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
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二月,鄭伯如晉。子產(chǎn)寓書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將焉用賄?
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詩云:‘樂只君子,邦家之基?!辛畹乱卜?!‘上帝臨女,無貳爾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宣子說,乃輕幣。
注釋
晉國范宣子執(zhí)政,諸侯向晉國繳納的貢品很重,鄭國人深為這件事所苦。
二月,鄭簡公到晉國去,子產(chǎn)托隨行的子西帶去一封信,將這事告訴范宣子,信上說:“您治理晉國,四鄰諸侯不聽說您的美德,卻聽說收很重的貢品,僑對此感到困惑。僑聽說君子掌管國家和大夫家室事務的,不是為沒有財貨擔憂,而是為沒有美名擔憂。諸侯的財貨聚集在晉國國君的宗室,諸侯就離心。如果您依賴這些財貨,晉國人就會離心。諸侯離心,晉國就垮臺;晉國人離心,您的家室就垮臺,為什么沉迷不悟呢?那時哪里還需要財貨?說到美名,它是傳播德行的工具;德行,是國家和家室的基礎。有基礎就不致垮臺,您不也應當致力于這件事嗎?有了德行就快樂,快樂就能長久?!对娊?jīng)·小雅·南山有臺》說:‘快樂的君子,國家的基石’,說的是有美德??!《詩經(jīng)·大雅·大明》說:‘上天監(jiān)視著你,不要使你的心背離’,說的是有美名啊!用寬恕的心來顯示德行,美名就會載著德行走向四方,因此遠方的人聞風而至,近處的人也安下心來。寧可讓人說,‘您的確養(yǎng)活了我們’,而能讓人說‘您榨取了我們來養(yǎng)活自己’嗎?象有牙齒而毀滅了它自身,就是由于財貨的原故?!?/p>
范宣子很高興,于是減輕了諸侯的貢品。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問答
問:《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的作者是誰?
答: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的作者是左丘明
問: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是先秦的作品
問: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出自 先秦左丘明的《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
問: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的下一句是 二月,鄭伯如晉。
問:出自左丘明的名句有哪些?
答:左丘明名句大全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賞析
文章開頭先交待了子產(chǎn)寫這封信的背景。當時晉國為盟主,范宣子(士匄)為中軍將,主持晉國政事。在范宣子執(zhí)政時,加重征收諸侯對晉國貢獻的財物。鄭國也以此為患。公元前549年2月,鄭簡公到晉國朝會,鄭大夫子西陪同前往,子產(chǎn)讓子西捎帶書信,以勸告范宣子。[1]
信的開頭故作危激之論:“您治理晉國,四鄰的諸侯沒有聽說您有什么美德,只聽到了您加重了各國繳納的貢物,我對此感到困惑不解?!弊赢a(chǎn)作為小國的大夫。寫信給盟主國的執(zhí)政竟然如此不客氣,指出范宣子執(zhí)政時“不聞令德”,“而聞重幣”,這的確是振聾發(fā)聵之言。子產(chǎn)故作驚人之語,以期引起范宣子的重視。
子產(chǎn)在信中說:“我聽說君子領導國家和家族的,不是擔心沒有財物,而是擔心沒有美好的聲譽。如果把諸侯的財物都集中到晉國的王室,那么諸侯就會對晉國產(chǎn)生二心。假如您私自占有,晉國的人民就會離心。諸侯有了二心,晉國的盟主地位就會動搖;晉國人民不信任您,您也不能保家。不要再執(zhí)迷不悟,要這些財物也沒有什么用。”子產(chǎn)從“令德”推出“令名”,點出這篇文章的主旨:“君子長(掌)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狈Q霸的大國壓榨勢力范圍內(nèi)的小國,是春秋時代的一種暴政,它必然引起國家間的沖突,子產(chǎn)警告范宣子,壓榨過重,將使諸侯不滿,人民離心,從而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范宣子將處于既不能保國又不能衛(wèi)家的境地。如果家破人亡,錢財這些身外之物就沒有用了。既然貪斂財物危害甚大,就不要再一意孤行了。
子產(chǎn)繼續(xù)寫道:“好的聲譽,是傳播美德的車子;美德,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有了牢固的基礎,國家才不會崩潰。還是努力追求美德吧!在位者有美德,人民就快樂,人民快樂,國家就能保持長久?!对娊?jīng)》中說:‘君子樂和有德,就能奠定國家的基礎?!@就是因為有美德啊!《詩經(jīng)》中又說:‘上帝看著你,你不要三心二意?!@就是有美名??!用寬宥諒解的精神來發(fā)揚美德,那么好的名聲就能像車載一樣傳播,因此遠方的人來歸附,近處的人安居。您是寧可讓人家說‘您實在是養(yǎng)活了我,’還是說‘您榨取我的血汗來養(yǎng)活您自己’。大象因為有了象牙而毀了自己,這是因為象牙值錢的緣故。”
