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二之二·仙呂調)問答
問:《河傳(二之二·仙呂調)》的作者是誰?
答:河傳(二之二·仙呂調)的作者是柳永
問:河傳(二之二·仙呂調)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河傳(二之二·仙呂調)是宋代的作品
問:淮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淮岸 出自 宋代柳永的《河傳(二之二·仙呂調)》
問:淮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淮岸 的下一句是 向晚。
問:出自柳永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永名句大全
- 念奴嬌(和張文伯重陽前雨)黃花照眼,對西風庭檻,為渠凝佇。準擬登高酬一醉,底事晚來微雨。蟋蟀聲中,芭蕉葉上,怎得爭如許。龍山何處,無言暗想煙樹。須知天意隨人,重陽晴未晚,不須頻訴。幸有兵廚三萬斛,足助賞心歡趣。千里江山,兩行珠翠,端為騷人付。層樓飛觀,應容老子追步。
- 菩薩蠻(雙松庵月下賞梅)城陰猶有松間雪。松間暗淡城頭月。月下幾枝梅。為誰今夜開。尊前簪素發(fā)。自擁繁枝折。疑是在瑤臺。寶燈攜手來。
- 館宿殘雪封條未干,蘭臺幞被春寒。斜日房櫳吏散,鳴鳩飛下欄干。
- 慶壽光事在可疑,有司難之。次子論列于朝,特封壽光縣太君。誥詞有蘊仁積善之褒,因采綸言以名所居之堂曰“積善”,日與親舊歌酒為壽于其間,命族孫端禮作慶壽光曲,以紀一時之美。其詞曰:丹扆疏恩,慶闈受命,圣朝廣孝非常。大邑高封,名兼壽考輝光。閭巷相傳盛事,煥絲五色成章。崇新棟,天語榮夸,共瞻積善華堂。靈龜薦祉,紫鸞稱壽,千鐘泛酒,百和焚香。況有新教歌舞,妙選絲篁。余慶從今沓至,看兒孫、朱紫成行。聞說道,賢德陰功,姓名仍在仙鄉(xiāng)。
- 和崇清侍郎招飲超燕堂韻超燕堂開一面春,卻教寒畯亦充賓。西清班推名從前,南極躔中見老人。草圣已傳碑不朽,花神覺與思俱新。鄉(xiāng)邦桃李誰培植,直待魁然宰輔真。
- 詔取永豐柳植禁苑感賦標簽:柳樹一樹衰殘委泥土,雙枝榮耀植天庭。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兩星。
- 宜男草搖落丹楓素秋后。舞長亭、尚余衰柳。別夢回、憶得霜柑分我,應自有、濃香噀手。宿酲誰解三杯酒。曉山橫、望中銜斗。人去也、縱得相逢似舊,問當日、紅顏在否。
- 次韻梁尉秦碑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群臣諂佞仙藥遠,死生治亂分兩岐。山靈不可守碑記,片段應作龜床支。陵谷雖存世代異,耳目雙被誕者欺。只余紙本落人世,千古遺臭東南崖。我聞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見非昔時。何山距縣四十里,符合傳記壯且奇。眾峰乃是子孫行,古木幾換蛟龍枝。指東作西未足怪,父老流傳從小兒。政如涂山玉帛會,漫不可考歲久之。梁君吏隱年甚少,郁郁寸角初解麋。裹糧挈榼訪古跡,氣味蕭散如分司。忽聞片石在絕頂,小篆無乃斯翁為。手披荊棘訶虎兕,拄杖直叩山頭皮。模糊豈復有字畫,此物及見秦亂離。當時威勢振天下,不言慘毒民嗟咨。乘輿所至為刀鋸,方岳何暇安禮儀。關中屢棄百二險,歷數(shù)浪指億萬期。君臣乃爾自賢圣,鯁論不復相瑕疵。陳跡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脫頤。興亡俄頃三嘆息,撫掌重閱太史辭。假使玉箸余筆畫,文過其實世所嗤。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應悔燔書詩。
- 送黎德升出守眉州霜隼健毛骨,冥鴻高羽翰。來遲懷去速,退易挽留難。文物聲明郡,中和孝友官。大馮棠蔭在,多放一分寬。
- 寄譯經(jīng)清衍大師輦寺棲遲不計年,衡門無異對林泉。試闈給筆頻辭命,譯館翻經(jīng)屢奏篇。九陌塵埃方外境,六時香火靜中緣。思陪丈室談名理,自愧常為俗累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