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詩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xué),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xué)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xué),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xué)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
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黃金寶,何如教一經(jīng)。
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后學(xué)通。
圣賢俱間出,以此發(fā)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fēng)。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大比因時舉,鄉(xiāng)書以類升。
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錢選,才高壓眾英。
螢窗新脫跡,雁塔早題名。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門三汲浪,平地一聲雷。
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
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玉殿傳金榜,君恩與狀頭。
英雄三百輩,隨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
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宮殿岧嶢聳,街衢競物華。
風(fēng)云今際會,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愿上萬1-1言1|1書。
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
一枝梅破臘,萬象漸回春。
柳色侵衣綠,桃花映酒紅。
長安游冶子,日日醉1~1春1~1風(fēng)。
淑景余三月,鶯花已半稀。
欲沂誰氏子,三嘆詠而歸。
數(shù)點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鵑花發(fā)處,血淚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添錦繡文。
年年當此節(jié),底事雨紛紛。
風(fēng)閣黃昏雨,開軒納晚涼。
月華當戶白,何處遞荷香。
漏盡金風(fēng)冷,堂虛玉露清。
窮經(jīng)誰氏子,獨坐對寒檠。
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
南樓誰宴賞,絲竹奏清音。
一雨初收霽,金風(fēng)物送涼。
書窗應(yīng)自爽,燈火夜偏長。
庭下陳瓜果,云端望采車。
爭如郝隆子,只哂腹中書。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fēng)落帽,舞愛月留人。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簾外三竿日,新添一線長。
登臺觀氣象,云物望中祥。
時值喜平候,年華又欲催。
江南先得暖,梅蕊已先開。
冬季更籌盡,春隨斗柄回。
寒喧一夜隔,客髯兩年催。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桿斜。
人在艷陽中,桃花映面紅。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fēng)。
院落沉沉?xí)?,花開白雪香。
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
枝綴霜皚白,無言笑曉風(fēng)。
清芳誰是侶,色間小桃紅。
傾國姿容別,多開富貴家。
臨軒一賞后,輕薄萬千花。
墻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
柯干如金石,心堅耐歲寒。
平生誰結(jié)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無君子,交情耐歲寒。
春風(fēng)頻動處,日日報平安。
春水滿沼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
詩酒琴棋客,風(fēng)花雪月天。
有名閑富貴,無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書道隱相儒。
庭裁棲鳳竹,池養(yǎng)化龍魚。
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
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注釋
爾曹:你們。指學(xué)童們。
立身:自立成人。
