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東山我很久沒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種在洞旁的薔薇又開過幾次花?
環(huán)繞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誰家?
我現(xiàn)在像謝安一樣攜領(lǐng)東山歌舞妓,長嘯一聲遠離世人。
我準(zhǔn)備告訴東山的隱者們,為我打開蓬門,掃去三徑上的白云。
注釋
施宿《會稽志》:東山,在上虞縣西南四十五里,晉太傅謝安所居也。一名謝安山,巍然特出于眾峰間,拱揖虧蔽,如鸞鶴飛舞,其巔有謝公調(diào)馬路,白云、明月二堂遺址,千嶂林立,下視滄海,天水相接,蓋絕景也。下山出微徑,為國慶寺,乃太傅故宅。旁有薔薇洞,俗傳太傅攜妓女游宴之所。
東山客:指隱者,即謝安。
憶東山二首問答
問:《憶東山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憶東山二首的作者是李白
問:憶東山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憶東山二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出自 唐代李白的《憶東山二首》
問: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的下一句是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憶東山二首賞析
東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詩里那薔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筆寫出的,而是切合東山之景,語帶雙關(guān)。李白的詩就有這樣的好處,即使在下筆時要受東山這樣一個特定地點的限制,要寫出東山的特點和風(fēng)物,但成詩以后,仍顯得極其自然和隨意,毫無拘束之態(tài)。
李白向往東山,是由于仰慕謝安。這位在淝水之戰(zhàn)中吟嘯自若,似乎漫不經(jīng)心地就擊敗苻堅百萬之眾于八公山下的傳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長期隱居?xùn)|山。當(dāng)匡扶晉室,建立殊勛,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計時,又曾一再辭退,打算歸老東山。所以,在李白看來,東山之隱,標(biāo)志著一種品格。它既表示對于權(quán)勢祿位無所眷戀,但又不妨在社稷蒼生需要的時候,出而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東山之隱,和謝安式的從政是相結(jié)合的。在陶醉自然、吟詠嘯歌之際,并不忘情于政治;而當(dāng)身居朝廷的時候,又長懷東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懷。李白一生以謝安自期、自比?!氨标I青云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保ā稇浥f游贈譙郡元參軍》)“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保ā队劳鯑|巡歌》),都是在不同的處境和心情下,從不同的角度想到謝安和東山。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大約正在長安。唐玄宗親自下詔召他進京,看來是夠禮賢下士的了,但實際上并沒有給他像謝安那樣大展雄才的機會。相反,由于詩人的正直和傲慢,卻招惹了權(quán)貴的忌恨。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丑正同列,害能成謗,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跡縱酒以自昏穢,詠歌之際,屢稱東山?!边@就是李白這首詩的背景。從“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可以看出,詩人在默算著離開“東山”(實際上指進京以前的隱居之地)的時日。流光如駛,歲月老人。他有像謝安與東山那樣的離別,卻未成就像謝安那樣的功業(yè)。因此,在詩人的沉吟中,已經(jīng)包含著光陰虛度、壯懷莫展的感慨了。當(dāng)初,詩人告辭東山時,同樣也舍不得丟開那種環(huán)境和生活,只不過為了實現(xiàn)匡國濟世之志才暫時應(yīng)詔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卻毫無所成,自然對不起東山的風(fēng)物。