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地、水、風、火從來都是所在充滿的,這里風水絕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這是故意讓我寫詩贊美的吧。各種幽雅的花香氣四溢,飄到了整個山澗、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隨風起舞,水面上漾起細小而成圈的波紋。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給盧仝泡茶喝,他一定會覺得兩腋習習生風,有飄飄欲仙之感,這樣,恐怕他連天仙都不會戀慕了。還煩請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將要落山的太陽,草叢中的露水已經(jīng)沾濕了我的衣裳。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詠水仙,故名。又名《雁兒歸》、《瑞鶴仙令》等。雙調(diào)小令,平韻格。
風水洞:《詩集》王文誥注引《杭州圖經(jīng)》:“洞去錢塘縣舊治五十里,在楊村慈巖院。洞極大,流水不竭,洞頂又有一洞,清風微出,故名曰風水洞?!?br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此四者廣大,能產(chǎn)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淪漪(戶衣):《詩經(jīng)·魏風·伐檀》:“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淪漪?!睖S,細小而成圈的水紋。漪,語氣詞。
玉川:唐詩人盧仝(tóng),號玉川子。兩腋:.兩邊胳肢窩。盧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云:“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憑:煩請。
臨江仙(風水洞作)問答
問:《臨江仙(風水洞作)》的作者是誰?
答:臨江仙(風水洞作)的作者是蘇軾
問:臨江仙(風水洞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臨江仙(風水洞作)是宋代的作品
問:臨江仙(風水洞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 出自 宋代蘇軾的《臨江仙(風水洞作)》
問: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 的下一句是 故應為我發(fā)新詩。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臨江仙(風水洞作)賞析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八月,蘇軾游風水洞,被風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該詞描敘游覽的經(jīng)歷和感受。
- 緣識為人能省己,就靜亦皆忙。春去秋來定,年諸日遠長。英姿終有異,賤品足顛狂。蠢動含靈性,善生惡自亡。
- 偈頌九首鵲既鳴鵲鵲,鴉則鳴鴉鴉。禾山四打鼓,趙州三吃茶。春來花處處,云散月家家。達磨當年無板齒,祗應特地過流沙。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跛腳阿師,弄蹄驢子。一字關徒費分疏,栗棘蓬恣情吞吐。凌滅祖師禪,函蓋乾坤句。孤危不立自孤危,萬仞雪崖豐骨露。十二峰前,斫額望汝。洞山佛無光,無你捫摸處,無你棲泊處。
- 望江南(三)江南燕,輕飏繡簾風。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頡頏恣西東。王謝宅,曾入綺堂中。煙徑掠花飛遠遠,曉窗驚夢語匆匆。偏占杏園紅。
- 感遇之五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傾奪相夸侈。不知身所終。曷見玄真子。觀世玉壺中。窅然遺天地。乘化入無窮。
- 受誥口號歸我南山老不遭,孟亭幾夢赭黃袍。強渠枉費平生力,不直君王一字褒。
- 因書絕徼南通棧,孤城北枕江。猿聲連月檻,鳥影落天窗。海石分棋子,郫筒當酒缸。生歸話辛苦,別夜對凝釭。
-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馬盧谿諸侯分楚郡,飲餞五谿春。山水清暉遠,俱憐一逐臣。
- 臨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吳令)寶觀岧山堯飛雉堞,登臨恍欲升仙。野桃官柳襯吳天。春風寒食夜,遺恨在封綿。聞道東溟才二里,銀濤直與天連。憑誰都卷入芳尊。賦歸歡靖節(jié)消渴解文園。
- 東皇太一詞吉日初齊戒,靈巫穆上皇。焚香布瑤席,鳴佩奠椒漿。緩舞花飛滿,清歌水去長?;夭ㄋ蜕袂?,云雨滿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