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
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
上能同所樂,下能同所憂。
出處乃一致,顏色無媚媮。
詩書每博約,文酒時獻酬。
其間最達者,今已問喘牛。
我如溝中斷,不入刀斧鎪。
未忍舍素業(yè),筆墨老更遒。
豈愿學(xué)葛藟,柔弱附彼樛。
但慕張平子,閑居吟四愁。
譬若種香蘭,幸勿憂臭蕕。
顧茲發(fā)向衰,仕路行將休。
自甘貧賤死,肯作兒女羞。
夷齊何其清,尚餓不食周。
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
當(dāng)時守南方,非是寡筭籌。
城空無一兵,有智欲誰諏。
直令韓彭處,奚所施善謀。
在法責(zé)固深,屈辱凡幾秋。
無人一引手,落穽窮更幽。
乃以詩戰(zhàn)我,摐摐排利矛。
用以以擊少,左旋而右抽。
困蹙全奪氣,奔降且無由。
孰意吾晚節(jié),獲奉君子游。
宴屢接其席,行屢接其輈。
遂使西歸航,岸泊獨淹留。
張侯喜聞館,坐久月影收。
燭盡繼以薪,夜分方還舟。
自古賢與愚,一一為冢丘。
定知不可免,安用計短修。
會須舉杯杓,亦莫忘歌謳。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問答
問:《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的作者是誰?
答: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的作者是梅堯臣
問: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是宋代的作品
問: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
問: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的下一句是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問: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 過吳門感前游回首前游夢未忘,江云漠漠樹蒼蒼??托目绽销L花月,詩貌不肥魚稻鄉(xiāng)。白虎氣銷遺瘦石,采虹影冷臥斜陽。當(dāng)時已嘆來麋鹿,后二千年更斷腸。
- 塞上秋風(fēng)漢北雁飛天,單騎那堪繞賀蘭。磧暗更無巖樹影,地平時有野燒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劍佩胡霜隔匣寒。早晚橫戈似飛尉,擁旄深入異田單。缽略城邊日欲西,游人卻憶舊山歸。牛羊集水煙黏步,雕鶚盤空雪滿圍。獵騎靜逢邊氣薄,戍樓寒對暮煙微。橫行總是男兒事,早晚重來似漢飛。
- 逍遙詠我自常安樂,凡情勿笑耶。云生諸洞府,棘不放仙花。地卑三光照,天開五色霞。未知何所是,善愿理交加。
- 送田使君牧蔡州主意思政理,牧人官不輕。樹多淮右地,山遠汝南城。望稼周田隔,登樓楚月生。懸知蔣亭下,渚鶴伴閑行。
- 解悶人生都幾日,一半是離憂。但有尊中物,從他萬事休。
- 重經(jīng)車輞谷昔車道經(jīng)車輞谷,直上七里監(jiān)南皮。今年行役復(fù)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中涂太息坐盤石,涕泗不覺雙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強若麋鹿嬰虞羅。人逾三十只有老,后時過此知如何。云泉佳處須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 日日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幾許心緒渾無事,得及游絲百尺長?
- 修書院學(xué)士奉敕宴梁王宅大君敦宴賞,萬乘下梁園。酒助閑平樂,人沾雨露恩。榮光開帳殿,佳氣滿旌門。愿陪南岳壽,長奉北宸樽。
- 柳梢青漸近青春,試尋紅瓃,經(jīng)年疏隔。小立風(fēng)前,恍然初見,情如相識。為伊只欲顛狂,猶自把、芳心愛惜。傳與東君,乞憐愁寂,不須要勒。
- 虞美人梅花元自江南得。還醉江南客。雪中雨里為誰香。聞道數(shù)枝清笑、出東墻。多情宋玉還知否。梁苑無尋處。胭脂為萼玉為肌。卻恨惱人桃杏、不同時。
- 慕公澄撓等清濁,嘆我雕污終烘朽——— 毛滂寄曹使君
- 初進輪猶暗,終辭影漸明——— 劉王曵三讓月成魄(不得泛說鄉(xiāng)飲之事)
- 雕花鋪錦半離披——— 佚名九張機
- 風(fēng)竹入統(tǒng)歸別調(diào),湘簾卷月笑銀鈞——— 張玉孃晚樓凝思
- 偷筆作文章,乞墨潛磨揩——— 孟郊喜符郎詩有天縱
- 自飲長沙酒,春風(fēng)幾醉醒——— 戴復(fù)古長沙有感
- 樵徑曳斑杖,僧窗敷白氎——— 蘇籀送王機宜歸襄陽侍下一首
- 掛席者誰子,其來自無垠——— 李處權(quán)十月十日陪張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 今我日華華之盛——— 陸機日重光行
- 芳宴此時具,哀絲千古心——— 杜甫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亭對鵲湖
- 3舞者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