子產(chǎn)這一席話酣暢淋漓,進一步闡發(fā)了“令名”與“令德”的作用,從“令名”又推回“令德”,反復闡述,不憚其煩。他說,美名是裝載美德的工具,美德則是國家的基礎。國家依靠這個基礎才不致崩潰。在位的執(zhí)政者如發(fā)揚美德,就會聲名遠播,“遠至邇安”。子產(chǎn)認為,具有美德的人絕不會貪重幣帛,他尖銳的指出:“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究竟讓諸侯國由于盟主采取寬厚政策而心懷感激,還是讓諸侯國受盡壓榨而心懷怨恨,從而動搖晉國的盟主地位。不言而喻,聰明的執(zhí)政者一定會采取前一種政策。子產(chǎn)最后用大象因為自己的牙齒貴重而給自身招來禍患的比喻,警告范宣子:不要因為采取貪重幣帛的短視政策而給晉國帶來災難。
子產(chǎn)的信收到了效果,范宣子看了信以后很高興,于是就減輕了諸侯的貢品。
子產(chǎn)致范宣子的這封信立意高遠,持論正大,信中雖有危激之語,但并非危言聳聽。子產(chǎn)站在為晉國和范宣子個人謀劃的立場上,指出國家和家族賴以存亡的道德基礎,并為范宣子描繪了一幅道德基礎崩潰后國亡家敗的圖景,不由范宣子不信服?!胺蛑T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將焉用賄?”文筆矯捷雄健,如江河奔流,勢不可遏,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
子產(chǎn)的信中還巧妙設喻,以加強自己的論點。如“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睂⒙曌u比喻成裝載美德的車子,將美德比喻成國家大廈的基石,既形象生動,又深化了文章的內(nèi)涵。其“象有齒以焚其身”的比喻,更是緊緊扣住文章的主題,闡明了君子為政不能貪賄,貪賄只能招來禍患的深刻道理。子產(chǎn)信中還恰當?shù)匾昧恕对娊?jīng)》中的語言,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良好的藝術效果。
子產(chǎn)的這封信中,還采用了對比的寫法,使文章更加生動有力。整篇文章都以對比的手法闡明“重幣”與“輕幣”的不同后果,說明“令名”與“令德”的關系,以印證“重幣”之害。寫“重幣”處,作危激語;寫“德名”處,作贊嘆語,層次井然,褒貶分明。信中“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對比強烈,令人警醒。
子產(chǎn)這封書信,雖然持論堂堂正正,但由于注意引文長短交替,頓挫有致,并多方設喻對比,援引《詩經(jīng)》,所以絲毫不使人感到枯燥和說教的氣味。子產(chǎn)以其嚴密的推理和精警的語言使范宣子傾心受諫,減輕了各諸侯國的負擔?!蹲赢a(chǎn)告范宣子輕幣》堪稱是先秦書信散文的代表作品。
- 消遣夜雨生寒換夾衣,形臞貌悴嘆衰遲。病中何物能消遣,一榻揩摩十載詩。
- 掩戶蔗漿那解破余酲,一讀南華眼自明。香縷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硯細無聲。太山蟻垤初何有,佛國魔宮本亦平。此段光明誰障得?曠懷還與老書生。
- 華溪仄華溪仄。春風也是人間客。人間客。飄零南北,幾時休息。不如學個商山伯。石樓云殿銷塵跡。銷塵跡。丹丘閑看,老松千尺。
- 燭影搖紅宿雨初乾,舞梢煙瘦金絲裊。嫩云扶日破新晴,舊碧尋芳草。幽徑蘭芽尚小。怪今年、春歸太早。柳塘花院,萬朵紅蓮,一宵開了。梅雪翻空,忍教輕趁東風老。粉圍香陣擁詩仙,戰(zhàn)退春寒峭?,F(xiàn)樂歌彈鬧曉。宴親寶、團圞同笑。醉歸時候,月過珠樓,參橫蓬島。
- 水龍吟麗華花一握青絲花,金珠粟花粟香環(huán)里花。春窺綺閣,新妝風舞,銖衣如碎。翠鳳蒼虬,騎來下界,蝶驚蜂避。甚三生富貴,垂垂曉露,猶凝滿身珠翠。誰共那人結發(fā),問何時、蹇修為理。對花一笑,香茸易翦,碎金難綴。半點芳心,亂愁如織,縷絲傳意。倩東皇、拂拭新條,更與作、來生計。
- 滿江紅·秋日經(jīng)信陵君祠席帽聊蕭,偶經(jīng)過、信陵祠下。正滿目、荒臺敗葉,東京客舍。九月驚風將落帽,半廊細雨時飄瓦。桕初紅偏向壞墻邊,離披打。今古事,堪悲詫;身世恨,從牽惹。倘君而尚在,定憐余也。我詎不如毛薛輩,君寧甘與原嘗亞!嘆侯嬴老淚苦無多,如鉛瀉。
- 寄謝新安豐守胡達孝見遺近詩一軸便呈甘叔異向子識損益,揚雄愛清靜。我行蕭灘上,二宅駕輒命。而于酬唱中,又得胡安豐。詩作文選體,字有眉山蹤。掃門今已后,傾蓋非敢望。談間問先世,蓋乃丈人行。歸州片時程,乃復來高軒。從容僅數(shù)刻,傾倒貽百篇。平生嗜江山,到處須著語。及茲足漫搖,久乃舌自拄。時惟桂林掾,與彼新喻丞。俱以行卷來,暴富如不勝。
-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思山齋吳兒心著吳山深,滿目終南不開慰。有時蟬蛻書幾邊,夢到五湖千里外。
- 水調(diào)歌頭(建康留守陳尚書韋華生日)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人才誰是,不肯隨俗強追陪。與我言兮我愿。莫我知兮誰怨。全仗帝為媒。此意久寥闊,今見者留臺。笏圍腰,書創(chuàng)屋,騎籠街。時賢白盡須發(fā),老子抑名齋。更取堂名淇綠。要把北山萬竹。一日倚云栽。自處只如此,將相任時來。
- 玩丹砂 贈堂下道人舍了家緣更舍身。即非喂虎濟饑鷹?;密|識破自忘形。無恥無羞無染著,逍遙坦蕩氣神清。心中真佛現(xiàn)光明。
- 7狂亂之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