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居 四問答
問:《東居 四》的作者是誰?
答:東居 四的作者是蘇曼殊
問:東居 四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東居 四是近現(xiàn)代的作品
問:翡翠流蘇白玉鉤,夜涼如水待牽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翡翠流蘇白玉鉤,夜涼如水待牽牛 出自 近現(xiàn)代蘇曼殊的《東居 四》
問:翡翠流蘇白玉鉤,夜涼如水待牽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翡翠流蘇白玉鉤,夜涼如水待牽牛 的下一句是 知否去年人去后,枕函紅淚至今流。
問:出自蘇曼殊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曼殊名句大全
- 過九嶺斷岸橫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眼看別峰云霧起,不知身也在云間。
- 廣陵會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仍邀同賦劉貢父去年送劉郎,醉語已驚眾。如今各漂泊,筆硯誰能弄。我命不在天,羿彀未必中。作詩聊遣意,老大慵譏諷。夫子少年時(shí),雄辯輕子貢。爾來再傷弓,戢翼念前痛。廣陵三日飲,相對怳如夢。況逢賢主人,白酒潑春甕。竹西已揮手,灣口猶屢送。羨子去安閑,吾邦正喧哄。
- 送喬職方赴闕一種徵書下九重,漢唐賢士豈能同。定歸金馬殊黃散,不解銀魚勝白公。千騎擁行歧路滿,萬人泣送郡城空。他時(shí)若繼前交代,肯意棠郊鶴發(fā)翁。
- 關(guān)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xì)w多苦顏。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 望九華山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不遇陰霾孤岫隱,正當(dāng)寒日眾峰呈。坐觀風(fēng)雪銷煩思,惜別煙嵐駐曉行。得路歸山期早訣,夜來潛已告精誠。
- 初秋行圃四首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 竹簾外誰家竹,涼風(fēng)日日生。凌霜驚節(jié)老,帶月出云明。色映樽罍綠,聲傳鐘磬清。葛陂看變化,甘雨滿寰瀛。
- 贈杭州嚴(yán)史君州青縣白浙河濆,飽向蒼龍闕下聞。鼓角自嚴(yán)寒海月,旌旗不動濕江云。風(fēng)騷處處文章主,井邑家家父母君。長恐抱轅留不住,九天鴛鷺待成群。
- 和杜柳溪韻白發(fā)垂垂一老夫,年來漸覺世情疏。石床夢冷和云臥,茅屋燈殘共明居??椭梁畏临d魯酒,家貧涉及典唐書。羨君種柳清溪上。借我苔機(jī)學(xué)釣魚。
- 長安龍圖陳學(xué)士寵示重陽日翠微樓上見覽拙詩長安長樂古來坡,新創(chuàng)離亭景致多,從此祖筵休別唱,記中自有斷腸歌。
- 雨腳初收魚尾霞,滿溪流水半溪花——— 方信孺題龍隱巖
- 賴是余杭郡,臺榭繞官曹。——— 白居易自此后詩,到杭州后作
- 天下名洞天,有山必有水——— 趙彥假翠蛟亭和鞏栗齋韻
- 白石橋高曾縱步,朱陽館靜每存神。——— 歐陽炯大游仙詩
- 開窗修竹無由俗,繞屋青山總是秋——— 戴復(fù)古無為山中鄭老家
- 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 想黃花,羞澀東籬,斷無新句到重九——— 陳允平綺羅香(秋雨)
- 真境有誰何,守護(hù)煩六丁——— 謝伋天臺李公孟長官出示桐柏觀百丈坑玉蘭且索賦
- 珠鉛滴盡無心語,強(qiáng)把花枝冷笑看——— 張祜相和歌辭。長門怨
- 大悲院里趁村齋,卒死無人出地埋——— 釋紹曇普化贊
- 8水果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