朱紫:指達官顯貴。唐制,官員五品以上穿紅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故詩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高官。
螢窗:晉人車胤,家貧無錢買燈油,就捕捉許多螢火蟲放在絲囊中,供夜讀時照明。后世便常以螢窗、螢案比喻刻苦讀書。三冬:像三春、三秋一樣,指三年。
田舍郎:農(nóng)夫、村夫。
“將相”句:意謂當將相之人并非生來就是。語出《史記陳涉世家》。
席上珍:宴席上的珍品。比喻儒生具有美善的才德。語出《禮記儒行》。
儒冠: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帽子。借指以讀書為業(yè)。
相天下:當宰相治理天下。窮:事業(yè)不發(fā)達。善其身:使本身具有良好的修養(yǎng)。語出《孟子盡心上》。錦軸:用錦緞裝飾的卷軸,指華麗的文書。古代書籍不分頁,而用軸卷成一卷來展讀。千文:即南朝梁人周興嗣所作的《千字文》,是現(xiàn)存的較早的啟蒙讀物。間出:相間出現(xiàn)(在《千字文》中)。發(fā):啟發(fā)。蒙童:智慧還沒有得到開發(fā)的幼童。
惹春風(fēng):引來春風(fēng)。
謁:謁見。正式會見。相公:宰相。
登科:也稱登第,指在科舉考試中考試及第。此指縣試中考取秀才。
大比:明清兩代,每隔三年,各縣、州、府的生員集中在省會考試,稱鄉(xiāng)試,亦稱大比??既≌叻Q舉人。
鄉(xiāng)書:周代制度,鄉(xiāng)大夫等地方官每隔三年獻當?shù)刭t明者的書給周王,供周王挑選授職。因此后代稱鄉(xiāng)試中選為登鄉(xiāng)書或登賢書。
仙桂籍:即桂籍的美稱。明清兩代,舉人在京城會試中選的,稱進士;考中進士猶如月中折桂,所以進士的名冊被稱為桂籍。
天府:天宮。這兒比喻皇宮。明清兩代,考中進士后還得在皇宮參加殿試,以定名次??欤合矏偂?br />青錢選:古時的銅錢以色青為貴,故人挑選銅錢都先選青錢。這里比喻科舉考試時文章寫得好,每次都被選中。
俊英:指文才出眾的人。
脫跡:超脫,擺脫。雁塔:即大雁塔,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四公里大慈恩寺內(nèi)。唐代,每年新考中的進士都在大雁塔題上姓名,作為一種榮耀,故后世常稱考中進士為雁塔題名。禹門:即龍門。在今山西稷山縣西北黃河流經(jīng)處,相傳是大禹在治水時開鑿。此處水流湍急,相傳魚若逆水游上就能變成龍。唐代以后將科舉考試中選比喻為登龍門。三汲浪:三次躍出波浪。比喻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屢次中選。比喻考取進士引起的震動。端的:果然。金榜:公布科舉及第者姓名的布告。因貫用黃紙,故稱。狀頭:即狀元,進士中的第一名。三百輩:三百人。明清科舉制度,每次會試錄取三百名進士。瀛洲:傳說中東海里神仙所棲之三座仙山之一。唐太宗設(shè)立文學(xué)館,被延聘的人全國仰慕,稱為“登瀛洲”、“步瀛洲”。
岧峣(tiáo,yáo):高大峻峭的樣子。
衢(qú):四通八達的街道。物華:萬物之精華。此指各種各樣精美的貨物。
“風(fēng)云”句:指明君賢臣會合的大好時機。語出王褒《圣主得》。
“日月”二句:陳后主《入隋侍宴應(yīng)詔》中的詩句。
萬年書:使國家能長治久安、永遠興盛的施政方案。
土脈:土地的脈絡(luò)。陽和:溫暖和暢之氣,即春氣。
韶華:春光,春天的景象。
梅花初放,沖破了寒冬臘月,迎來了新春正月。臘:本是古代歲末祭祀眾神之名。漢代起于農(nóng)歷十二月臘祭眾神,故稱之為臘月。
侵:在這兒是染、映的意思。
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西漢、唐代等朝,都建都于此。此被用作京都的代稱。游冶:也作冶游,在春天外出游玩。雨剛停不久,又飄灑下幾點雨來。寒食:古代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前一、兩天。節(jié)日期間,家家熄火種,不得舉火,故名寒食。古代神話傳說,蜀國國王杜宇,死后化為杜鵑,鳴聲凄厲如泣,啼至血出乃止。杜鵑花色紅如血,相傳是社鵑的血淚染成的。底事:何事,為什么。
鳳閣:四面開窗,夏天用以納涼的樓房。
霽(jì):雨止放晴。
金風(fēng):秋風(fēng)。
農(nóng)歷七月七日是七夕節(jié)。相傳每年的七夕夜晚,銀河兩岸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登上臨時由喜鵲架成的橋在銀河中相會。人們在庭院中陳列瓜果酒食祭祀牽牛、織女二星,謂之“乞巧”。
相傳唐代的郭子儀初從軍時,曾在七夕見仙女坐彩車從天而降,郭子儀知是織女,固向她禱求長壽富貴。后郭子儀果然壽至九十,官至太尉、尚書令。
《世說新語排調(diào)》載:七夕那天,人們都曬衣物,郝隆卻仰臥庭中。人們問他干什么這樣,他口答說:“我在曬肚子里的書?!焙侣∽樱汉侣∈菚x代名士;子是尊稱。
這四句是唐詩人李白《九日龍山飲》詩。龍山在今湖北江陵西郊。古人習(xí)于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登高飲酒。東晉時征西大將軍桓溫曾在重陽節(jié)攜孟嘉等佐吏登龍山飲酒,孟嘉的帽子被風(fēng)吹落而不覺,一時傳為佳話。“舞愛”句,在月下舞蹈,月光皓潔可愛,如在挽留游人。
四句是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詩。觴(shāng):盛著酒的酒杯。兩重陽:唐俗,京城的人們常在重陽后的一天再次宴會賞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陽”之稱。
