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叢花令/一叢花
月色冷如銀。
金閨平帖陽臺路,恨酥雨、不掃行云。
妝褪臂閑,髻慵簪卸,盟海浪花沈。
洞簫清吹最關(guān)情。
腔拍懶溫尋。
知音一去教誰聽,再拈起、指法都生。
天闊雁稀,簾空鶯悄,相傍又春深。
一叢花令/一叢花問答
問:《一叢花令/一叢花》的作者是誰?
答:一叢花令/一叢花的作者是李從周
問:一叢花令/一叢花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一叢花令/一叢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一叢花令/一叢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梨花隨月過中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梨花隨月過中庭 出自 宋代李從周的《一叢花令/一叢花》
問:梨花隨月過中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梨花隨月過中庭 的下一句是 月色冷如銀。
問:出自李從周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從周名句大全
- 奉和御制夏中垂釣作物茂時(shí)平日正長,翠華停馭睠方塘。文竿乍拂圓荷動(dòng),頳尾時(shí)翻素荇香。睿賞只應(yīng)從暇豫,圣恩寧肯間沉翔。吞舟自是貪芳餌,猶笑成湯一面張。
- 宿白馬寺標(biāo)簽:抒情白馬馱經(jīng)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fēng)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 和陶讀《山海經(jīng)》今日天始霜,眾木斂以疏。幽人掩關(guān)臥,明景翻空廬。開心無良友,寓眼得奇書。建德有遺民,道遠(yuǎn)我無車。無糧食自足,豈謂谷與蔬。愧此稚川翁,千載與我俱。畫我與淵明,可作三士圖。學(xué)道雖恨晚,賦詩豈不如。
- 無咎兄郡齋燕集有詩末章見及敬次元韻城樓畫角吹晚晴,梅花墮地草欲生。綺盤翠杓春滿眼,我胡不樂君將行。君歸吾黨共增氣,往往怪我衰涕橫。我來江干交舊少,見君不啻河之清。北風(fēng)共愛地爐暖,西日同賞油窗明。微吟劇醉不知倦,坐閱漢臘逾周正。君文雄麗擅一世,凜凜武庫藏五兵。酸寒如我每自笑,顧辱刻畫為虛聲。乃知好士如好色,遇合不必皆傾城。君方與世作水鏡,如此過許人將驚。千金敝帚有定價(jià),周玉鄭鼠難強(qiáng)名。失言議罰不可緩,敬白府主浮金觥。君看失腳落塵土,豈復(fù)毫發(fā)余詩情。自傷但似路旁堠,雨剝風(fēng)摧供送迎。
- 鳳山禪寺百役紅塵吏,過門一解鞍。頻來無事干,孤坐有山看。留月不掩戶,招風(fēng)長倚欄。馬嘶催去路,吾道尚盤桓。
-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籬落寒梅三兩枝,水沉為骨玉為肌。懸知此去長閑暇,看盡東風(fēng)爛熳時(shí)。
- 上元夜里俗粉米為繭絲,書古語置其中,以占去年上元客三衢,沖雨看燈強(qiáng)作娛。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業(yè)祠稍蕭鼓,不知還有游人否?兒女炊玉作繭絲,中藏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先生平生笑兒癡,逢場亦復(fù)作見嬉。不愿著腳金畢殿,不愿增巢上林苑。只哦少陵七字詩,但得長年飽吃飯。心知繭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癲。
- 于中好別緒如絲睡不成,那堪孤枕夢邊城。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昔帝高辛,先禖筆祀。爰揆仲陽,式祈嘉祉。陳之科牲,授以弓矢。敷祐皇宗,施于孫子。
- 延平郡學(xué)有小閣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葉教韻山水胡為仁智好,正緣真味少人知。曲肱飲水忘言處,更著胸中此段奇。
- 家山又初夏,好在不貲身。——— 陸游野興
- 昔年相見尚兒童,今日同游鬢欲翁——— 陳宓陪趙工部三峽白鹿之游有感而賦
- 識君小異千人里,慰我長思十載間——— 蘇軾答李端叔
- 樸實(shí)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dú)庹?,必此人也?/a>———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十九則
- 一人牽且顧,一士旁挾扶——— 梅堯臣詠王右丞所畫阮步兵醉圖
- 稚顏皓齒,綠發(fā)方瞳,圓極恬淡高妍——— 蘇軾戚氏
- 魚龍翻空江海怒,虎豹入?yún)驳缆非?/a>——— 趙文枕上聞大風(fēng)
- 粲迎風(fēng)一笑,持花酹酒,結(jié)南枝伴——— 趙聞禮水龍吟(水仙花)
- 廣陌并游騎,公堂接華襟——— 韋應(yīng)物懷素友子西
- 持論傷太高,與世或齟齬——— 戴復(fù)古祝二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