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
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鴛鴦浦口,綠柳絲條低垂飄逸,我想起桃葉,她曾呼喚小舟擺渡。楊柳又將含愁的柳眼送與春風,我正待揚帆上路。倚著木蘭船槳,又泊舟稍作停駐。
金陵的道路,處處有鶯歌燕舞。我想那無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長滿汀洲,歸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黃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處是歸宿?
注釋
杏花天影:此詞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兩個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異,系依舊調(diào)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
沔口:漢沔本一水,漢入江處謂之沔口,即今湖北漢口。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別稱。
風日:風光。
清淑:清美,秀美。
掛席:掛帆。
容與:隨水波起伏動蕩的樣子。
綠絲:柳絲。
鴛鴦浦:鴛鴦棲息的水濱。比喻美色薈萃之所。
桃葉:晉王獻之愛妾名。借指愛妾或所愛戀的女子。
蘭橈(ráo):小舟的美稱。
少駐:短暫停留。
鶯吟燕舞:鶯啼如歌,燕飛若舞。形容春光明媚,萬物歡悅。
“潮水”句:引李益詩:“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边@里指相思之苦。
?。╰īng):水邊平地,小洲。
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問答
問:《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的作者是誰?
答: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的作者是姜夔
問: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是宋代的作品
問: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丙午之冬,發(fā)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丙午之冬,發(fā)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出自 宋代姜夔的《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
問:丙午之冬,發(fā)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丙午之冬,發(fā)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的下一句是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
問:出自姜夔的名句有哪些?
答:姜夔名句大全
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賞析
起首三句寫當?shù)貙嵱兄?,詠當?shù)卦兄?。然所云“綠絲”,卻非眼中之柳 ,而是心中之柳。因為江南雖屬春早,但正月初頭決不能柳垂綠絲,惟青青柳眼,或已依約可見。故首句因青青柳眼而想到垂垂綠絲,而念及巷陌多種柳的合肥。引起懷人之思此因柳起興,而非摹寫實景,但也不是憑空落筆;金陵自古多柳 ,南朝樂府《楊叛兒》云:“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 ,是其明證。“鴛鴦浦”,江邊船泊之地。以鴛鴦名浦,不僅使詞藻華美,亦借以興起懷人之思?!跋胩胰~ 、當時喚渡”,明點所思之人。桃葉是東晉王獻之的妾。獻之曾作歌送桃葉渡江云 :“桃葉復(fù)桃葉 ,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贝私柚负戏是閭H。古桃葉渡在金陵秦淮河畔,也是本地風光。見渡口青青楊柳,想前朝桃葉典故,再“北望淮楚”,益動懷人之思,這是非常符合生活邏輯的?!坝謱⒊钛叟c春風”一句 ,又回到柳眼,與起句“綠絲”相呼應(yīng)。這一句有兩重含意:愁人所見的柳眼,自然也成為“愁眼”;春風乍到 ,柳眼欲綻還閉,恍似含愁。王國維曰 :“以我觀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這是一種移情作用 。詞人此處所云之愁,蓋寓柳可再見而人難重覓景物猶在,情事已非之恨也 ,故著一“愁”字 ,可見含蓄得妙?!按ィ灰刑m橈,更少駐”,先是一縱,繼而一收,波折頓生,感情極其婉曲。白石此番到金陵本是路過,所謂“解鞍少駐初程”(《揚州慢》);但此行一路所經(jīng),以金陵距合肥為最近,一經(jīng)解纜,即將愈駛愈遠,故而情勢上是“待去”,而行動上則是“少駐”。其心之癡,其意之苦,其情之深,其思之切,雖未明言,已然“盡在不言中”了。這幾句刻畫極其之細,心理極其微妙。
