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寘序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而學(xué)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shù)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夫疾,生乎憂者也。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則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為宮,細(xì)者為羽,操弦驟作,忽然變之,急者凄然以促,緩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fēng)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婦之嘆息,雌雄雍雍之相鳴也。其憂深思遠(yuǎn),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悲愁感憤,則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嘆也。喜怒哀樂,動人必深。而純1-1古淡泊,與夫堯舜三代之言語、孔子之文章、《易》之憂患、《詩》之怨刺無以異。其能聽之以耳,應(yīng)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寫其幽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焉。
予友楊君,好學(xué)有文,累以進士舉,不得志。及從蔭調(diào),為尉于劍浦,區(qū)區(qū)在東南數(shù)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醫(yī)藥。風(fēng)俗飲食異宜。以多疾之體,有不平之心,居異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養(yǎng)其疾,于琴亦將有得焉。故予作《琴說》以贈其行,且邀道滋酌酒,進琴以為別。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曾經(jīng)得了憂勞的病癥,退下來閑居,沒有醫(yī)治好。后來在朋友孫道滋那里學(xué)習(xí)彈琴。學(xué)習(xí)了五聲和幾支樂曲,時間一長覺得很快樂,不知道那疾病還在自己身上呢。
彈琴作為一種技藝,是很小的了。等這技藝到了極點,大的是最低的聲音,小的是最高的聲音,按著琴弦迅急彈奏,聲調(diào)便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聲音急促的,顯得很凄慘;聲音和緩的,顯得很舒暢。有時好像山崩石裂,泉水從高山上涌出來,又好像夜晚發(fā)生了大風(fēng)大雨;有時像曠夫、寡婦的嘆息聲,又好像和睦的雌鳥、雄鳥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憂慮稻悠遠(yuǎn)的思緒,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遺音;它的悲慘、愁悶、感慨、憤激,就是孤兒伯奇、忠臣屈原所發(fā)出的嘆息。喜、怒、哀、樂的情緒,一定深深地打動人家的心弦;純厚、古雅、淡泊的音色,卻跟堯舜三代的語言、孔子的文章、《易經(jīng)》所表現(xiàn)的憂患、《詩經(jīng)》所包含的怨恨諷刺,沒有什么區(qū)別。它能夠憑耳朵聽出來,能夠隨手彈出來。如果選取那和諧的音調(diào),排遣憂郁,散發(fā)幽思,那么,往往感動人心,極為深切。
我的朋友楊君,喜歡研究學(xué)問,很會寫文章,屢次參加進士考試,都不得意。等到依靠祖上的官勛,才調(diào)到劍浦去做了縣尉。小小的劍浦在東南面幾千里路以外,在這種情況下,他心里確實有不平的地方。并且從小又多疾病,可是南方缺少名醫(yī)良藥,風(fēng)俗飲食與中原兩樣。以他多病的身體,抱著不平的心思,卻生活在風(fēng)俗不同的地方,哪里能夠長久地沉悶下去呢?然而要平靜他的心思,療養(yǎng)他的疾病,那么彈琴也能夠收到一點好處吧!因此我寫了這篇談琴的文章來給他送行,并且邀請孫道滋參加,喝一杯灑,彈一回琴,當(dāng)做臨別的紀(jì)念。
注釋
楊寘(zhì):作者的朋友。字審賢,少時有文才,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進士。
幽憂:過度的憂傷和勞累。
孫道滋: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詳。
宮聲數(shù)引:古代的音樂分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文中所說的宮聲,泛指各種曲調(diào)。引:曲調(diào)的一種體制。
大者為宮,細(xì)者為羽:宮聲宏大,羽聲微弱。
驟(zhòu)作:屢次彈。驟:屢次。
凄然:悲傷的樣子。
舒然:舒暢的樣子。
怨夫:即曠夫,沒有妻室的男子。
雍(yōng)雍:和諧,和睦。
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相傳舜、周文王、孔子,擔(dān)心國事,憂念百姓,都曾援琴作曲。
伯奇孤子:伯奇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的兒子,生母死后,他侍奉后母十分孝順,可是尹吉甫聽信后妻的話,把他從家里趕走,他覺得受了冤屈,作琴曲《履霜操》自傷,后投河而死。
屈原忠臣:屈原是戰(zhàn)國時楚王的臣子,為國忠心,后遭小人的讒毀,被放逐。他曾作《離騷》來抒發(fā)自己的忠憤,后來楚國的郢都被秦兵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又感到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便投汨羅江而亡。
堯舜三代之言語:指收有堯、舜、禹三代文章的尚書。
孔子之文章:指傳說為孔子修纂的《春秋》。
《易》之憂患:傳說文王被囚羑里時所演繹《周易》,又稱《易經(jīng)》。《易·系辭》:“《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詩》之怨刺:《詩》即《詩經(jīng)》?!稘h書·禮樂志》:“周道始缺,怨刺之詩起”。
道:通“導(dǎo)”,疏通。
堙(yīn):塞。
郁:煩悶。
寫(xiè):通“瀉”,排遣。
蔭調(diào):憑先輩或父兄官爵受封,而又改調(diào)另外的官職。
尉(wèi):縣尉,為縣令之佐。掌軍事、治安。
劍浦(pǔ):縣名,今福建南平縣。
區(qū)區(qū):形容小,文中指劍浦。
進琴:贈琴,一說彈琴。
送楊寘序問答
問:《送楊寘序》的作者是誰?
