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閣端午帖子問答
問:《御閣端午帖子》的作者是誰?
答:御閣端午帖子的作者是夏竦
問:御閣端午帖子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御閣端午帖子是宋代的作品
問:尚方綬帶迎嘉節(jié),中禁彤闈納美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尚方綬帶迎嘉節(jié),中禁彤闈納美祥 出自 宋代夏竦的《御閣端午帖子》
問:尚方綬帶迎嘉節(jié),中禁彤闈納美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尚方綬帶迎嘉節(jié),中禁彤闈納美祥 的下一句是 疇德珍符方瑞圣,后天宸壽永無疆。
問:出自夏竦的名句有哪些?
答:夏竦名句大全
- 聞李瀆司勛下世異鄉(xiāng)丹旐已飄揚(yáng),一顧深知實(shí)未亡。任被褚裒泉下笑,重將北面哭真長。
- 寓言衣薰三日不歇,蕕臭十年未已。寧為蔚宗香傳,不作魏收穢史。
- 雜詩四首霞冠鶴氅一道士,夢半留丹三四粒。云是月華宮裹人,掌心微帶銀波濕。
- 和沈商卿次前韻故人邊上去,春到未還家。奔走因王事,艱難感歲華。詩壇推俊逸,醉帽想欹斜。莫怪書題少,新年眼更花。
- 和知宗喜雨災(zāi)祥何秘問圓穹,自是承流得失中。旱魃憑誰投遠(yuǎn)裔,靈科復(fù)啟仙宮。天憐南國人民困,雨走西郊畎舉通。前日勤民均此念,尊前一笑大家同。
- 原毀古之君子,其責(zé)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劰胖擞兴凑?,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zé)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zé)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笔遣灰嘭?zé)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比∑湟?,不責(zé)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痹唬骸澳苌剖牵且嘧阋??!辈灰啻谌苏咻p以約乎?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zé)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奔何从心埽唬骸拔夷苁?,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內(nèi)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迸e其一,不計(jì)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是不亦責(zé)于人者已詳乎? 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m然,為是者,有本有原,怠與忌之謂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嘗試之矣,嘗試語于眾曰:“某良士,某良士?!逼鋺?yīng)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yuǎn)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qiáng)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嘗語于眾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應(yīng)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yuǎn)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qiáng)者必說于言,懦者必說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yù)之光,道德之行,難已! 將有作于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國家可幾而理歟!
- 陳橋行唐宮夜視邈佶烈,憂民一念通天闕。 帝皇下射甲馬營,紫霧紅光掩明月。 殿前點(diǎn)檢作天子,方頤大口空誅死。 重光相蕩兩金烏,十幅黃旗上龍?bào)w。 中書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鴻寶。 畫瓠學(xué)士獨(dú)先幾,禪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見五十三年血載途,五家八姓相吞屠, 陳橋亂卒不擁馬,撫掌先生肯墜驢。
- 曲江有感曲江西岸又春風(fēng),萬樹花前一老翁。遇酒逢花還且醉,若論惆悵事何窮?
- 采蓮曲二首清曉去采蓮,蓮花帶露鮮。溪長須急槳,不是趁前船。
- 旱謠七月不雨井水渾,孤城烈日風(fēng)揚(yáng)塵。楚天萬里無纖云,旱氣塞空日晝昏。土龍蜥蜴竟無神,田中水車聲相聞。努力踏車莫厭勤,但憂水勢傷禾根。道傍執(zhí)送者何人,稻塍爭水殺厥鄰。五湖七澤水不貧,正賴?yán)淆堃磺臁?/div>
- 羅浮奔走外,日月無短明。——— 司馬退之洗心
- 紫微右極是慈闈,歲歲丹霞天近處——— 王義山王母祝語萱草花詩
- 南朝徐庾流,洛下憶同游。——— 羅隱商於驛與于蘊(yùn)玉話別
- 橫閣漸看河影轉(zhuǎn),繞枝還見鵲驚無——— 梅堯臣依韻和秋夜對(duì)月
- 繡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搖鞭入翠微。——— 韋莊東陽贈(zèng)別
- 古今陵谷茫茫。——— 辛棄疾清平樂
- 殘年何地酬君賜,自古羈臣厭蕨薇——— 陸游閑居對(duì)食書媿
- 顏筆振巖崖,戎眼清光鏡——— 蘇籀次韻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
- 火珠簇壓翠微鮮,丹粒團(tuán)成蜜顆甜——— 陳著應(yīng)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楊梅
- 不復(fù)聞雙佩,山門空夕陽。——— 儲(chǔ)嗣宗圣女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