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季主論卜
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吾聞之蓄極則泄,閟極則達。熱極則風,壅極則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無往不復(fù)。仆竊有疑,愿受教焉?!奔局髟唬骸叭羰?,則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為?”東陵侯曰:“仆未究其奧也,愿先生卒教之。”季主乃言曰:“嗚呼!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夫蓍,枯草也;龜,枯骨也,物也。人,靈于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頹垣,昔日之歌樓舞館也;荒榛斷梗,昔日之瓊蕤玉樹也;露蛬風蟬,昔日之鳳笙龍笛也;鬼燐螢火,昔日之金釭華燭也;秋荼春薺,昔日之象白駝峰也;丹楓白荻,昔日之蜀錦齊紈也。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為?”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東陵侯被廢棄以后,往司馬季主那兒去占卜。
季主說:“您要占卜什么事呢?”東陵侯說:“躺臥時間長了就想起來,閉門獨居久了就想出去,胸中積悶久了就想打噴嚏。我聽說:積聚過多就要宣泄,煩郁之極就要開暢,悶熱太甚就會起風,堵塞過分就會流通。有一冬就有一春,沒有只屈而不伸的;有一起就有一伏,沒有只去不來的。我私下有所懷疑,希望得到你的指教?!奔局髡f:“既然這樣,那么您已經(jīng)明白了,又何必要占卜呢?”東陵侯說:“我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高深微妙,希望先生能指點究竟。”
季主于是說道:“唉!天道和什么人親?只和有德的人親。鬼神怎么會靈?靠著人相信才靈。蓍草不過是枯草,龜甲不過是枯骨,都是物。人比物靈敏聰明,為什么不聽從自己,卻聽命于物呢?而且,您為什么不想一下過去呢?有過去就必然有今天。所以,現(xiàn)在的碎瓦壞墻,就是過去的歌樓舞館;現(xiàn)在的荒棘斷梗,就是過去的瓊花玉樹;現(xiàn)在在風露中哀鳴的蟋蟀和蟬,就是過去的鳳笙龍笛;現(xiàn)在的鬼火螢光,就是過去的金燈華燭;現(xiàn)在秋天的苦菜,春天的薺菜,就是過去的象脂駝峰;現(xiàn)在紅的楓葉,白的荻草,就是過去的蜀產(chǎn)美錦,齊制細絹。過去沒有的現(xiàn)在有了,不算過分;過去有過的現(xiàn)在沒有了,也不能算不足。所以從白晝到黑夜,盛開的花朵凋謝了;從秋天到春天,凋萎的植物又發(fā)出新芽。激流旋湍下面,必定有深潭;高峻的山丘下面,必定有深谷。這些道理您也已經(jīng)知道了,何必還要占卜呢?”
注釋
東陵侯:指召平。秦朝時為東陵侯,秦朝滅亡后,為布衣,在長安城東種瓜,瓜的味道很美,稱為東陵瓜。見《史記·蕭相國世家》。廢:指秦亡后失侯爵。
閟(bì):閉塞。
卒:盡力。
天道何親,惟德之親:《尚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br />蓍(shī):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用其莖來占卜。
龜:古代取龜?shù)母辜子脕碚疾贰?br />昔者:指為官之日。下句“今日”指被廢之日。
荒榛:指灌木叢生。斷梗:草木的斷枝。
瓊蕤(ruí)玉樹:指美好的花草樹木。瓊:美玉。蕤:草木的花下垂的樣子。
蛬(qióng):同“蛩”,蟋蟀。
釭:燈。
象白駝峰:大象的脂肪和駱駝背上的肉峰,都是名貴食品。
齊紈:山東出產(chǎn)的白色細絹。
華:花。
浚谷:深谷。
司馬季主論卜問答
問:《司馬季主論卜》的作者是誰?