北帝:指主管冬季的天神。納嘉禾:莊稼豐收。冬至日太陽最為偏南,過后就一天比一天升高一些。云物:天上的云彩。古人以為云彩的顏色能預(yù)報天下的吉兇,在冬至那天有登上高臺觀察云色的禮儀。更籌:古代在夜間用來計時的竹簽,亦名更簽。斗柄:北斗七星狀若斗勺,其第五至第七之三星似斗勺之柄,稱斗柄;北斗星隨季節(jié)的推移在空中轉(zhuǎn)動,周而復(fù)始,每年立春時,斗柄正指向東方;立秋時指西方。暄:溫暖?!翱汪W”句:除夕之夜隔開寒暖新舊兩年,旅客離鄉(xiāng)在外,過此一夜就經(jīng)歷了兩個不同的年份,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急迫,催人老去,以上四句是宋人李福源《嶺外守歲》詩。
解:懂得,會。
以上四句出自李嶠的《風(fēng)》。
典出唐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原詩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帶雨的梨花)像是正在哭泣的美人楊貴妃的臉。出自白居易詩。
霜葩:色白如霜的花。
色間:花色間雜在一起,即承上句說李花與桃花結(jié)為伴侶。以上四句詩形容李花。
(牡丹花)像傾國傾城的美人,其姿態(tài)、容貌與眾不同。
輕薄:看輕,瞧不起。以上四句描寫牡丹花。
化用宋詩人林逋《詠梅詩》中詩句“暗香浮動月黃昏”。以上四句引用王安石《梅花》詩;王詩“一”作“數(shù)”,“惟”作“為”。謂梅花適宜與竹、松等量齊觀。我國古代稱松、竹、梅三種耐寒的觀賞植物為“歲寒三友”。以上四句都是形容梅花的。謂居住的地方不可沒有君子,故應(yīng)種植松、竹、梅等像君予那樣耐得住風(fēng)霜寒冷的有節(jié)操的植物來作為長久相交的朋友。語出金代元好問《丐論》?!队详栯s俎》載李德裕言北都童子寺有竹一窠,每日竹報平安。
泗澤:河流和沼澤。泗即泗河,在今江蘇省北部。此泛指河流。
夏天的云朵大多狀如奇形怪狀的山峰。
秀孤松:孤立的蒼松一株獨秀。
古代的文人以彈琴、下棋、作詩、飲酒為風(fēng)雅高尚的娛樂活動。
風(fēng)花雪月:古人以夏季的風(fēng)、春季的花、冬季的雪、秋季的月作為四季風(fēng)光的典型事物,故常以“風(fēng)花雪月”來概括四季的景象。
悠閑富貴又高名遠揚。散神仙:道教傳說中不在神仙世界擔(dān)任官職的神仙。比喻悠閑自在。
道院:有道之士所居住的院落。仙客:像仙人一樣高雅脫俗的賓客。
棲鳳竹:竹的美稱。相傳鳳凰以竹實為食物。
化龍魚:鯉魚的美稱。相傳鯉魚躍過龍門就變化為龍。
黃花:菊花。
神童詩問答
問:《神童詩》的作者是誰?
答:神童詩的作者是汪洙
問:神童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神童詩是宋代的作品
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出自 宋代汪洙的《神童詩》
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的下一句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問:出自汪洙的名句有哪些?
答:汪洙名句大全
- 和原父揚州六題蒙谷}一徑崎嶇入谷中,翠條紅刺罥春叢?;ㄉ顣r有人相應(yīng),竹密初疑路不通。
- 和潘倅新溪七首釣月亭邊三兩家,月明無處認蘆花。忽聞鵯鵊相驚起,知有溪禽在淺沙。
- 送盧評事東歸(一作戴叔倫詩,題云送友人東歸)萬里楊柳色,出關(guān)隨故人。輕煙覆流水,落日照行塵。積夢江湖闊,憶家兄弟貧。裴回灞亭上,不語共傷春。
- 見率齋王簾使使星來照鷺邊沙,王郎皇皇遠有華。盡起綺園山個時,更招溫石水之涯。
- 記小圃花果二十首清泉澆后活,夜雨剪來新。有客陳三韭,無錢致八珍。
- 逢僧文禮師說古香寮舊開,鮑照曾為惠休來。至今猿鶴猶知敬,靜對寒星禮碧苔。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老境侵尋,衰殘到今。霜須雪發(fā)春猶淺,壑眼巖眉秋更深。
- 獨坐閑詠深掩柴荊謝世紛,南山時看起孤云。殘年所幸身猶健,閑事惟求耳不聞。
- 山云春從底處領(lǐng)云來,日日山頭絮作堆。戀著好峰那肯去,欲開猶繞兩三回。
- 至日留滯荊渚同鄧氏兄弟飲酒今日當長至,窮年尚遠行。野晴春草細,江晚夕陽明。衰病依僮仆,經(jīng)過得友生。濁醪來近市,堅坐且徐傾。
- 執(zhí)熱寧忘濯,清心自釋煩——— 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xué)士院端午帖子二
- 門外水流風(fēng)葉落,唯將定性對前山。——— 劉商題道濟上人房
- 道得閑來盡未閑,頗緣幽事擾心間——— 楊萬里和湯叔度雪
- 九重城闕悲涼盡,一聚園林怨恨長——— 徐振雷塘
- 一口吸西江,赤土涂牛奶——— 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風(fēng)雨半摧殘,一園花老。——— 葛郯感皇恩
- 相見嶺頭相見少,北風(fēng)吹卻南翁倒——— 舒岳祥歸至相見嶺喜見紫海
- 今春只向風(fēng)雨過,傷春懷抱將誰言——— 熊禾春光嘆
- 不恨故園隔,空嗟芳歲徂——— 蘇軾中隱堂詩(并敘)
- 吾聞以毒殃物者,物亦以毒殃其身,我不敢以爾為仁——— 戴表元杖錫虎
- 7解壓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