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大禹治水的功績留傳萬古,當年他奔波勞安多么辛苦!他使魚兒乖乖地游進深淵,人們安安穩(wěn)穩(wěn)地定居在平土。
一輪紅日又向西天沉沉下墜,江中的白浪卻永遠向東流去。我并非眺望金山,而是在緬懷大禹。
注釋
京口”治塵表亭:宋代鎮(zhèn)江府的官署設在京口,故稱京口”治。塵表亭:鎮(zhèn)江亭名,今不存。
矻矻(kū):勤勞不懈的樣子?!妒酚洝は挠肀炯o》:“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神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br />“魚自”句:《老子》:“魚不可脫于淵?!?br />“人自”句:《孟子·滕文公》:“《書》曰:‘洚水警余?!?,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qū)龍蛇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br />金山:《輿地紀勝》鎮(zhèn)江府景物:“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舊名浮玉,唐李綺鎮(zhèn)潤州,表名金山。因裴頭陀開山得金,故名?!?/p>
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問答
問:《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的作者是誰?
答: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的作者是辛棄疾
問: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是宋代的作品
問: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 出自 宋代辛棄疾的《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
問: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 的下一句是 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
問:出自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賞析
按理說,登臨如此高聳的山亭,自應細寫其杳渺之景象,雄闊之意境。然而辛棄疾竟以豪情壯志、險思奇想出之,大發(fā)思禹之情,卻又能不肯離題意。如上片“悠悠萬世功”二句,通過“悠悠”“矻矻”兩個疊詞,既生動地寫出其歷史久遠,又形象地道出大禹的勞苦功高。這縱橫高遠的境界,正是最恰當?shù)乜圩×恕皦m表”二字。作者面對一派江山如畫、煙火萬家的絢麗景象,他考慮的卻是“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塵世萬物均能各得其所,推本溯源,這都是禹的偉大業(yè)績。這三、四兩句,又將“高”和“遠”更推進了一步,可以說是超然玉立于塵表之外了。
如果說上片是吊古,那么下片則是傷今。過片“紅日又西沉”二句,仿佛寫的是眼前景,倘若簡單地這樣去理解,顯然與上片高、遠的意境不相符合。因而,“紅日”句是比喻南宋朝廷岌岌可危的局勢;“白浪”句是指流光飛逝,歷史是無情的。這正是一代愛國者的時代憂慮,是作者憤懣難平的情感流露。煞尾二句,既照應了前闋,又闡明了詞意:危亭登眺,無意于賞心悅目,主旨在憂時傷世。我自思量禹”句,寓含著作者無限心事:在這茍且偷安、不思自振的人欲橫流中,必須要再有個為民造福的神禹出來治水平土,力挽狂瀾,重整山河。全詞緊緊系住“塵表”鋪寫,居高臨遠,吊古傷今,上下片渾然一體,意境奇特,造語清俊,在小令中洵為不可多得的妙品。
- 紙鳶誰作輕鳶壯遠觀,似嫌飛鳥未多端。才乘一線憑風去,便有愚兒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終日遂為安。扶搖不起滄溟遠,笑殺鵬摶似爾難。
- 武牢道中春寒驅(qū)傳馬,西度虎牢關。草樹高低雪,煙云左右山。英豪攻戰(zhàn)地,風物笑談間。俯仰看今古,翛然百慮間。
- 佛成道正覺山前失眼睛,是凡是圣盡盲生。至今夜夜明星現(xiàn),誰肯向伊行處行。
- 次韻汪翔甫讀予詩稿見寄二首十年兵甲夢,投老卸戎裝。有藥醫(yī)詩病,無花惱夢香。書明螢度幾,簟冷竹遮床。屬與公攜酒,蹉跎換歲陽。
- 水調(diào)歌頭席次韻江水自石紐,灌口怒騰輝。便如黑水北出,迤邐到三危。百尺長虹夭矯,兩岸蒼龍偃蹇,翠碧互因依。古樹百夫長,修竹萬竿旗。畫堂開,風與月,巧相隨。史君領客行樂,旌纛立披披。慨想二江遺跡,更起三閭忠憤,此日最為宜。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詩。
- 和劉郎中學士題集賢閣朱閣青山高庳齊,與君才子作詩題。傍聞大內(nèi)笙歌近,下視諸司屋舍低。萬卷圖書天祿上,一條風景月華西。欲知丞相優(yōu)賢意,百步新廊不蹋泥。
- 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數(shù)片荷花漾水盆,忽然相聚忽然分。從教壓捺沉盆底,依舊浮來無水痕。
- 寄杜使君清辰卷珠簾,盥漱香滿室。杉松經(jīng)雪后,別有精彩出?,樅饺貢_之向階日。好鳥常解來,孤云偶相失。有時作章句,氣概還鮮逸。茫茫世情世,誰人愛真實。清高慕玄度,宴默攀道一。殘磬隔風林,微陽解冰筆。亦知休明代,諒無經(jīng)濟術。門前九個峰,終擬為文乞。
- 老少年曲梧桐樹,西風黃葉飄,夕日疎林杪。花事匆匆,零落憑誰吊。朱顏鏡里凋,白發(fā)悉邊繞。一霎光陰底是催人老,有千金也難買韶華好。
- 改唱張公吃酒李公顛,盛六生兒鄭九憐。舍下雄雞失一足,街頭小福拉三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