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呂逸人隱居之地方,與塵俗世事隔絕。我參程來柳市南頭訪問呂逸人。
來訪未遇主人,參觀主人的住地環(huán)境何必詢問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內(nèi)一樣,東鄰流動的水流入西邊鄰居。
主人在這里著書立說的時間已逸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逸很老了,樹的表皮都像龍鱗一樣。
注釋
裴迪,王維詩友,早年同居終南山,后常伴王維隱居輞川,游覽賦詩,琴樽相樂。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長安朱雀街東自北數(shù)第八坊(見《長安志》)。呂逸人:不詳何人。逸人,古代稱隱居之人。遇:會見。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一向:從過去到現(xiàn)在的一段時間。
絕:斷絕,隔絕。
風塵:指塵俗的世事。
柳市,漢長安地名。此亦借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隱淪:隱士,隱居之人。
題凡鳥:未出《世說新語·簡傲》。作者在“題凡鳥”前加“不敢”,有兩個意思:一是此次來訪未遇主人;二是贊揚呂逸人家不俗氣。
看竹:未出《晉書·王羲之傳》。作者在此用未,也有兩個意思:一是未見到主人;二是作者與主人不外,盡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參觀主人的住地環(huán)境。
何須:何必,哪里還用。
屋里:室內(nèi)。
閉戶:閉門,關(guān)門。
種松:栽種松樹。
龍鱗:謂古松軀干如龍鱗。這里用它來形容老松樹的表皮呈現(xiàn)出鱗的形狀,很老了。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問答
問:《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的作者是誰?
答: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的作者是王維
問: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是唐代的作品
問: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出自 唐代王維的《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問: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的下一句是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問: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維名句大全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賞析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苯杼諟Y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著一虛筆。于長安柳市之南尋訪呂逸人,跟一實筆。一虛一實,既寫出呂逸人長期“絕風塵”的超俗氣節(jié),又顯示了作者傾慕向往的隱逸之思。
“到門不敢題鳥,看竹何須問主人?!痹L人不遇,本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不說,反而拉出歷史故事來繼續(xù)說明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篤真摯。“凡鳥”是“鳳”字的分寫。據(jù)《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這是嘲諷嵇喜是“凡鳥”。王維“到門不敢題凡鳥”,則是表示對呂逸人的尊敬?!翱粗瘛笔乱姟稌x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造其門觀竹,“諷嘯良久”。而此詩“何須問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產(chǎn)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聯(lián)借用典故,來表示對呂逸人的敬仰,是虛寫?!俺巧锨嗌饺缥堇?,東家流水入西鄰”,寫呂逸人居所的環(huán)境,是實寫?!俺巧稀?,一作“城外”?!扒嗌饺缥堇铩?,生動地點明呂逸人居所出門即見山,暗示與塵市遠離;流水經(jīng)過東家流入西鄰,可以想見呂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環(huán)境清幽,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絕妙境地。青山嫵媚,流水多情。兩句環(huán)境描寫,一則照應開篇的絕風塵,二則抒寫了隱逸生活的情趣。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最后從正面寫隱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隱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松皮作龍鱗,標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隱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老龍鱗”給“多歲月”作補充,并照應開頭的“一向絕風塵”,全詩結(jié)構(gòu)嚴謹完整。
這首詩,句句流露出對呂逸人的欽羨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樹,都為詩人所愛慕,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歸隱皈依的情思。描寫中虛實結(jié)合,有上下句虛實相間的,也有上下聯(lián)虛實相對的,筆姿靈活,變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滯,頗有情味。
(湯貴仁)
- 和端式十題秋原菊高原向搖落,叢菊始滋榮。草際浮金碧,照人雙目明。何須天生理,玉斝泛馀英。
- 寓懷鮑魚載沙丘,鹿馬獻阿房,泗上老亭長,仿佯起東方。干戈暗宇縣,黥徒化侯王。富貴誠可慕,葅醢亦足當。青門獨無恙,種瓜亦何傷。后有阮嗣宗,絕識未易量;楚漢真豎子,孰謂斯人狂?
- 冬行西圃溪上故柳樊官圃,新禾上野場。晚煙林外紫,昏日水中光。菊晚香猶在,橙寒味不長。蕭然成隱趣,況復近山陽。
- 再和十首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閑。蜂游蟻聚知何事,日夜長橋南北間。
- 浣溪沙(嗣立置酒稽古,令予坐東)屈指中秋一日期。雨余云薄月來遲。冰輪猶自欠些兒。世事孰非顛倒相,客居東位主人西。觴行莫惜醉如泥。
- 逮子得龍團勝雪茶兩胯以歸予其直萬錢云移人尤物眾談夸,持以趨庭意可嘉。鮭菜自無三九種,龍團空取十千茶。烹嘗便恐成災怪,把玩那能定等差。賴有前賢小團例,一囊深貯只傳家。
- 經(jīng)賈島墓謫宦自麻衣,銜冤至死時。山根三尺墓,人口數(shù)聯(lián)詩。仙桂終無分,皇天似有私。暗松風雨夜,空使老猿悲。
- 唐多令(淮西總領(lǐng)蔡少卿范生日)人物盛乾淳,東嘉最得人。費江山、幾許精神。我已后時猶遍識,君子子、又相親。秋入塞垣新。風寒上醉痕。萬百般、倚靠蒼旻。只愿諸賢長壽健,容老我、看閑身。
- 送林道士歸茅山多載事茅君,麻衣與葛巾。眼知人貴賤,心鏈己形神。丁甲常為使,王侯不得臣。華陽歸洞晚,芝草幾回春。
- 春日門掩東風老,無人載酒過。半窗春夢短,深竹雨聲多。朽樹濕生菌,殘蠶已化蛾。因思舊游地,臺榭廢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