所以“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兩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種內(nèi)疚,覺得未免辜負了那兒的白云明月。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毙蜗蟮卣f明了,飲酒、狎妓、觀舞并且親自歌舞,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之一。“欲報東山客,開關(guān)掃白云?!北憩F(xiàn)了對謝安的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兩首詩應(yīng)該看作是李白的“歸去來辭”。他向往著東山,又覺得有負于東山。他是要歸去了,但他的歸去卻又不同于陶淵明。陶淵明是決心做隱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卻沒有這種“決心”。“東山”是和謝安這樣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結(jié)合在一起的。向往東山,既有隱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時而起的一面?!皷|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yīng)晚?!保ā读簣@吟》)他的東山之隱,原來還保留著這樣一種情愫。詩中李白隱以謝安這樣一個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來襯托他自己的形象,那東山的白云和明月顯得十分澹泊、明潔;而李白的情懷,便和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 漁家傲 次韻謝郭西 僉事出世自憐居佛后。眼前萬境真何有。曲調(diào)最新情卻舊。重湖右。林宗一笑同攜手。西野有云初出岫。浮空肯學(xué)纖絺縐。須信此中無雨久。君識否。老夫只羨無官守。
- 成伯席上贈所出妓川人楊姐坐來真?zhèn)€好相宜,深注唇兒淺畫眉。須信楊家佳麗種,洛川自有浴妃池。
- 李侍御歸炭谷山居,同宿華嚴(yán)寺家在青山近玉京,日云紅樹滿歸程。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聲。
- 寄盧載故人盧氏子,十載曠佳期。少見雙魚信,多聞八米詩。侏儒他甚飽,款段爾應(yīng)羸。忽謂今劉二,相逢不熟槌。
- 席上歌水調(diào)余聲宛宛拂庭梅,通濟渠邊去又回。若使煬皇魂魄在,為君應(yīng)合過江來。
- 古梅千年苔樹不成春,誰信幽香似玉魂。霽雪滿林無月曬,點燈吹角做黃昏。
- 鶴林寺秋枕竹鳴屋,晝棋松掩關(guān)。雨晴猶濕涇,云薄不藏山。未洗中原恨,誰消永日閑。西風(fēng)動征顯,空愧鬢毛斑。
- 題王順伯秘書所藏蘭亭修禊帖永和九年暮春日,蘭亭修禊群賢集。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風(fēng)佐搖筆。當(dāng)時一筆三百字,但說斯文感今昔。誰知已作尤物看,流傳人間天上得。天高地遠閟不示,僅許一二翻摹勒。忽然飛上白云俱,徑入昭陵陪玉骨。識真之士已絕少,真者一去嗟難覓。紛紛如事眼空眩,只把殘碑慕真跡。蕭郎袖去明真贗,定武傳來差甲乙。如丁如爪辨形似,不豐不露分肥瘠。人亡無復(fù)見風(fēng)流,漫費精神疲得失。臨川先生天下士,古貌古心成古癖。搜奇日當(dāng)老不厭,如渴欲飲饑欲食。有時瞥眼道傍見,倒屣迎之如不及。牙簽軸已過三萬,集古錄多千卷帙。平生著意右軍處,并蓄兼收一何力。賞音本在筆墨外,何必此優(yōu)而彼劣。清波萬頃渾一點,明月一輪云半入。是中元不礙真趣,氣象典刑尤歷歷。知我罪我春秋乎,政爾未容言語直。我方隨群厚其嗜,門戶弗強才僅立。幾年冥搜政無那,剩欲流涎分半席。閱公善本三四五,不覺長歌書卷側(cè)。羲之死矣空費公家九萬箋,安得斯人寫金石。
- 中奉大夫直徽猷閣致仕邵及之挽詞二首不殖千金產(chǎn),惟求十畝園。湖山堆幾席,花木報寒暄。曾是尊前客,常思醉后言。懷賢空有淚,無路灑新原。
- 贈河間隱者苑君年八十有一海上有三山,瀛洲居其一。何年飛來神州赤縣東,其上至今猶有神仙宅。龐眉皓前方瞳翁,喬松羨門乃其匹。深衣大帶儒中仙,不讀黃庭讀周易。乾元用九獨探數(shù)之原,九九妙契乾策八十一。萬事萬物從此始,衍之又衍至于千百億。壽翁以金書玉錄長生符,不若壽翁以邵子先天周子一太極。梅邊生意浩無窮,坐閱人間蟠桃?guī)谆貙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