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金陵繁華多少事,都不過是歷史中的一筆,我獨自登上了江城的高處,只見滿目蕭然,凄清寒涼。
一只飛鳥飛過,身后一縷細煙飄散在江邊。幾片帆船在風雨中向下游飄去,可是游子的歸舟?
晚風吹來,紅葉蕭蕭作響。寒云慘淡,沉沉的壓著舊樓。
故國亡去,失去故園的凄涼有誰知道?人心怎么還能像以往一樣,自在瀟灑呢?
金陵懷古問答
問:《金陵懷古》的作者是誰?
答:金陵懷古的作者是王珪
問:金陵懷古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金陵懷古是唐代的作品
問:金陵懷古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出自 唐代王珪的《金陵懷古》
問: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的下一句是 一鳥帶煙來別渚,數(shù)帆和雨下歸舟。
問:出自王珪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珪名句大全
金陵懷古賞析
注:王珪時任北宋左相,寫作此詩北宋在與西夏的兩次戰(zhàn)爭中均遭失敗。
首句破題,兼點時、地。為排解鄉(xiāng)思而懷古,但往事如煙,相隔久遠,難以追尋。獨自踟躕江邊古城,撲入眼簾的只有蕭索的秋景。“悠悠”、“獨上”、“滿目秋”,開篇即為全詩籠罩了一層孤寂、蕭索的氣氛,并與尾聯(lián)的“故國凄涼’‘誰與問”形成呼應。
中間二聯(lián),即承接“獨上江城滿目秋”,著力描寫詩人眼中的秋光。晚煙凄迷中,一只水鳥孤零零地落在僻靜無人的沙洲上。秋雨淅淅瀝瀝,江面上稀落地飄零著幾片帆影,駛向歸途。蕭瑟的晚風,把山麓層林的紅葉吹得七零八落。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陰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壓垮。一句一景,猶如四幅畫屏,物象雖不同,卻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蕭瑟,創(chuàng)造了一個寥落清冷的意境。
中間二聯(lián),融情于景,鍛字煉句,顯出作者藝術(shù)匠心。用“蕭蕭”“慘慘”修飾“暮吹”與“寒云”,摹聲繪色,寫出了晚風凄景,寒云慘淡,也寫出了作者的心緒; “驚”運用擬人手法,既寫出了秋風中“紅葉”飄零的情狀,也寫出了詩人心頭之“驚”;“壓”既形象地寫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現(xiàn)出詩人心情之沉重。
尾聯(lián)歸結(jié)全詩,為金陵秋景圖點睛。這歷史上虎踞龍盤、人杰地靈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涼,無人過問;登臨此地,誰也沒有往日那種激揚分發(fā)、躊躇滿志的風情氣韻?!肮蕠鄾觥睉敖菨M目秋”,“誰與問”應“獨上”。“人心無復更風流”,由以上種種風物,水到渠成地誘發(fā)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體現(xiàn)了詩人深深的憂思。
北宋立國不久,逐漸形成積弱集貧的局面。時任左相的作者,對國勢日益衰微,感觸必深?!肮蕠鄾觥蔽幢刂皇堑豕胖?,很可能是感慨國勢的時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這首詩格調(diào)的寥落沉郁,與昂奮進取的盛唐氣象迥然有別。宋朝立國不久,逐漸形成積貧積弱的痼疾,旨在緩和危機的王安石變法,雖部分地達到了“富國”的目的,但“強兵”的效果甚微。元豐四年、五年(1081---1082)同西夏進行兩次戰(zhàn)爭,都慘遭失敗。第二次的“永樂之敗”,喪師二十萬,神宗“臨朝痛悼,為之不食”(《宋史紀事本末》卷四十)。當時王珪在朝身任左相,對國勢日益凌夷,感觸必深。《金陵懷古》的“故國凄涼”之嘆,未必只是一般的發(fā)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國勢的時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 荼蘼雨后荼醾將結(jié)局,風前芍藥正催妝。道人不管春深淺,贏得山中歲月長。
- 菩薩蠻西風又轉(zhuǎn)蘆花雪。故人猶隔關(guān)山月。金雁一聲悲。玉腮雙淚垂。繡衾寒不暖。愁遠天無岸。夜夜卜燈花。幾時郎到家。
- 燕歸梁(高平調(diào))去歲中秋玩桂輪。河漢凈無云,今年江上共瑤尊。都不是、去年人。水精宮殿,琉璃臺閣,紅翠兩行分。點唇機動秀眉顰。清影外、見微塵。
- 醉蓬來(同前)記青蛇感異,后日扶顛,太平人瑞。壯歲彈冠,有經(jīng)邦高志。晚上文墀,載嚴霜簡,便云能交際。紫極旋樞,金蟬映袞,乾坤開霽。底事當時,飲江胡馬,一望云旗,倒戈投贄。此片丹心,幾風聲鶴唳。煙息塵收,水明山麗,只五湖相記。今夜華燈,火城信息,千年榮貴。
- 小步晚興板橋孤渡險,草屋四檐穿。遠客感新月,短髭傷壯年。水籬微雪冱,天宇列星懸。無地尋朋好,歸情托七弦。
- 和錢處和大資四首五峰懶瓚笑顏開,正欲乘閑特特來。十里松風一鞭穩(wěn),虎溪捉手亦奇哉。
- 贈薛校書標簽:離別我有吳趨曲,無人知此音。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未夸觀濤作,空郁釣鰲心。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 舟中作野老元無事,乘閑偶一來。微風市樓笛,落日寺街槐。梨大圍三寸,鱸肥疊四腮。鄰船不識面,呼與共銜杯。
- 碧鮮亭春題竹竹少竹更重,碧鮮疆更名。有欄常憑立,無徑獨穿行。夕月陰何亂,春風葉盡輕。已聞圖畫客,兼寫薛先生。
- 定惠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啼鴂催天明,喧喧相詆譙。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飲風蟬至潔,長吟不改調(diào)。食土蚓無腸,亦自終夕叫。鳶貪聲最鄙,鵲喜意可料。皆緣不平鳴,慟哭等嬉笑。阮生已粗率,孫子亦未妙。道人開此軒,清坐默自照。沖風振河海,不能號無竅。累盡吾何言,風來竹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