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渡 一作:度。橋 一作:嬌)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船在吳江上飄搖,岸上酒樓酒旗飄搖,我那滿懷羈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來消除了。船只經(jīng)過令文人騷客遐想不盡的勝景秋娘渡與泰娘橋,江風迅疾,落雨瀟瀟,實在令人煩惱。
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調(diào)弄鑲有銀字的笙,點燃熏爐里心字型的盤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趕不上,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去夏又到。
注釋
吳江:今隸屬于江蘇省蘇州市,位于江蘇省東南部。
澆:浸灌,消除。
簾招:指酒旗。
秋娘渡:指吳江渡。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稱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稱杜仲陽,為唐德宗時鎮(zhèn)海軍節(jié)度史李侍女。
渡:一本作“度”。
橋:一本作“嬌”。
蕭蕭:象聲,雨聲。
銀字笙:管樂器的一種。調(diào)笙,調(diào)弄有銀字的笙。
心字香:點熏爐里心字型的香。
一剪梅·舟過吳江問答
問:《一剪梅·舟過吳江》的作者是誰?
答:一剪梅·舟過吳江的作者是蔣捷
問:一剪梅·舟過吳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一剪梅·舟過吳江是宋代的作品
問:一片春愁待酒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片春愁待酒澆 出自 宋代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
問:一片春愁待酒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片春愁待酒澆 的下一句是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問:出自蔣捷的名句有哪些?
答:蔣捷名句大全
一剪梅·舟過吳江賞析
吳江指濱臨太湖東岸的吳江縣。這首詞主要寫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懶思歸之心情。
起筆點題,指出時序,點出“春愁”的主旨?!耙黄撼畲茲病?,“一片”言愁悶連綿不斷?!按茲病保羌庇沤獬罹w,表現(xiàn)了他愁緒之濃。詞人的愁緒因何而發(fā),這片春愁緣何而生。接著便點出這個命題。
隨之以白描手法描繪了“舟過吳江”的情景:“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這“江”即吳江。一個“搖”字,頗具動態(tài)感,帶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動蕩飄泊之感?!罢小?,意為招徠顧客透露了他的視線為酒樓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澆愁的心理。這里他的船已經(jīng)駛過了秋娘渡和泰娘橋,以突出一個“過”字?!扒锬铩薄疤┠铩笔翘拼枧?。作者單用之。心緒中難免有一種思歸和團聚的急切之情。飄泊思歸,偏逢上連陰天氣。作者用“飄飄”“蕭蕭”描繪了風吹雨急?!坝帧弊趾馍羁蹋砻魉麑︼L雨阻歸的惱意。這里用當?shù)氐奶厣包c和凄清、傷悲氣氛對愁緒進行了渲染。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首句點出“歸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飄泊的厭倦和歸家的迫切。想象歸家后的溫暖生活,思歸的心情更加急切?!昂稳諝w家”四字,一直管著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調(diào)笙和燒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調(diào)笙,調(diào)弄有銀字的笙,燒香,點熏爐里心字形的香。這里是白描,詞人想像歸家之后的情景:結(jié)束旅途的勞頓,換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溫馨,嬌妻調(diào)弄起鑲有銀字的笙,點燃熏爐里心字形的香。白描是為了渲染歸情,用美好和諧的家庭生活來突出思歸的心緒。作者詞中極想歸家之后佳人陪伴之樂,思歸之情段段如此?!般y字”和“心字”給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諧的意味。
下片最后三句非常精妙?!傲鞴馊菀装讶藪仭保笗r光流逝之快?!凹t了櫻桃,綠了芭蕉”化抽象的時光為可感的意象,以櫻桃和芭蕉這兩種植物的顏色變化,具體地顯示出時光的奔馳,也是渲染。蔣捷抓住夏初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yōu)樯罹G,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zhuǎn)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斷、理還亂。詞中借“紅”“綠”顏色之轉(zhuǎn)變,抒發(fā)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
詞人在詞中逐句押韻,讀起朗朗上口,節(jié)奏鏗鏘。大大地加強了詞的表現(xiàn)力。這個節(jié)奏感極強的思歸曲,讀后讓人有“余言繞梁,三日不絕”的意味。
- 雪晴行益昌道中頗有春意杜陵雁下歲將殘,疋馬西游雪擁關(guān)。憔悴敢忘雙闕路,淹遲遍看兩川山。春回柳眼梅須里,愁在鞭絲帽影間。安得黃金成大藥,為人千載駐頹顏。
- 頌古一百首有三尺劍可以謁趙國,無千里眼難以懸絲。
- 送向兄荊父帥維揚二首大父曾開刺史天,固應(yīng)陳跡尚依然。邦人卻怪家風在,故老今推宅相賢。仗鉞秉旄仍置使,輕裘纖帶更安邊。須知此日分憂重,更覺光榮掩后前。
- 予控免不獲命恭讀詔書圣訓有朕正欲為卿直前平生一寸心,不為世涂折。平生七尺軀,擬慕志士烈。吾門古喬木,每抱歲寒節(jié)。三世秉一心,炯炯常不滅。雖如卜獻玉,自比來嚼鐵。閉門著辨誣,其事已合轍。及逢明圣知,所遇皆夐絕。隆重錄舊李,一誣出奎札。嘉熙今詔書,復(fù)以枉為說。人生貴知心,萬事等一吷。矧以萬古光,下比覆盆揭。憶昔賈奇謗,同舟忽秦越。關(guān)弓比射羿,舍鏃不虛發(fā)。仍是同功家,以豢反得嚙。靜思誣與枉,二字謹區(qū)別。兩朝寓至鑒,四海仰日月。蕩誣貴昭昭,錯枉豈孑孑。此恩無以報,蛇雀況微物。匪石心可轉(zhuǎn),補被計當決。塵匣開青萍,何時釁妖血。
- 高堂山兜率寺孤絕不可狀,此山余舊聞。因官多暇日,與客到深云。門外一塵斷,座中千里分。勞生當自去,繚繞下西曛。
- 逍遙詠伏藏終不見,巧拙是兼非。至道光懷古,周通隱圣機。清天何物性,濁地故相依。修煉真堪惜,疏慵有順違。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丘壑精神,云水陳人。心燈不夜,道樹長春。珠胎養(yǎng)乎老蚌,龍雷躍於修鱗。爛爛光輝兮明白之窟,棱棱浪級兮桃華之津。莊嚴三昧,游戲諸塵。
- 東兵長句十韻上黨爭為天下脊,邯鄲四十萬秦坑??裢握哂麑5?,圣主無私豈玩兵。玄象森羅搖北落,詩人章句詠東征。雄如馬武皆彈劍,少似終軍亦請纓。屈指廟堂無失策,垂衣堯舜待升平。羽林東下雷霆怒,楚甲南來組練明。即墨龍文光照曜,常山蛇陣勢縱橫。落雕都尉萬人敵,黑槊將軍一鳥輕。漸見長圍云欲合,可憐窮壘帶猶縈。凱歌應(yīng)是新年唱,便逐春風浩浩聲。
- 召公諫厲王止謗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跸?,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闭俟唬骸笆钦现病7烂裰?,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dǎo),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曚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 郊居即事一首涉世足悔吝,杜門安退藏。謗從閑處省,樂向靜中長。薜荔日緣壁,瑯玕春透墻。近來無事作,渾以醉為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