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秋風凄清,秋月明朗。
風中的落葉時而聚集時而揚散,寒鴉本已棲息也被這聲響驚起。
盼著你我能再相見,卻不知在什么時候,此時此刻實在難耐心中的孤獨悲傷,叫我情何以堪。
如果有人也這么思念過一個人,就知道這種相思之苦。
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注釋
落葉聚還(huán)散:寫落葉在風中時而聚集時而揚散的情景。
寒鴉:《本草綱目》:“慈鳥,北人謂之寒鴉,以冬日尤盛?!?br />絆(bàn):牽絆,牽扯,牽掛。
三五七言 / 秋風詞問答
問:《三五七言 / 秋風詞》的作者是誰?
答:三五七言 / 秋風詞的作者是李白
問:三五七言 / 秋風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三五七言 / 秋風詞是唐代的作品
問: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出自 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風詞》
問: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的下一句是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三五七言 / 秋風詞賞析
此詩寫在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jīng)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 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nèi)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凄婉動人。
此詩的體式許多人認為很像一首小詞,具有明顯的音樂特性。趙翼的《陔余叢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詩起于李太白:‘秋風清,秋月明。……’此其濫觴也。劉長卿《送陸澧》詩云:‘新安路,人來去。早潮復晚潮,明日知何處?潮水無情亦解歸,自憐長在新安住?!慰苋R公《江南春》詩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遠,斜日沓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詞牌的淵源關系。南宋鄧深曾依此調(diào)式填寫詞作,名為“秋風清”。清人還把李白這首詩當作是一首創(chuàng)調(diào)詞而收入《欽定詞譜》,云:“本三五七言詩,后人采入詞中。”
此詩只題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詩歌內(nèi)容主題,可知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滿足全篇兩句三言、兩句五言、兩句七言的體式要求就能成詩了??梢哉f,詩題中已經(jīng)包含了明確的詩體形式內(nèi)涵。嚴羽的《滄浪詩話》中的“詩體”一章就說道:“有三五七言?!弊宰⒃疲骸白匀远K以七言,隋世鄭世翼有此詩:‘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惫B虞先生校釋曰:“滄浪所謂鄭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據(jù)。案《詩人玉屑》無‘秋風清’以下各句,以從《玉屑》為是?!镲L清’云云,見《李太白集》,當是李作。”
但李白這首詩也不能算是創(chuàng)體之作,因為初唐時僧人義凈作有一首《在西國懷王舍城》,此詩因其體式特征而名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變體,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藝術》中論證義凈詩為“唱和之作”。李白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與其他詩人的“唱和詩”。“三五七言”是對所酬和詩歌格式的限制,這是一個“總題”,眾人在具體創(chuàng)作時可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再命一個相應的詩題。
此詩即使不是創(chuàng)體之作,也是李白最終確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為一種獨特的曲辭格甚至成為一種時興詩體的地位。這不僅是因為他借鑒和總結了許多人應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經(jīng)驗,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辭創(chuàng)作中靈活運用此類格式的實踐體悟,因而他的《三五七言》能表現(xiàn)出“哀音促節(jié),凄若繁弦”(《唐宋詩醇》卷八)的藝術魅力。
- 夢后寄歐陽永叔標簽:友情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適往言猶在,浮生理可齊。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 梅花七絕幽恨清愁幾萬端,故將巧笑破霜寒。落英收拾供騷客,秋菊從來不足餐。
- 祝英臺近(木稚)寶熏濃,云幄重,瓊?cè)~麗金蕊。黛綠蜂黃,秋態(tài)未憔悴。繡簾深院黃昏,著香無處,人欲睡、為花重起。月如水。別有天外樓臺,玲瓏異塵世。翠袖生寒,只欠素娥倚。何如倩取西風,吹將歸去,為添在、廣寒宮里。
- 藥市蜀鄉(xiāng)人是大醫(yī)王,一道長街盡藥香。天下蒼生正狼狽,愿分良劑救膏肓。
- 子用濟有遠行詩以貽之吾子廉吏孫,讀書昧生理。三十未成名,徒然還鄉(xiāng)里。 外侮旋復來,內(nèi)憂方未已。忽然遠行役,披衣中夜起。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彌彌。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攬?zhí)橄赂咛茫L途從此始。
- 到梅山處三首溪山有分皆為福,草木無成半計功。小小梅園胸次闊,到忘言處只春風。
- 重九不出遣懷人生各自適飛潛,魚腹熊蹯豈得兼。并舍晚風傳藥杵,小窗殘日射書簽?;柰只帀?,衰鬢應無白可添。采菊泛觴終覺嬾,不妨閑臥下疏簾。
-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縱出由來古有誅,徇私無實荷寬紓。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鄒陽更上書。刀筆任從文俗議,風霜方識憲臺居。自慚衰拙將何用,學術無堪政事疏。
- 凌云臺山圍平野四回環(huán),天迥臺高眼界寬。云漏殘陽明遠岫,濤翻急雨漲前灘。一川勝趣四時好,千里雄風三伏寒。誰見凌云清絕處,夜涼空翠濕闌干。
- 集英殿立侍觀進士唱名六首君王策士幾臨軒,好學隆儒古莫肩。忠鯁盡將裨治道,不令鼌董譽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