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鑒曲寒沙,茂林煙草,俯仰千古悠悠。
歲華晚,漂零漸遠(yuǎn),誰念我,同載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崖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
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
最負(fù)他,秦鬟妝鏡,好河山,何事此時游!為喚狂吟老監(jiān),共賦銷憂。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問答
問:《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的作者是誰?
答: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的作者是周密
問: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是宋代的作品
問:步深幽,正云黃天淡,雪意未全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步深幽,正云黃天淡,雪意未全休 出自 宋代周密的《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問:步深幽,正云黃天淡,雪意未全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步深幽,正云黃天淡,雪意未全休 的下一句是 鑒曲寒沙,茂林煙草,俯仰千古悠悠。
問:出自周密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密名句大全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賞析
上闋以寫景為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進(jìn)山登閣的過程。山路曲折盤桓,行人漸入幽深,“正”字領(lǐng)起下面兩句,交代當(dāng)時的天氣。冬云凝重,天色昏黃,仿佛要下雪的樣子。作者以陰沉的天氣烘托自己抑郁而沉重的心情?!拌b曲”三句,描寫登閣所見到的景物。鑒曲即鑒湖,唐代詩人賀知章告老時曾賜得鑒湖后終于其地。茂林指蘭亭,亦在紹興,東晉名士王羲之等曾于此賦詩詠懷,《蘭亭集序》中有“茂林修竹”之語。鑒湖和蘭亭都是歷史上名士棲游的地方,而今一片蕭瑟和衰敗。詞人撫今追昔,不勝感慨,只覺“千古悠悠”下面“歲華晚”三句,轉(zhuǎn)而抒發(fā)身世飄零的感觸 。登閣時已近年底,可自己仍在飄泊,而此番登臨又是只身一人,尤感寂寞?!巴d五湖舟”,說的是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功成身退與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自己雖然也和范蠡一樣隱遁避世,四處漂泊,卻是形單影孤 ,誰來與我作伴?“磴古”以下三句,再從抒情轉(zhuǎn)入寫景 。古老的石級,歪歪斜斜的老松,山崖背陽處多年積成的青苔,此情此景,怎能叫人不生“一片清愁”?
上闋寫罷令人愁腸百結(jié)的冬景,下闋而抒發(fā)對故國山河的感懷,對宋朝大好江山喪失的痛惜。下闋首句以換頭用“回首”帶起三句,述說流亡歲月中對故鄉(xiāng)故都的刻骨思念。多少次我夢里回到故國,不禁眼淚灑遍家園。西浦、東州都是紹興地名。周密祖籍濟(jì)南,長期寓居吳興,故將江浙一帶視為第二故鄉(xiāng)。但今日登閣眺望,頗像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登樓,看到故國山川 、園林已今非昔比 ,不禁憂思萬端。心眼,胸懷、氣度?!白钬?fù)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游”二句點(diǎn)題集中抒發(fā)了國破家亡的痛苦 。秦鬟,指美如髻鬟的秦望山,在紹興東南。妝鏡,指清如明鏡的鑒湖水。這句極力鋪陳山川的美麗,可是,這么嬌美的山川,為什么到這個時候才來游賞呢?江山已經(jīng)易主,故園已經(jīng)不再,這才是作者最為痛心疾首的?!白钬?fù)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游!”兩句一出,直抒作者愁恨,給讀者以極大震憾。結(jié)尾二句,卻又筆頭一轉(zhuǎn),輕輕遠(yuǎn)拓開去?!翱褚骼媳O(jiān)”指賀知章,他曾任秘書監(jiān),又自號“四明狂客”。詞人要召喚他一起來賦詩消憂,如象離主題遠(yuǎn)了一點(diǎn),其實(shí)正表明憂愁郁結(jié),難以消除,愁情反而更深了。
