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yōu)傒,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環(huán)坐露臺,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閑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fā),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囂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guān)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fù)整妝,湖復(fù)靧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fā)。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西湖七月半的時候,沒有什么可看的,只有看那些來看七月半景致的人。
那些來看七月半景致的人,可以分五類來看。其中一類,坐在有樓飾的游船上,吹簫擊鼓,戴著高冠,穿著漂亮整齊的衣服,燈火明亮,優(yōu)伶、仆從相隨,樂聲與燈光相錯雜,名為看月而事實上并未看見月亮的人,可以看看這一類人。一類,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樓飾,帶著有名的美人和賢淑有才的女子,還帶著美童,嘻笑中夾著打趣的叫喊聲,環(huán)坐在大船前的露臺上,左盼右顧,置身月下但其實并沒有看月的人,可以看看這一類人。一類,也坐著船,也有音樂和歌聲,跟著名歌妓、清閑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聲歌唱,簫笛、琴瑟之樂輕柔細緩,蕭管伴和著歌聲齊發(fā),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別人看他們看月,這樣的人,可以看看這一類人。又一類,不坐船不乘車,不穿長衫也不帶頭巾,喝足了酒吃飽了飯,叫上三五個人,成群結(jié)隊地擠入人叢,在昭慶寺、斷橋一帶高聲亂嚷喧鬧,假裝發(fā)酒瘋,唱不成腔調(diào)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實際上什么也沒有看見的人,可以看看這一類人。還有一類,乘著小船,船上掛著細而薄的幃幔,茶幾潔凈,茶爐溫熱,茶鐺很快地把水燒開,白色瓷碗輕輕地傳遞,約了好友美女,請月亮和他們同坐,有的隱藏在樹蔭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鬧,盡管在看月,而人們看不到他們看月的樣子,他們自己也不刻意看月,這樣的人,可以看看。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點左右出門,下午六點左右回來,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這天晚上愛虛名,一群群人爭相出城,多賞把守城門的士卒一些小費,轎夫高舉火把,在岸上列隊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劃到斷橋,趕去參加盛會。因此二鼓以前人聲和鼓樂聲恰似水波涌騰、大地震蕩,又猶如夢魘和囈語,周圍的人們既聽不到別人的說話聲,像聾子一樣,又無法讓別人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像啞巴一樣;大船小船一齊靠岸,什么都看不見,只看見船篙相撞,船與船相碰,肩膀與肩膀摩擦,臉與臉相對而已。一會兒興致盡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開道而去。轎夫招呼船上的人,以關(guān)城門來恐嚇游人,使他們早歸,燈籠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擁著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門,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這時,我們才把船靠近湖岸。斷橋邊的石磴也才涼下來,在上面擺設(shè)酒席,招呼客人開懷暢飲。此時月亮像剛剛磨過的銅鏡,光潔明亮,山巒重新整理了容妝,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來慢慢喝酒、曼聲歌唱的人出來了,隱藏樹蔭下的人也出來了,我們這批人去和他們打招呼,拉來同席而坐。風雅的朋友來了,出名的歌妓也來了,杯筷安置,歌樂齊發(fā)。直到月色灰白清涼,東方即將破曉,客人剛剛散去。我們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間,暢快地安睡,花香飄繞于身邊,清夢非常舒適。
注釋
西湖:即今杭州西湖。
七月半:農(nóng)歷七月十五,又稱中元節(jié)。
“止可看”句:謂只可看那些來看七月半景致的人。止,同“只”。
以五類看之:把看七月半的人分作五類來看。
樓船:指考究的有樓的大船。
簫鼓:指吹打音樂。
峨冠:頭戴高冠,指士大夫。
盛筵:擺著豐盛的酒筵。
