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384-101
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問答
問:《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的作者是誰?
答: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的作者是張籍
問: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是唐代的作品
問: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郡內(nèi)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郡內(nèi)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出自 唐代張籍的《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問:郡內(nèi)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郡內(nèi)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的下一句是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問:出自張籍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籍名句大全
- 見梅平生空四海,紅紫委如塵。梅處生新敬,寧非具限人。
- 南歌子人有紉蘭佩,云無出岫心。扁舟來入碧濤深。坐見楚咻、兒女變齊音。但醉雙瓶玉,從渠六印金。此時何處可幽尋。風(fēng)定津頭、白日照平林。
- 靈照女贊幾對丹霞斗活機,惡心腸有老爺知。笊籬妥得春風(fēng)滿,不直分文賣與誰。
- 干旄標(biāo)簽:詩經(jīng)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 昭君怨長謝椒房草,終為薄命身。那教蘭蕙質(zhì),翻與雪霜親。臉膩勻脂淺,妝殘促恨顰。故知關(guān)北夜,無分漢南春。紅淚殘胡月,輕衣半洛塵。琵琶凄切語,愁殺路傍人。
- 人日雪病臥江村不厭深,貂裘無奈曉寒侵。非賢那畏蛇年至?多難卻愁人日陰。嫋嫋孤云生翠壁,霏霏急雪灑青林。一盂飯罷無余事,坐看生臺下凍禽。
- 初夏新晴曲徑泥新晚照明,小軒才受一床橫。翩翩乳燕穿簾影,蔌蔌新篁解籜聲。藥物屏除知病減,夢魂安穩(wěn)覺心平。深居不恨無來客,時有山禽自贊名。
- 直州次韻丁教授送行二首送行第一要君詩,一路看詩慰所思??衫艨扇迦钥蓪?,吾兄吾友亦吾師。暫移馬舫仿亭榭,小簇螺盤話別離。指點方壺門外柳,歸來須及欲黃時。
- 日喻標(biāo)簽:哲理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骸叭罩疇钊玢~盤?!笨蹣劧闷渎?,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睊袪T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乐y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dǎo),亦無以過于槃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龠,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粍t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焙沃^致?孫武曰:“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弊酉脑唬骸鞍俟ぞ铀?,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蹦蠖灾粒挂詾橹乱矚e?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浮沒矣,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xué)而務(wù)求道,皆北方之學(xué)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xué)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經(jīng)術(shù)取士,士求道而不務(wù)學(xué)。渤海吳君彥律,有志于學(xué)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 望江南/憶江南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薊上酒樓喧鼓吹,帝城車馬走駢闐。羈館獨凄然。燕塞月,缺了又還圓。萬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淚看嬋娟。何日是歸年。
- 9z型木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