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輪秋月剛剛升起秋露初生,羅衣已顯單薄卻懶得更換別的衣裳。
更深夜闌還在殷勤撥弄銀箏,原來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歸。
注釋
秋夜曲:屬樂府《雜曲歌辭》,是一首宛轉(zhuǎn)含蓄的閨怨詩。
桂魄:即月亮。相傳月中有桂樹,又月初生時的微光曰魄,故稱初生之月為桂魄。
輕羅:輕盈的絲織品,宜做夏裝,在此代指夏裝。
已薄:已覺單薄。
箏:撥弦樂器,十三弦。
殷勤弄:頻頻彈撥。
空房:謂獨(dú)宿無伴。
秋夜曲問答
問:《秋夜曲》的作者是誰?
答:秋夜曲的作者是王維
問:秋夜曲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秋夜曲是唐代的作品
問:秋夜曲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出自 唐代王維的《秋夜曲》
問: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的下一句是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問: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維名句大全
秋夜曲賞析
首句點(diǎn)明時間,夜幕初臨,月充剛剛從東方升起,秋露雖生,卻還微薄稀少,說明天氣已經(jīng)涼爽,但還不覺寒冷,給人一種清涼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這與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應(yīng),由于天氣已涼,所穿的輕盈細(xì)軟的羅衣,已感到單薄了。但還不覺得寒冷難忍,所以還沒更換衣服。字里間隱隱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涼需要更衣而思念遠(yuǎn)方丈夫的情愫。
第三句寫女主人公的彈箏行動,實(shí)際是以樂曲寄情。講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彈箏,從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頻頻彈撥,絲毫沒有回房的意思。實(shí)寫女主人公迷戀彈箏,以至廢寢忘餐。實(shí)則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yàn)閻蹚椆~愛得入迷才這樣,而是“心怯空房不忍歸”,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內(nèi)心處的秘密。
末句以巧妙的構(gòu)思和奇特的表現(xiàn)方法,通過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她獨(dú)守空房的哀怨。寫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著遠(yuǎn)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獨(dú)守空房,只有借彈箏來排遣凄涼寂寞的情懷。房空,心更空虛,其情悲切。
此詩前兩句是寫景,寫得頗為悠閑,秋夜微涼,景物凄清;詩人描寫了一種清冷的景象,以此為“背景”,再寫女主人公的“衣著”,以襯托其孤寂。末兩句是寫情,主人公寂寞難寢,殷勤弄箏,接寫“彈箏”的行動,似迷戀樂曲,實(shí)際上以樂曲寄情。末句畫龍點(diǎn)睛,通過正面抒情,對思婦的心理活動,進(jìn)行了生動深刻的刻劃,頓覺無限幽怨之情躍然于紙上。
此詩語極委婉,情極細(xì)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遮掩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詩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動來展示其獨(dú)守空房的哀怨,曲盡其妙;代寫思婦心境,抒發(fā)內(nèi)心空虛的痛苦,更顯深刻細(xì)膩生動,流露出女主人公獨(dú)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現(xiàn)出詩人詩藝的功力。
- 泛湖十絕句銀筆曾煩贊此君,即今墨色儼如新。因君細(xì)數(shù)登龍日,十九年前入幕賓。
-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已愛清秋霽景鮮,山明水秀竹娟娟。更來花下成真賞,頓覺飄飄意欲仙。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1]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 次韻答劉正將落魂劉郎住藕池,湖南湖北竹枝詞。風(fēng)流故有諸孫句,絕妙都如幼婦碑。玉斗歌成微醉后,銀河曲就淺寒時。文章自倚兼馀體,不分人來只看詩。
- 再由赤埭有懷曹夢得江上顛風(fēng)倒客檣,江豚舞浪卷渾黃。故人漂泊知何處,何日平安到故鄉(xiāng)。野色蒼茫春尚淺,夢魂惝怳夜仍長??蔁o百斛兵廚醞,此段離夏未易忘。
- 送徐員外赴河中原野正蕭瑟,中間分散情。吏從甘扈罷,詔許朔方行。邊日沉殘角,河關(guān)截夜城。云居閑獨(dú)往,長老出房迎。
- 水云游 此首又見分梨十化集卷上玉性玉性。玉鎖緊嚴(yán),金關(guān)牢釘。玉房深、百日清清,玉輝光一并。玉匙開闡通仙逕。玉門中傳令。玉童來、便許全真,玉皇宣已定。
- 宮詞十首月籠梅影夜深時,白玉排簫索獨(dú)吹。傳得官家暗宣賜,黃金約臂翠花枝。
- 蟹包妙手能夸薄樣梢,桂香分人蟹為包。也在不枉持螯手,便是持螯亦草茅。
- 過巫峽擁棹向驚湍,巫峰直上看。削成從水底,聳出在云端。暮雨晴時少,啼猿渴下難。一聞神女去,風(fēng)竹掃空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