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宮方丈后亭問答
問:《上清宮方丈后亭》的作者是誰?
答:上清宮方丈后亭的作者是白玉蟾
問:上清宮方丈后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上清宮方丈后亭是宋代的作品
問:上清宮方丈后亭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三四聲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風(fēng)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三四聲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風(fēng) 出自 宋代白玉蟾的《上清宮方丈后亭》
問:三四聲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風(fēng)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三四聲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風(fēng) 的下一句是 夜靜無人知此味,還他方丈拙庵翁。
問:出自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玉蟾名句大全
- 聞墮薪有省作偈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 柴步灘江闊水不聚,分為三五灘。遂令客子舟,上灘一一難。小沙已成洲,大洲已成山。山有樹百尺,樹圍屋數(shù)間。水底復(fù)生洲,沙濕猶未乾。從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寬。憶從嚴(yán)陵歸,水落不能湍。拖以數(shù)童仆,折卻十竹竿。今茲過吾舟,念昔猶膽寒。
- 次槐卿舅詠梅二絕朔風(fēng)寒日澹孤芳,冰雪相看有暗香。但得橫枝臨卻月,不須斗酒博西涼。
- 贈邕管察推陳仲輔闌干一幅鵝溪絹,中有五箴排小篆。古字今文認(rèn)未了,火劑針铓俱瞑眩。平生卷軸有膏盲,首尾年來逾錯亂。剩儲藥物走醫(yī)門,掉頭嘔冷不下咽。一落泥頭千丈強,謝君欲拯非手援。銀鉤小變科斗文,掛我床頭星斗爛。退之處士陽冰手,驅(qū)逐羽氣車輪轉(zhuǎn)。光芒照耀肝膽醒,兩眼頻看淚如霰。門前惡草鋤又生,我病七年行復(fù)玩。會須著意課兒童,日日床頭誦千遍。
- 挽王簡卿侍郎三首末著尤奇特,杯行忽坐亡。無香分侍女,有硯遺諸郎。長樂旌旗改,平泉竹石荒。公今呼不應(yīng),浮議果何傷。
- 讀王摩詰詩愛其散發(fā)晚未簪道書行尚把之句因稚川師鄭君,才及一卷書。書大僅如箸,度世蓋有余。想其所論說,妙極軒昊初。內(nèi)篇今雖存,亦復(fù)飽蠹魚。我欲探其原,蹇步空趑趄。安得插兩翅,從公游太虛?
- 溪庵十首村深保社雜樵漁,歲晚溪翁此卜居。門下諸生皆去矣,塚旁二客定誰歟。即今不惜頻投轄,他日毋煩更下車。卻笑蘭亭輕感慨,王侯歸處即丘墟。
- 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誰家。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怎得銀箋,殷勤與說年華。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更消他,幾度東風(fēng),幾度飛花。
- 病中三偈擾擾隨流無定期,波停浪息始應(yīng)知。一塵不偶同歸處,四海無親獨步時??嘞啻蛲ň闳朊?,病緣才入更何疑。霜清木落千山露,笑殺東風(fēng)葉滿枝。
- 贈陳少微原思非病貧何患,回也雖貧樂有加。歲晚與誰同此味,梅花深處是君家。
-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白居易對琴待月
- 老全殆不沒,千古名知津——— 李處權(quán)聽照曠塵外琴
- 青藜不解支腳力,機杼微聞隔林織——— 鄭清之再和
- 閱說中元生上相,萊公勛業(yè)無以尚——— 唐士恥代人上謝丞相生朝
- 將從三峽泛扁舟,先向仙游寺里游——— 魏野留題仙游寺
- 問海棠花,誰留戀、未教飄墜——— 吳潛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
- 宗德含洪,方祗可似——— 佚名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 使臣方擁傳,王事遠(yuǎn)辭家——— 張眾甫送李司直使吳(得家花斜沙字,依次用)
- 只因云夢曾游耳,便把江山盡得之——— 項安世監(jiān)利話知縣見示詩卷
- 明有重離繼,高居太極先——— 王炎太上皇帝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