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種柳柳江邊。
人們當作談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隨著時間流逝,今日也會變?yōu)橥辍?br />濃綠的柳陰當會覆蓋大地,聳立的樹干將要聳入藍天。
到那時,人們見樹也許會引起懷念,慚愧的是我沒有什么良好政績可以流傳。
注釋
戲:逗趣。戲題:以題詩作為消遣之意。在這里,柳宗元借種柳為題,以輕松的筆調(diào),抒發(fā)感情,寄托理想。
柳江:西江支流,流經(jīng)今柳州市。當時亦稱潯水。
故事:過去的事情。推移:指時光的流逝。
昔年:往年,歷史。這兩句的意思是,今天的種柳會成為將來人們談笑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成為一種史跡。
垂陰:指柳樹遮陰。當:應當。覆地:遮蓋大地。
聳干(sǒnggàn,即慫贛):高聳的樹干。會:能夠,一定能。參(cān餐)天:高入云天。
思人樹:《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對,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大意即召公有惠于民,他死后,人們自覺地愛護他生前親手所種的甘棠樹,還做了詩篇歌詠他,以表示對他的懷念。后世詩詞中,遂用“思人樹”作為贊美官員有惠政的典故。柳宗元在此借用這個典故,是為了表達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
惠化:有益于民的德政與教化。
種柳戲題問答
問:《種柳戲題》的作者是誰?
答:種柳戲題的作者是柳宗元
問:種柳戲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種柳戲題是唐代的作品
問:種柳戲題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出自 唐代柳宗元的《種柳戲題》
問: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的下一句是 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問:出自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種柳戲題賞析
《種柳戲題》一詩,是柳宗元現(xiàn)存詩歌中別具一格的作品。之所以說其“別具一格”,是因為柳宗元這位對待寫作從來都比較嚴肅的詩人,在此詩中,卻一改自己平時的風格,緊緊扣住詩題中的“戲”字,將一個嚴肅的主題,用嬉戲的筆調(diào)表現(xiàn)出來。
首先可見到首聯(lián)兩句,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點,仔細想來,種柳勞動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時間自然在春季。其中所提到的柳江,即西江的支流,流經(jīng)柳州,此乃地點所在也。另外在語言上,詩歌一開始,柳宗元有意運用似乎有點“繞口”的句式,兩句十個字,居然嵌入了四個“柳”字,既照應了詩題中的“戲題”二字,又使讀者感到極度新穎,極度別致,自然而然地調(diào)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
而頷聯(lián)針對上聯(lián)所寫發(fā)了一番感慨,先想像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為會成為人們談笑的內(nèi)容,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許會變成歷史上的一段佳話。這絕不是作者的自夸,實際上,作者心里非常明白,在他所處的時代里,作為地方上的最高長官,能親自參加公益勞動的“一方諸侯”實在少之又少,因而有這樣的自信。
前兩聯(lián)柳宗元以輕松活潑的筆調(diào)展開描寫,使詩題中的“戲”字落到了實處。后半段的戲筆的成分似乎已大為減少。在此兩句中,詩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碩大的樹冠應當能遮蔽住驕陽覆蓋著大地,高聳的樹干一定能長大成材高人云天,堅信自己今天的舉動將有利于國,有利于民,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面畫龍點睛的議論。
而尾聯(lián)中,詩歌運用了“思人樹”這一典故。并以議論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努力造福于民的強烈愿望,感情真摯,讓人不禁感同身受。
不過,雖然作者力圖使這首詩基調(diào)輕松、語言幽默,但由于詩人的經(jīng)歷、秉性以及所表達的主題的需要,事實上,詩歌是越寫越嚴肅,越寫越接近自己的一貫風格的。
縱觀全詩,詩篇先在題目用“戲”筆寫出重大嚴肅的主題,收到既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愿而又避免了空話大話,避免了自吹自擂的奇特效果,這樣來寫,首先為詩歌的風格定下了一個基調(diào)。然后,除了頭一聯(lián)是敘述事情,是實寫外,其他各聯(lián),或為推測,或為希望,或為議論,總之都是虛寫。這種詩歌結(jié)構,不太像唐詩,更接近于宋詩的風格。由此可知作者并不想把種柳勞動當作詩歌的中心來寫,而是通過種柳這件事,借端說理,表達自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做官準則。這思想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也許直到現(xiàn)在仍然有其不朽的借鑒意義。
總而言之,統(tǒng)而言之,此詩包含著風趣和幽默,但又不失豐富思想感情,細細讀之,著實讓人回味無窮。
- 題定武本蘭亭此甥此舅兩風流,翰墨相傳不誤投。大似曹溪付衣缽,臨池他日看眼鉤。
- 和士特栽果十首椑柿秋林黃葉晚霜嚴,熟蒂甘香味獨兼?;饌泐d虬浪褒拂,風標那似邑中黔。
- 秋懷三首江遠莼鱸晚,逕荒松菊寒。近知秋信好,更覺旅懷寬。遠杵風催急,橫琴夜向闌。飄零莫惆悵,吾道久艱難。
- 門奕奕彤闈下,煌煌紫禁隈。阿房萬戶列,閶闔九重開。疏廣遺榮去,于公待駟來。詎知金馬側(cè),方朔有奇才。
- 環(huán)村踏雪筍輿沖雪過溪橋,流水方東未晚潮。白里不知梅奪色,青邊尤喜麥成苗。煙深帶雨參差下,空闊隨風自在飄??墒侨毯姼校是笠奥诽き偓?。
- 發(fā)岳市三首昔者監(jiān)香火,今焉裂芰荷。祝融應冷笑,還肯再來麼。
- 望洞陽歲事今無幾,清霜苦見侵。寒深落雁渚,風急搗衣砧。翠谷紋秋水,斑綃纈霧林。洞陽棲隱地,樓觀白云深。
-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漁梁波際插翠筠,離離似清籞。游鱗到溪口,入此無逃所。斜臨楊柳津,靜下鸕鶿侶。編此欲何之,終焉富春渚。
- 江城子亦次韻和呈,因以自見窮寂之態(tài)華燈高宴水精宮。浪花中。意無窮。十載江湖,重綰漢符銅。應有青藜存往事,人縹緲,佩丁東。臥聽蕭寺響疏鐘。渡溪風。轉(zhuǎn)空濛。月上孤窗,鄰唱有漁翁。追念使君清坐久,歌一發(fā),恨千里。
- 題朱郎中白都莊蕭灑桐廬守,滄洲寄一廛。山光隔釣岸,江氣雜炊煙。藜杖聽鳴櫓,籃輿看種田。明時須共理,此興在他年。
- 3國學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