聽話言消酒力,更欽風義敵霜寒。
- 芳美亭高人不惜地,自種無邊春。莫隨流水去,恐污世間塵。
- 題杜居士(一作贈題杜隱居)松偃石床平,何人識姓名。溪冰寒棹響,巖雪夜窗明。機盡心猿伏,神閑意馬行。應知此來客,身世兩無情。
- 題慶全庵蓮如君子甘離世,菊似逸民難出山。不信眾芳□寂寞,天香流出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