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常州感慈邦長老問答
問:《贈常州感慈邦長老》的作者是誰?
答:贈常州感慈邦長老的作者是晁補之
問:贈常州感慈邦長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贈常州感慈邦長老是宋代的作品
問:君不見大通方丈空無物,亦不拈椎并豎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君不見大通方丈空無物,亦不拈椎并豎拂 出自 宋代晁補之的《贈常州感慈邦長老》
問:君不見大通方丈空無物,亦不拈椎并豎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君不見大通方丈空無物,亦不拈椎并豎拂 的下一句是 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頂門遭一咄。
問:出自晁補之的名句有哪些?
答:晁補之名句大全
- 謝微之送鴨腳拔爾蒿萊際,微根僅自支。勞心勤一溉,拭目待三移。濃李慚同列,芳橙合并枝。絳囊如有惠,莫忘贈君時。
- 四時讀書樂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床前賴有短檠在,及此讀書功更倍。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方憂集暮雪,復(fù)喜迎朝暾。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松竹半傾瀉,未數(shù)葵與萱。三徑瑤草合,一瓶井花溫。至今行吟處,尚余履舄痕。一朝出從仕,永愧李仲元。晚歲益可羞,犯雪方南奔。山城買廢圃,槁葉手自掀。長使齊安人,指說故侯園。鉛膏染髭須,旋露霜雪根。不如閉目坐,丹府夜自暾。誰知憂患中,方寸寓羲軒。大雪從壓屋,我非兒女萱。平生學(xué)踵息,坐覺兩登溫。下馬作雪詩,滿地鞭箠痕。佇立望原野,悲歌為黎元。道逢射獵子,遙指狐兔奔。蹤跡尚可尋,窟穴何足掀。寄謝李丞相,吾將反丘園。
- 游再興院山遠平田闊,村深古寺幽。屋頭支老樹,門面闖雙流。歸翼碧天暮,寒蟬紅葉秋。瘦藤聊倚壁,勝處欲遲留。
- 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巨鎮(zhèn)為邦屏,全材作國楨。韜鈐漢上將,文墨魯諸生。豹虎關(guān)西卒,金湯渭北城。寵深初受棨,威重正揚兵。陣占山河布,軍諳水草行。夏苗侵虎落,宵遁失蕃營。云隊攢戈戟,風(fēng)行卷旆旌。堠空烽火滅,氣勝鼓鼙鳴。胡馬辭南牧,周師罷北征?;仡^問天下,何處有欃槍。
- 游清涼寺白云紅樹路紆縈,古殿長廊次第行。南望水連桃葉渡,北來山枕石頭城。一塵不到心源凈,萬有俱空眼界清。竹院逢僧舊曾識,旋披禪衲為相迎。
- 石膏枕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瑤。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fēng)吹日炙銷。
- 紅云亭即事五首游觀不在大,但取意疏恢。積雨欣初霽,閒人偶獨來。目隨新句轉(zhuǎn),萍殿去鳧開。無酒勝于酒,移時再茗杯。
- 稽山農(nóng)華胥氏之國,可以卜吾居,無懷氏之民,可以為吾友。眼如巖電不看人,腹似鴟夷惟貯酒。周公禮樂寂不傳,司馬兵法亡亦久。賴有神農(nóng)之學(xué)存至今,扶犁近可師野叟。粗繒大布以御冬,黃粱黑黍身自舂,園畦翦韭勝肉美,社甕撥醅如粥醲。安得天下常年豐,老死不見傳邊烽;利名畫斷莫掛口,子孫世作稽山農(nóng)。
- 柳湖晚歸碧天寫入柳湖底,天上醉游春日斜。便留畫舫入城去,不忍馬蹄踏落花。
- 此去蘭臺蕓閣邃,尚須時寄一溪藤——— 陳著送嚴伯長教授邑庠任滿
- 明經(jīng)與進士,皆欲取公卿——— 梅堯臣明經(jīng)試大義多不通有感依韻和范景仁舍人
- 瓦中匪是我,棺槨任乾坤——— 楊蟠瑪瑙寶勝寺
- 因聲寄意三花樹,少室?guī)r前幾過香。——— 李適適餞唐永昌赴任東郡自尚書郎為令
- 豈有中朝甌覆久,更落閩山海口——— 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huán)。——— 元稹寄樂天
- 把菊比君君更清,愛菊肯教陶令獨——— 晁說之和資道山路見菊雜言
- 關(guān)情南浦別,相對獨依然——— 高翥渡錢塘
- 嘆息青青長不改,歲寒霜雪貞松枝——— 皇甫冉寄劉方平
- 我趁江鷗訪遠公,遠公不有湖天晚——— 葛天民題南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