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海棠在正午時分還沾著細雨,僅僅片刻之后,鮮艷的花朵就全部開放了。老去的人愛憐著嬌嫩的花蕊,對著海棠花什么都說不出口。
從軍書急報傳來的萬里之外,傳來了蒙古人大肆掃蕩侵犯的消息??蓱z錦江頭處的川蜀之地,戰(zhàn)火依然那樣,沒有停息啊。
注釋
疏雨:細雨。
一餉:吃一頓飯的時間,片刻。柳永《鶴沖天》:青春都一餉。餉,古代指軍糧,飯食。
胭脂:用于化妝或者作畫的紅色顏料,此處指鮮艷的花朵
惜:憐愛。
羽書:古代的緊急軍事文書插有羽毛,故稱羽書。
狐嗥兔舞:指蒙古人的侵犯。詞人作此詞的三年前,蒙古軍便開始侵擾四川,作此詞的一年前,蒙古軍已連敗宋軍,到達合州(今合川)。
濯錦古江:即錦江。代指遭受戰(zhàn)火的四川,至今四川還有以“濯錦之江”命名的錦江區(qū)。
飛景:寶劍名。曹丕《典論》:“二十四年二月壬午,造百辟寶劍。長四尺二寸,淬以清 漳 ,厲以礛諸,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飛景。這里代表戰(zhàn)火。
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問答
問:《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的作者是誰?
答: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的作者是吳潛
問: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是宋代的作品
問: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海棠亭午沾疏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海棠亭午沾疏雨 出自 宋代吳潛的《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問:海棠亭午沾疏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海棠亭午沾疏雨 的下一句是 便一餉、胭脂盡吐。
問:出自吳潛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潛名句大全
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賞析
這首詞借寫海棠,抒發(fā)自己心憂國事的悲慨和壯心不已的豪情。作者在慶無府(今寧波)任沿海制監(jiān)大使時,已是六十五歲了,之前曾幾度官居臺輔,又幾度削職,經(jīng)歷了宦海幾多沉浮,意氣未免有些消沉了。但他在慶元任內(nèi)仍克盡職守,并寫有詩詞作品三百余首,佳作亦有多篇,讀此詞可見其心跡之一斑。
“對海棠有賦”,開頭便詠海棠?!昂L耐の缯词栌?,便一餉、胭脂盡吐。”清明時節(jié),節(jié)物風光變化迅速。中午下了陣“疏雨”,頃刻間海棠就大放光艷了,“一餉”、“盡”將花開之快,觀賞者的快感傳神地表達出來,叫人多么驚喜。而這海棠沾雨之后更顯得鮮活冶艷,就叫人更加喜愛了。詞人老大風情減,面對如此國色,似乎有點不知所措了?!袄先ハЩㄐ?,相對花無語。”紅顏皓首,兩相對待,在這“無語”中我們不難體會作者自憐衰疲之意。
下片由眼前的海棠而聯(lián)想四川的戰(zhàn)況。“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薄昂仆梦琛敝该晒湃敕浮菨撟鞔嗽~的前三年,蒙古就開始侵擾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親率十萬軍隊自六盤山撲向川蜀,連敗宋軍,但到達合州(今合川)時,遇到守將王堅的頑強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堅處死,這使蒙哥的軍事行動受到很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慮退兵。這大約就是捷書所報的內(nèi)容。詞人以跳躍式思維寫此事,可以想見他心情的振奮?!板\古江頭,飛景還如許!”這兩句的意思就是:錦江頭(以代蜀)的海棠,還是那般艷麗!這里又用“濯錦”二字,海棠花就顯得更美了,真是錦上添花。“江頭”前又著一“古”字,似乎表示:我華夏古來繁華之地,豈容狐兔闖來!
這首詞寫詞人在衰暮之年觀賞海棠,聯(lián)想“海棠國”的戰(zhàn)局,表現(xiàn)了烈士暮年心憂國事的忠忱。
- 木蘭花慢并致賀禮向蒲江佳處,報新葺、小亭軒。有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鷺蒼煙。年華再周甲子,對黃庭、心事只翛然。都占壺天歲月,便成行地神仙。十年。微祿縈牽。夢繞浙東船。更吾廬才喜,藩籬盡剖,門巷初全。何時歸來拜壽,盡團欒、笑語玉尊前。吟寄疏梅驛外,思隨飛雁行邊。
- 中山孺子妾歌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見珍。雖然不如延年妹,亦是當時絕世人。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一貴復一賤,關天豈由身。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wǎng)塵。戚姬髡發(fā)入舂市,萬古共悲辛。
- 留別南溪二首常嘆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難來。欲知別后留情處,手種巖花次第開。如云不厭蒼梧遠,似雁逢春又北歸。惟有隱山溪上月,年年相望兩依依。
- 蘭陵王(題筆架山)三峰碧??~渺煙光樹色。高寒處,上有猿啼,鶴唳天風夜蕭瑟。山形似筆格。人道江南第一。游紫觀,月殿星壇,積翠樓前吹鐵笛??蛠碓L靈跡。聞王郭當年,曾此駐錫。二仙為謁浮丘伯。從驂鸞去后,云深難覓。丹爐灰冷杵聲寂。依然舊泉石。泉石。最幽闃。更禽靜花閑,松茂竹密。清都絳闕無消息。共羽衣?lián)]麈,感今懷昔??班等耸?,似夢里,駒過隙。
-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獨聽空階雨,方知秋事悲。叔廖旬假日,蕭颯夜長時。別念紛紛起,寒更故故遲。情人如不醉,定是雨相思。
- 種菜引水何妨蓺芥菘,圃功自古補三農(nóng)。恨君不見岷山芋,藏蓄猶堪過歲兇。
- 華嚴院懶病尋幽意已忘,茲辰得與步同岡。一聲啼鳥喚愁醒,百尺游絲惹恨長。沙際旋供隨意綠,雪馀何物反魂香。江南春色風如此,誰作新詩為發(fā)揚。
- 王侍郎挽章位列仙官籍,名隨海賈船。前旌沖瘴雨,栱木兆新阡。玉骨埋黃土,金聲麗藻編。兩行懷舊淚,灑向菊花天。
- 冬日書懷四首齏鹽雖淡泊,義理極雋永。士唯知此味,未語已相領。同流有淄澠,何用勤造晴。不敢眼青白,口諾心未肯。平生環(huán)堵中,三徑自冰冷。
- 道院述懷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余習未全忘。舊緣入靜多扃戶,近為精思別置床。篝火古鐺煎檜蜜,汲泉小甕釀松肪。老翁正似遼天鶴,更覺人間歲月長。
- 下車不識疾呼聲,郡政清平教亦行——— 劉克莊使君次韻再賦二首
- 柳黃未吐葉——— 何遜邊城思詩
- 達磨曾經(jīng)無損缺,后遺只履葬熊山——— 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原陪東閣留賓后,定向南山卜宅無——— 胡寅和路樞四首
- 從騎三十皆秦人,面青氣奪空相顧——— 陸游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
- 從百練,已經(jīng)磨,能障狂風止海波——— 釋印肅鐵竹歌
- 臨流一舒嘯,望山意轉延——— 韋應物晚出灃上,贈崔都水
- 逢師許多時,不說些兒個。——— 張珍奴失調(diào)名
- 挽弓驏馬特余事,智勇未減飛將軍——— 李呂賀吳守被召
- 樵耕可免憑鄉(xiāng)谷,灑埽能來是學徒——— 戴表元家西十里外茅洋小山中土冢累然初不封樹舒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