過片“金陵路”句又一提頓。自然界的“鶯吟燕舞 ”,于此尚非其時,所指的當然是秦淮佳麗的妙舞清歌。詞人北望淮楚,心系伊人 ,在想象中,“金陵路”遂幻化為合肥楊柳依依的巷陌,眼前的“鶯吟燕舞”也幻化為他魂牽夢縈的往日情人(白石于前一日所作《踏莎行》有燕燕輕盈 ,鶯鶯嬌軟”,似與此有關(guān) )。然回首處已是前緣不再,舊俗難逢了 ?!八愠彼?、知人最苦”,著力一跌,與上句若不相承,一金陵一波上 ,空間不同;一歡樂,一悲苦,悲歡異趣,這是白石詞中的一種暗線結(jié)構(gòu) 。“最苦”二字,用語最明白,最平淡,寫其此際心情亦最深刻 。“此恨誰知”?有“潮水”知。蓋此時詞人“小舟掛席,容與波上”,唯與潮水為最近。此“潮”,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潮打空城寂寞回”之潮。它閱歷千百年業(yè)事滄桑,無所不察,無所不知。詞人認為唯潮水能知其“最苦”處,亦兼以潮聲嗚咽,好象與自己交流心聲。一“算”字亦非虛下,其意即“算唯有”,包含了除此以外別無知我心者之意。但“潮水”是詞人給予人格化了的自然物,然則當前真無知我心之人矣!托喻微妙 ,感慨亦深 ?!皾M汀”一句推想將來。
此行千里依人,而今小泊金陵,行將東邊,去心心相系之合肥亦將日遠,歸計難成,故曰“不成歸”。“汀”指江中小洲,寫舟中所見;“芳草不成歸”,用《楚辭·招隱士》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語意。含思凄惻,離散之愁,漂泊之感,一時畢觀。結(jié)尾三句,襯足“苦”字?!叭漳骸倍?,依律為短句葉韻,連上讀;然依文意當屬下。天已向晚,暮色四,然心中惘然,今宵移舟何處?此化用崔顥“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而又有所不同?!跋蛏跆帯?,此問非問 ,乃表現(xiàn)心中惘然若有所失的神態(tài)。蓋雖小駐,為時亦已無多,勢成欲不去而不能,欲去又不忍,徘徊回顧,有不知身寄何處之概。無限痛楚,均注于詞意轉(zhuǎn)折之中,神情刻畫之內(nèi)。
張炎稱姜白石等數(shù)家之詞“格調(diào)不侔,句法挺異,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刪削靡曼之詞”(《詞源》卷下)。這首詞懷念合肥情侶,以健筆寫柔情,托意隱微,情深調(diào)苦,而又格高語健,空靈清遠,讀后但覺清空騷雅,無一點塵俗氣。此詞為小令,然布局與慢詞相似,在有限的五十八個字中,筆意縱橫,繁音促節(jié),回環(huán)往復(fù),曲折多變,令人一唱三嘆。
- 點絳唇(別帥憲)天末相逢,醉中不訝車茵污。一聲鳴櫓。驚散眠沙鷺。我是行人,卻送行人去。聽金縷。莫辭甘醑。別淚飛寒雨。
- 雪后便欲與同僚尋春一病彌月雜花都盡獨牡丹殘花怨久病,剩雨泣余妍。不見雙旌出,空令九陌遷。(開園時市井皆入。)知君苦寂寞,妙語嚼芳鮮。淺紫從爭發(fā),深紅任蚤蔫。天葩尚青萼,國色待華顛。載酒邀詩將,癯儒不是仙。
- 念奴嬌(廣漢士民送別用韓推官韻為謝)萬人遮道,撥不斷、爭挽房湖逐客。臣罪既盈應(yīng)九死,全荷君王矜惻。況是當年,曾將愚技,十字街頭立。恩波浩蕩,孤忠未報涓滴。世事應(yīng)若穿楊,一弦不到,前發(fā)皆虛的。自判此生元有分,不管筮違龜食。靴帽叢中,漁樵席上,無入非吾得。倚湖一笑,夜深群動皆息。
- 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山居苦無事,攜稚出門行。酒賤逢人醉,農(nóng)閑到處耕。巷牛聽晚笛,池鶩唼枯萍。東望生秋興,樓臺壓繚城。
- 永晝永晝絕將迎,禪房似水清??稍糸L物,頗以厭虛名。日正樓無影,風回樹有聲。吟章久不弄,今日偶然成。
- 賦得夜雨滴空階送魏秀才委檐方滴滴,沾紅復(fù)灑綠。醉聽乍朦朧,愁聞多斷續(xù)。始兼泉向細,稍雜更聲促。百慮自縈心,況有人如玉。
- 出郊訪沈洞主一首抖擻塵埃暫出郊,一藤行訪羽人巢。風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紅著樹梢。萬里家山懷五老,各年活計卻三茅。明朝便好乘風去,不學(xué)浮屠更打包。
- 道夫惠詩為和五首山云談次改,溪水坐來生。白鳥饑逾靜,蒼蠅飽不聲。令君真子產(chǎn),墨客陋彌明。回首人間世,塵埃望赤城。
- 菩薩蠻還彤鉛汞將何作。砂須剝面鉛沉腳。砂精與鉛精。露形不露形。爭得相違背。須用三才理。汞采日中精。鉛須鉛里金。
- 蝶暖翅玉羅薄,香須金錢微。青春二三月,白日一雙飛。露重休深入,風高且暫歸。南園芳樹下,燕雀最多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