這首詞借物抒懷,以陰沉凄涼的冬景表達(dá)作者國破家亡四處漂泊的憂思。詞的上闋涉及國土淪亡,但蕭敝的冬景無處不滲透遺民的哀痛。下闋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厥住比?,似欲打開感情的閘門一任奔瀉,以傾吐心頭郁積的哀傷,然而,至“還似王粲登樓”句一頓,至“好江山、何事此時游”時作者的悲憤之情突至高峰。隨后卻輕輕一退,轉(zhuǎn)而要呼喚“四明狂客”賀知章,來與自己一道吟賦。這樣層層推進(jìn),回環(huán)往復(fù),構(gòu)成了本詞情思哀婉和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特征。草窗詞素以意象縝密著稱。綜觀全詞,寫景空遠(yuǎn),抒情婉曲,結(jié)構(gòu)細(xì)密,引事用典十分貼切,充分體現(xiàn)出作者深厚的詞學(xué)功底和創(chuàng)作才力。所以這首詞一直被推為《草窗詞》的壓卷之作。
- 古風(fēng)其二十一郢客吟白雪。遺響飛青天。徒勞歌此曲。舉世誰為傳。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shù)千。吞聲何足道。嘆息空凄然。
- 次韻王定國揚(yáng)州見寄清洛思君晝夜流,北歸何日片帆收。未生白發(fā)猶堪酒,垂上青云卻佐州。飛雪堆盤鱠魚腹,明珠論斗煮雞頭。平生行樂自不惡,豈有竹西歌吹愁。
- 豐城高安之間憩民家景趣幽邃為之慨然懷歸數(shù)家聚云根,細(xì)路入?yún)脖?。濺濺石渠水,來往一略彴。有無鄰里通,笑語婦子樂。濁醪時相就,青蔬缺鹽酪。日暮歸閉門,績火星煜爚。先期畢租稅,老不入城郭。嗟予獨(dú)何事,早插紅塵腳?故山未成歸,悵望有余怍。
- 送郭判官赴振武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鳴雁飛初夜,羌胡正晚秋。凄涼金管思,迢遞玉人愁。七葉推多慶,須懷殺敵憂。
- 答知己自闕下寄書故人勞札翰,千里寄荊臺。知戀文明在,來尋江漢來。群機(jī)喧白晝,陸海漲黃埃。得路應(yīng)相笑,無成守死灰。
- 洞霄宮二首早已飛升去,人間不記年。潛龍猶守衛(wèi),飛鼠尚蹁躚。煙鎖棲真洞,云橫撫掌泉。徘徊空竟日,令我憶坡仙。
- 一萼紅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池面冰膠,墻腰雪老,云意還又沈沈。翠藤共、閑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野老林泉,故王臺榭,呼喚登臨。南去北來何事,蕩湘云楚水,目極傷心。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楊、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 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能清謝朓思,暫下承明廬。遠(yuǎn)山新水下,寒皋微雨馀。更憐歸鳥去,宛到臥龍居。笑指叢林上,閑云自卷舒。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處貴有馀興,伊周位不如。
- 次韻和章頔見寄雞窗十載共論文,蘭室依然有舊薰。雨雪共拋修竹苑,煙霞獨(dú)訪武夷君。隨珠照乘元無類,天驥追風(fēng)定不群。犬子賦成猶未獻(xiàn),飄飄詞氣已凌云。
- 勉子侄外物不足恃,翻覆百年間。唯有萬卷書,可以解我顏。男兒貴立志,達(dá)人得大觀。百川日夜流,與海會波瀾。丘陵安于卑,寧復(fù)望太山。方當(dāng)少年時,發(fā)齒未凋殘。圣賢戶庭闊,人人可躋攀。謹(jǐn)勿隨馀子,碌碌走丘樊。
- 官事有程不得違,欲去故國行遲遲——— 樓鑰寄題張法曹瞻云軒
- 每聞戰(zhàn)場說,欻激懦氣奔——— 杜甫覽柏中允兼子侄數(shù)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載歌絲綸
- 東風(fēng)依舊。——— 劉弇清平樂
- 非吾濟(jì)世心,嘆息莫予助——— 陸游二愛
- 金馬不移孺子節(jié),石麟肯負(fù)志公期——— 顧禧徐稚山林出詩見示因書其后
- 晴野霞飛綺,春郊柳宛絲——— 白居易敘德書情四十韻,上宣歙翟中丞
- 西園路,更紅塵不斷,蝶酣蜂瘦。——— 黃機(jī)喜遷鶯
- 投老殷勤向物華,風(fēng)前猶欲拾余花——— 張耒依韻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 口占十吏傳州檄,指畫千條靖海涯——— 蘇籀送才元長樂倅
- 落月能相伴,疏鍾似見招——— 楊萬里五更入宣城,詣天慶觀朝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