答:司馬季主論卜的作者是劉基
問:司馬季主論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司馬季主論卜是明代的作品
問:司馬季主論卜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出自 明代劉基的《司馬季主論卜》
問: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的下一句是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
問:出自劉基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基名句大全
司馬季主論卜賞析
這是一篇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講“升沉應(yīng)已定,不必問君平”(唐詩),實際講的是元代末年的種種腐敗都是從前胡作非為惡性發(fā)展的結(jié)果。
全文純系對話,一氣呵成,可分三層。第一層是東陵侯就司馬季主問卜,并述問卜之由。第二層是司馬季主回答不必問卜,只要問自己就行了。第三層講“昔”與“今”是因果相承的關(guān)系。
東陵侯在秦亡后淪為布衣,種瓜為生,東陵瓜聞名遐邇??墒沁@位老人也不甘寂寞,“久臥思起”,對自己的處境——終老牖下是否妥貼表示懷疑了。司馬季主這位神卜先生,卻不吹噓自己的卜術(shù)何等靈驗,首先來一通自我否定:鬼神因人而靈;蓍是枯草,龜是枯骨,人,才是靈于物的。強調(diào)“德”的作用,尤其是強調(diào)人的作用,在當時來講是比較先進的思想,暗示了鬼神、天命、君上、卜筮皆不足信,不足恃,即“自斷此生休問天”之意,這是劉基的進步思想,但這也是和儒家的人定勝天、民貴君輕等思想一脈相承的。
對話多用比喻,警辟生動,頗具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光彩。如:“蓄極則泄,閟極則達,熱極則風,壅極則通?!焙形飿O必反之意。又如:“天道何親?唯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p>
“人靈于物者也?!笨隙ㄈ藶槿f物之靈。又如“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狈从沉耸挛锏膶α⒚?。這些格言式的、精采的比喻,如珠玉生輝,接踵而至。一經(jīng)拈出,就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樣,成為人民的習用成語,流傳至今。
在現(xiàn)代看來,這篇對話也是對當時統(tǒng)治者的一聲警鐘。一個國家,如果領(lǐng)導(dǎo)者不能居安思危,見微知著,轉(zhuǎn)眼之間,歌樓舞館必將變成碎瓦頹垣,瓊蕤玉樹,必將變成荒榛斷梗,一切美好的東西,必將迅速腐敗,不可收拾。到那時求神拜佛,求簽問卜,都無濟于事了。
- 緣識妙道藏真世莫臧,勿言圣事似尋常。眼前不見非常境,別有三天照十方。
- 半俸自戊辰二月置不復(fù)言作絕句俸券新同廢紙收,迎賓僅有一絁裘。日鋤幽圃君無笑,猶騰墻東學(xué)儈牛。
- 熙春亭井邑峰巒繞郡城,新臺高峙見南溟。海瀾浩蕩連云白,江漢朝宗徹底清。日月往來雙羽箭,乾坤今古一郵亭。年年不改長春景,遙想蓬山作畫屏。
- 念奴嬌(中秋紀夢)神仙何處,人盡道、我州三神之一。為問何年飛到此,拔地倚天無跡??~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翩然鶴下,時傳云外消息。露冷風清夜闌,夢高人過我,歡如疇昔。道骨仙風誰得似,談笑云生幾席。共踏銀虬,迫隨絳節(jié),恍遇群仙集。云韶九奏,不類人間金石。
- 清平樂蘆洲晚凈。雨罷江如鏡。屬玉雙飛棲不定。數(shù)點晚來煙艇。夢回滿眼凄涼。一成無奈思量。舟在綠楊堤下,蟬嘶欲盡斜陽。
- 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詩殘朱猶曖曖。余粉尚霏霏。昨宵何處宿。今晨拂露歸。
- 題七者寮瑩心冽寒泉,砥節(jié)介如石。本無市朝念,自與紅塵隔。
- 山中五絕句游嵩陽見五物,各有所感,感興不同,隨興而吟,因成五絕。
- 鵲橋仙 詠梅贈人瓊枝纖弱,瑤英嬌小。占得江南春早。前村雪里欲開時,料未必、東君知道。芳心一點,幽香多少。幾度被花相惱。隴頭人去早歸來,莫直待
- 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章德舞清廟新,展嚴禋。恭祖德,厚人倫。雅樂薦,禮器陳。儼皇尸,列虞賓。神如在,聲不聞。享必信,貌惟夤。想龍服,奠犧樽。禮既備,慶來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