答:送楊寘序的作者是歐陽修
問:送楊寘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楊寘序是宋代的作品
問:送楊寘序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出自 宋代歐陽修的《送楊寘序》
問: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的下一句是 既而學(xué)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shù)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問:出自歐陽修的名句有哪些?
答:歐陽修名句大全
- 青玉案(新涼)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何處風(fēng)來搖碧戶。卷簾凝望,淡煙疏柳,翡翠穿花去。玉京人去無由駐。恁獨坐、憑闌處。試問綠窗秋到否??扇私褚?,新涼一枕,無計相分付。
- 大晟府?dāng)M撰釋奠十四首[黃環(huán)為宮]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維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純業(yè)隆。神其來格,于昭盛容。
- 春日春盡花隨盡,其如自是花。 ——楊女從來說花意,不過此容華。 ——謝生明月易虧輪,好花難戀春。 ——楊女常將花月恨,并作可憐人。 ——謝生
- 拜昭陵過咸陽墅季子乏二頃,揚雄才一廛。伊予此南畝,數(shù)已逾前賢。頃歲辱明命,銘勛鏤貞堅。遂茲操書致,內(nèi)顧增缺然。乃葺場圃事,迨今三四年。適因昭陵拜,得抵咸陽田。田夫競致辭,鄉(xiāng)耋爭來前。村盤既羅列,雞黍皆珍鮮。古稱祿代耕,人以食為天。自慚廩給厚,諒使井稅先。涂涂溝塍霧,漠漠桑柘煙?;孽铔]古木,精舍臨秋泉。池籠豈所安,樵牧乃所便。終當(dāng)解纓絡(luò),田里諧因緣。
- 贈何神童父母未生時,文章在何許。及乎跳出來,光明照寰宇。傍觀眼難瞞,收錄奏明主。一覽贊希奇,楊晏堪為伍。賜笏與錄袍,以顯其宗祖。人生天地間,休將年紀(jì)數(shù)??v饒生百歲,無聞亦何補。偉哉英特大丈夫,君臣嘉會今合符。行看赤手扶宗社,大千捏聚一蘧廬。
- 雪樹巴山雪樹慘黃云,劍甲參差百萬軍。不用寒光苦凌鑠,若論官況冷於君。
- 送人征蠻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 自詠絕句逆旅門前撥不開,先生醉策蹇驢來。未言乞得囊中藥,一見童顏且壓災(zāi)。
- 寶鼎現(xiàn)樂府多傳之。惜其止敘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隱居士用韻以補其遺。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才半月、東君雨露,無限韶華生寶砌。漸向晚、放燭龍掀舞,周幣紅蕖紺蕊。況對峙、鰲峰赑屃,不隔蓬萊弱水。圣主有樂升平意。引芝華、雙輦凝翠。紛萬俗、歌謠弦管,聲混鶯吟喧鳳吹。更漏永、正冰輪掩映,光接康衢萬里。似移下、一天星斗,妝點都城表里。清警蹕、忽登樓,簇彩仗、錦襦絲履。看柑傳萬顆,恩浹王公近侍。散異卉覆千官醉。競捧瑤觴起。愿歲歲、今宵宴賞,春滿山河百二。
- 宴清都·初春春訊飛瓊管。風(fēng)日薄、度墻啼鳥聲亂。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綺羅香暖。溶溶澗淥冰泮。醉夢里、年華暗換。料黛眉重鎖隋堤,芳心還動梁苑。新來雁闊云音,鸞分檻影,無計重見。啼春細(xì)雨,籠愁澹月,恁時庭院。離腸未語先斷。算猶有、憑高望眼。更那堪、芳草連天,飛梅弄晚。
- 飲罷不妨醉臥,塵勞事、有耳誰聽——— 秦觀滿庭芳(三之二)
- 并轡鞭徐動,連盤酒慢巡——— 白居易洛中春游呈諸親友
- 羨歸丞相閣,空望舊門欄。——— 李嘉祐潤州楊別駕宅送蔣九侍御收兵歸揚州
- 經(jīng)國文章垂睿想,濟民德澤感神扶——— 朱長文元少保生日
- 出郭并湖無十里,我歸蟹舍過魚梁。——— 陸游湖堤暮歸
- 南走蘭亭路,迢迢云外鐘。——— 陸游湖山
- 凝睇窺君君莫誤,幾多心事從君訴——— 莊棫蝶戀花(四首)
- 溪清羞潔白,色艷易飄零——— 顧逢紅梅
- 夜深耿耿欲忘寐,明日更憂風(fēng)雨來——— 趙蕃詠書齋梅
- 擊船三日風(fēng)當(dāng)止,雨欲逗晴云亂飛——— 程公許虛舟相逐至現(xiàn)陽錄示舊日避風(fēng)詩和韻紀(j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