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趙國將要出戰(zhàn)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現(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注釋
方:剛剛。
蚌: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
曝:曬。
支:支持,即相持、對峙
鷸: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箝: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喙:嘴,專指鳥獸的嘴。
雨:這里用作動詞,下雨。
即:就,那就。
謂:對……說。
舍:放棄。
相舍:互相放棄。
并:一起,一齊,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且:將要。
弊:弊?。缓μ?,這里指疲弊的意思。
禽:通“擒”,捕捉。
恐:擔心。
為:替,給。
鷸蚌相爭問答
問:《鷸蚌相爭》的作者是誰?
答:鷸蚌相爭的作者是劉向
問:鷸蚌相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鷸蚌相爭是兩漢的作品
問:鷸蚌相爭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 出自 兩漢劉向的《鷸蚌相爭》
問: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 的下一句是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問:出自劉向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向名句大全
- 望揚州阮籍臨廣武,杜甫登吹臺。高情發(fā)慷慨,前人后人哀。江左遘陽運,銅駝化飛灰。二十四橋月,楚囚今日來。
- 送李秘校南歸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饑馬傍沙塵。久留上國言空當,卻走南州食轉貧。自作詩書能見志,應知時命不關身。江湖勝事從今數(shù),肯但悲歌寂寞濱。
- 除夕軟暖爐星火,新香甑雪糕。老人消一睡,守負為徒勞。
- 次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二首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梨花猶半綻,塘水已迷漫。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闌。酒沫起玉盞,燭淚生銅盤。春衣向來脫,帶眼斗覺寬。試問彼俠少,何處跨金鞍。
- 寄江滔求孟六遺文南望襄陽路,思君情轉親。偏知漢水廣,應與孟家鄰。在日貪為善,昨來聞更貧。相如有遺草,一為問家人。
- 登樓絕句和者甚多又從而用韻擇其可錄者錄之勞生百計不如閑,合把人間比夢間。天與老夫供享用,一樓風月兩屏山。
- 和陶飲酒二十首道喪士失已,出語輒不情。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身如受風竹,掩冉眾葉驚。俯仰各有態(tài),得酒詩自成。
- 滿江紅 廉野云左揆求賦南園 慶云都城善面勢林塘,緊橫睫、觚棱如削。還更比、城南韋杜,去天盈握。便有名園能甲乙,他山**先尊岳。甚一花一石,總都將平泉學。雖鬢發(fā),流光覺。渾未厭,明來數(shù)。有慶云善譜,新聲天樂。正樂關弓鴻鵠至,可知棄屣麒麟閣。只北山逋客負塵纓,滄浪濯。
- 桃源洞洞門流水日潺潺,桃塢依然枕水邊。春色年年花自好,游人誰復遇嬋娟。
- 應符讀韓評論以齪詩教其歲月乃三十二所作今咄咄汝為子,念之心可寒。慕則非所慕,難則非所斂。愚生乃擊俗,達人斯大觀。大明高照耀,滄海足波瀾。不求勝己友,有過執(zhí)挾彈。不絕害心念,誠身奚喜歡。溝澮無源本,易盈還易乾。見善茍不明,譬彼東西湍。仁義根於心,視精而行端。讀書貴知道,事親寧以官。會稽產(chǎn)竹箭,西海出瑯玕。虛名何足尚,所懼實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