優(yōu)傒(xī):優(yōu)伶和仆役。
看之:謂要看這一類人。下四類敘述末尾的“看之”同。
娃:美女。
閨秀:有才德的女子。
童孌(luán):容貌美好的家僮。
露臺:船上露天的平臺。
盼望:都是看的意思。
淺斟:慢慢地喝酒。
低唱:輕聲地吟哦。
弱管輕絲:謂輕柔的管弦音樂。
竹肉:指管樂和歌喉。
“不舟”二句:不坐船,不乘車;不穿長衫,不戴頭巾,指放蕩隨便。“幘(zé)”,頭巾。
呼群三五:呼喚朋友,三五成群。
躋(jī):通“擠”。
昭慶:寺名。
斷橋:西湖白堤的橋名。
囂:呼叫。
無腔曲:沒有腔調(diào)的歌曲,形容唱得亂七八糟。
幌(huàng):窗幔。
鐺(chēng):溫茶、酒的器具。
旋(xuàn):隨時,隨即。
素瓷靜遞:雅潔的瓷杯無聲地傳遞。
匿影:藏身。
作意:故意,作出某種姿態(tài)。
杭人:杭州人。
巳:巳時,約為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酉:酉時,約為下午五時至七時。
是夕好名:七月十五這天夜晚,人們喜歡這個名目。“名”,指“中元節(jié)”的名目,等于說“名堂”。
犒(kào):用酒食或財物慰勞。
門軍:守城門的軍士。
擎(qíng):舉。
燎(liào):火把。
列俟(sì):排著隊等候。
速:催促。
舟子:船夫。
放:開船。
二鼓:二更,約為夜里十一點左右。
鼓吹:指鼓、鉦、簫、笳等打擊樂器、管弦樂器奏出的樂曲。
如沸如撼:像水沸騰,像物體震撼,形容喧嚷。
魘(yǎn):夢中驚叫。
囈:說夢話。這句指在喧嚷中種種怪聲。
如聾如啞:指喧鬧中震耳欲聾,自己說話別人聽不見。
篙:用竹竿或杉木做成的撐船的工具。
摩:碰,觸。
皂隸:衙門的差役。
喝道:官員出行,衙役在前邊吆喝開道。
怖以關(guān)門:用關(guān)城門恐嚇。
列星:分布在天空的星星。
艤(yǐ):通“移”,移動船使船停靠岸邊。
石磴(dèng):石頭臺階。
席其上:在石磴上擺設(shè)酒筵。
縱飲:盡情喝。
鏡新磨:剛磨制成的鏡子。古代以銅為鏡,磨制而成。
靧(huì)面:一作“颒面”,洗臉。
向:方才,先前。
往通聲氣:過去打招呼。
韻友:風雅的朋友,詩友。
箸(zhù):筷子。安:放好。
縱舟:放開船。
拍:撲。
愜(qiè):快意。
西湖七月半問答
問:《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誰?
答: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張岱
問:西湖七月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西湖七月半是明代的作品
問: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出自 明代張岱的《西湖七月半》
問: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的下一句是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
問:出自張岱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岱名句大全
- 觀丙辰省試宣鎖作撒幙焚香冰鑒開,觀君切莫負多才。黜邊取迪渾閒事,只恐紛紛擲甓來。
- 及第謝恩圣朝更化廣蒐賢,丹陛遙瞻穆穆天。歷數(shù)成年垂統(tǒng)正,精微一理得心傳。輸忠敢罄劉蕡膽,擢第應(yīng)同李郃肩。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頌周篇。
- 卜算子梅嶺數(shù)枝春,疏影斜臨水。不借芳華只自香,嬌面長如洗。還把最繁枝,過與偏憐底。拭傍鸞臺仔細看,何似丹青里。
-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七十三回生一陽,子年未半升我堂。筠溪牧潛即汝是,一系驢橛須耐霜。
- 立秋后十日風雨凄冷獨居有感急雨鳴瓦溝,尖風入窗罅。紗籠耿青燈,寂寂新秋夜。誰言簿領(lǐng)中,乃復(fù)有此暇。稍翻書冊讀,已念灰火跨。那知是羈客,恍若在家舍。睡晚且熟眠,洗沐官有假。
- 留題悠然閣高閣潭空影,開窗徹虛明。依依楊柳陰,微涼入床清。原田遠風交,平林素煙橫。喜喜車馬來,而聽禽鳥聲。境物隨所適,于心淡無營。悠然會真趣,得酒輒自傾。客至竟忘言,坐對南山青。
- 送潘景仁之官嶺外兼寄桂林從叔夜銜舟尾晝聯(lián)檣,齊發(fā)都門到楚鄉(xiāng)。我欲塵埃投袞袞,君方湖海去茫茫。傷心客路逢寒食,回首家園但夕陽。想見步兵應(yīng)訪問,仲容無復(fù)竹林狂。
- 始產(chǎn)公新作雙樗庵命光為詩間氣生王佐,多才秉國鈞。棟隆憑楊梓,節(jié)勁仰松筠。底績承平業(yè),遺榮壽考身。結(jié)廬依散木,退讓樂天真。
-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經(jīng)年不見玉溪翁,百里江山萬里同。無計相從話心曲,時揮一紙寄西風。
- 念奴嬌(次韻施德初席上)麗譙春晚,望東南千里,湖山佳色。畫戟門前清似水,時節(jié)初過燈夕。封井年登,京華日近,每報平安驛。滿城花柳,正須千騎尋覓。憶我年少追游,叨兔園客右,多慚英識。今日懷人無限意,老淚尊前重滴。賦詠空傳,雄豪誰在,鬢點吳霜白。招呼一醉,幸公時慰愁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