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八月十七日,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fù)留五首
八月十七日,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問答
問:《八月十七日,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的作者是誰?
答:八月十七日,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的作者是蘇軾
問:八月十七日,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八月十七日,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是宋代的作品
問:秋花不見眼花紅,身在孤舟兀兀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花不見眼花紅,身在孤舟兀兀中 出自 宋代蘇軾的《八月十七日,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
問:秋花不見眼花紅,身在孤舟兀兀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花不見眼花紅,身在孤舟兀兀中 的下一句是 細(xì)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 和陸明叟了無閑事上眉纖,一炷清薌靜晝簾。造化自從回暖律,芬華頓覺轉(zhuǎn)窮檐。輕風(fēng)度柳春情薄,細(xì)雨催化土脈黏。所愧微官相束縛,何因共訪酒家簾。
- 水龍吟嶺梅香雪飄零盡,繁杏枝頭猶未。小桃一種,妖嬈偏占,春工用意。微噴丹砂,半含朝露,粉墻低倚。似誰家丱女,嬌癡怨別,空凝睇、東風(fēng)里。好是佳人半醉。近橫波、一枝爭媚。元都觀里,武陵溪上,空隨流水。惆悵如紅雨,風(fēng)不定、五更天氣。念當(dāng)年門里,如今陌上,灑離人淚。
- 重九日雨仍,菊花未開,用轆轤體良辰巧與賞心違,四者能并自古稀。恰則今年重九日,也無黃菊兩三枝。閉門幸免吹烏帽,有酒何須望白衣。政坐滿城風(fēng)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詩。
- 題愁聚散竟無形,回腸百結(jié)成。古今銷不得,離別覺潛生。降虜將軍思,窮秋遠(yuǎn)客情。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 曉詠簾外星辰逐斗移,紫河聲轉(zhuǎn)下云西。九雛烏起城將曙,百尺樓高月易低。露裛蘭苕惟有淚,秋荒桃李不成蹊。西堂吟思無人助,草滿池塘夢自迷。
- 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殘胡失馭走群雄,人物爭歸掌握中。河洛祗今修舊貢,凌煙端合首群公。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大丈夫其誰不有四方志?則仆與宗袞二年之間,會而離,離而會,經(jīng)途所亙,凡三萬里。何以言之?去年春會于京師,是時仆如桂林,袞如滑臺;今年秋,乃不期而會于桂林;居無何,又歸滑臺,王事故也。舟車往返,豈止三萬里乎?人生幾何?而倏聚忽散,遼夐若此,抑知己難遇,亦復(fù)何辭! 歲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餞于野。霜天如掃,低向朱崖。加以尖山萬重,平地卓立。黑是鐵色,銳如筆鋒。復(fù)有陽江、桂江,略軍城而南走,噴入滄海,橫浸三山,則中朝群公豈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爾,人亦其然。袞乎對此,與我分手。忘我尚可,豈得忘此山水哉!
- 望渭水樹似新亭岸,沙如龍尾灣。猶言吟溟浦,應(yīng)有落帆歸。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長須翁,久不見。壁角深藏,心灰百煉。將期休影息陰,豈謂明明弄險。點出夜叉心,擘開菩薩面。丑惡既乖張,佛手難遮掩。贏得春山哭杜鵑,鮮血染花枝,聲聲怨。
- 王昭君錦車天外去,毳幕雪中開。魏闕蒼龍遠(yuǎn),蕭關(guān)赤雁哀。
- 10我的腦洞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