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永樂大典卷一萬問答
問:《點絳唇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永樂大典卷一萬》的作者是誰?
答:點絳唇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永樂大典卷一萬的作者是程文海
問:點絳唇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永樂大典卷一萬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點絳唇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永樂大典卷一萬是元代的作品
問:點絳唇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永樂大典卷一萬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短夢驚回,北窗一陣芭蕉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短夢驚回,北窗一陣芭蕉雨 出自 元代程文海的《點絳唇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永樂大典卷一萬》
問:短夢驚回,北窗一陣芭蕉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短夢驚回,北窗一陣芭蕉雨 的下一句是 雨聲還住。
問:出自程文海的名句有哪些?
答:程文海名句大全
- 安慶府第十三岸轉異江湖,江水流城郭,鴟鸮志意滿,山鬼獨一腳。
- 柬胡衛(wèi)道淮北山南幕府開,江淮誰念有遺才。出門萬里長安道,乞我於潛馭馬來。
- 次韻斯遠二十七日道中見懷二首去冬黃公亭,詠詩看梅花。深行或山崦,縱步亦水涯。雖知追隨樂,固有間闊嗟。詞鋒君莫當,銳甚如莫邪。我欲尾其后,志局道苦遐。千年定藏山,一世斯名家。
- 贈吳氏兄弟三首得失媸妍只自知,略容千載有心期。恨君不識金華伯,何處如今更有詩。
- 蒙賜佳什欽嘆不足不揆淺陋輒次元韻退之高文仰東岱,籍湜傳盟其足賴。固知法嗣要龍象,先生端是毗陵派。方駕曹劉蓋余力,壓倒元白聊一快。向來班門收眾材,賓履費公珠幾琲。三熏會有堪此事,群犬未免驚所怪。但知樓仰百尺顛,豈覺波涵千頃外。南州短簿令公喜,巍峩峩冠陸離佩。有如若士那可無,筆勢已超聲律界。相將問道留十日,滿座真成折床會。清詩忽復墮華箋,要使握瑜夸等輩。
- 李給事中敏二首一章緘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風。元禮去歸綸氏學,江充來見犬臺宮。[李膺退罷歸綸氏,教授生徒。給事論鄭注,告滿歸潁陽。]紛紜白晝驚千古,鈇锧朱殷幾一空。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晚發(fā)悶還梳,憶君秋醉余??蓱z劉校尉,曾訟石中書。[給事因忤仇軍容,棄官東歸。]消長雖殊事,仁賢每自如。因看魯褒論,何處是吾廬?
- 虞美人(懷金華九日寄葉丞相)登臨自古騷人事。慘忄栗天涯意。金華峰頂做重陽。月地千尋風里、萬枝香。相君攜客相應記。幾處容狂醉。雙溪明月亂山青。飛夢時時猶在、最高亭。
- 水調歌頭(次韻載叔)一枕暑風外,事事且隨緣。隨緣何處琴劍,閑泊此層巔。日繞九天樓殿,煙抹四山林薄,塵土市聲前。老眼醉還醒,猶得到詩邊。橋南院,雙桂隱,有名言。江湖人物,好在收拾付書簾?;厥孜釓]無恙,寄臥僧窗何事,鴻鵠本高騫。水調賦明月,誰道更超然。
- 水調歌頭(和馬觀復中秋)不飲強須飲,不飲奈何明。也曾劬禿當了,依舊滑如冰。一吸金波蕩漾,再吸瓊樓傾倒,吾杓亦長盈。試入壺中看,只似世間晴。飲連江,江連月,月連城。十年離合老矣,悲喜得無情。想見凄然北望,欲說明年何處,衣露為君零。同此大圓鏡,握手認環(huán)瀛。
- 金山寺荻花蘆葉正珊珊,山在長江寺在山。門逕但從船出入,僧房多住水中間。江空落日斜猶照,夜半秋潮去復還。吟興未闌天欲曙,一行斜雁起蒼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