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
水仙亦恐公歸去,故遣雙蓮一夜開。
詔書行捧縷金箋,樂府應(yīng)歌相府蓮。
莫忘今年花發(fā)處,西湖西畔北山前。
注釋
【原題】: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持獻沈既見和又別作一首因用其韻
蘇軾詩集 卷三
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問答
問:《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的作者是誰?
答: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的作者是蘇軾
問: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是宋代的作品
問:湖上棠陰手自栽,問公更得幾回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湖上棠陰手自栽,問公更得幾回來 出自 宋代蘇軾的《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
問:湖上棠陰手自栽,問公更得幾回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湖上棠陰手自栽,問公更得幾回來 的下一句是 水仙亦恐公歸去,故遣雙蓮一夜開。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韻)兩歲撫邦人,曾無恩意。別后何人更相記。題輿玉樹,愧與蒹葭相倚。殷勤猶念我,同吟醉。畫舸相追,孤城已閉。不道扁舟□云外。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風(fēng)細。憶君清興滿,無由寄。
- 雪霽星榆葉葉晝離披,云粉千重凝不飛。昆玉樓臺珠樹密,夜來誰向月中歸。
- 定風(fēng)波·席上送范廓之標簽:離別聽我尊前醉后歌,人生無奈別離何。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無奈 一作:亡奈)寄語石頭城下水:居士,而今渾不怕風(fēng)波。借使未如鷗鳥伴;經(jīng)慣,也應(yīng)學(xué)得老漁蓑。
-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潛泉別業(yè)茫茫野水接秋天,載去蘋花月一船。世上豈無閑宇宙,吳中別有好林泉。田豐綠薺桃晨雨,爨老紅蘿閉夕煙。早晚亦歸王戴邑,溪房相對鷺鷥眠。
- 喜雪呈鮮于子駿三首繭紙鋪庭幾誤書,楊花糝逕未春余。積隨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風(fēng)作密疏。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飛鳥變舂鉏。共驚天巧無能學(xué),造物無心本亦如。
- 奉和隨王殿下詩 二星回夜未央。洞房凝遠情。云蔭滿池樹。中月懸高城。喬木含風(fēng)霧。行雁飛且鳴。平臺盛文雅。西園富羣英。芳慶良永矣。君王嗣德聲。眷此伊洛詠。載懷汾水情。顧已非麗則。恭惠奉仁明。觀淄詠已失。憮然愧簪纓。
- 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 遣興弦貞五條音,松直百尺心。貞弦含古風(fēng),直松凌高岑。浮聲與狂葩,胡為欲相侵。
- 正月二十日,從吳天石處讀緯云弟京邸春詞,杜陵諸弟飄零甚,幾陣離鴻。捩影長空,燕市(謂三弟緯云)梁園(謂四弟子萬)類轉(zhuǎn)篷。后湖一雁尤酸楚,竟逐晨風(fēng)。一去無蹤,雨打夭桃墜冷紅(悼半雪弟)。
- 山居雜詩九十首晚家臺山下,云水同一鄉(xiāng)。人事講鄰曲,雞黍期相當(dāng)。秋風(fēng)起木杪,涼氣吹衣裳。東家喜見招,社甕開新嘗。
- 樂奏薰風(fēng)起,杯酣瑞影收。——— 王涯九月九日勤政樓下觀百僚獻壽
- 終年惟一褐,捫虱又春深。——— 陸游春興
- 一朝結(jié)發(fā)從君子,將妾迢迢東魯陲——— 高適秋胡行(一作魯秋胡)
-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 客舍停疲馬,僧墻畫故人。——— 溫庭筠宿灃曲僧
- 許郎來自大江西,手探玄圭出箱篋——— 曾幾許公華遺潘衡墨云其女所造也
- 疏簾半卷微燈外,露華上、煙裊涼風(fēng)——— 秦觀一叢花
- 砌竹拂袍爭草色,庭花飄艷妒蘭香。——— 李山甫贈徐三十
- 巷南與巷北,相去路無多——— 趙師秀和陳水云湖莊韻
- 未見東西雙白塔,先經(jīng)南北兩錢清。——— 陸游舟行錢清柯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