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雖然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著年老的學人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雖不能像孟郊那樣騎馬看花,但卻有機會被那“選婿車”包圍,讓自己眼花繚亂。
中舉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你的名字呢。
注釋
董傳:字至和,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在鳳翔與蘇軾交游。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卒。
麤(cū)繒:粗制的絲織品。麤:同“粗”。
大布:古指麻制粗布?!蹲髠鳌らh公二年》:“衛(wèi)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倍蓬A注:“大布,粗布?!惫航?jīng)歷。
生涯:人生的境遇過程。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腹有:胸有,比喻學業(yè)有成。
詩書:原指《詩經(jīng)》和《尚書》。此泛指書籍。
氣:表于外的精神氣色。
華:豐盈而實美。
老儒:舊謂年老的學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詩:“十年學道困窮廬,空有長才重老儒?!?br />瓠葉:《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瓠葉,大夫刺幽王也。或以為燕飲之詩。首章二句為:幡幡瓠葉,采之亨之。
舉子:指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及時干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后者習稱“槐米”。
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槐花落時,也就是舉子應試的時間了,后因稱參加科舉考試為“踏槐花”。
囊空不辦:引自《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為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蒵斷以芒接之。問曰:‘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征北行佐買之,著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引用孟郊詩而不直接引用其詩語,只將“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敝娨廪D化為“尋春馬”;引用虞玩之因貧困而舊屐著三十年不辦易的事典,而轉化為“囊空不辦”,引用二個典故融合為一句,語多轉折。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沒有錢。唐杜甫《空囊》詩:“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br />尋春馬:引用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br />擇婿車:此指官賈家之千金美女所坐之馬車,游街以示擇佳婿。唐代進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設宴。其日,公卿家傾城縱觀,高車寶馬,于此選取佳婿。見五代王定?!短妻浴ご榷魉骂}名游賞賦詠雜紀》。
得意:即“春風得意”,意謂黃榜得中。唐趙氏《聞夫杜羔登第》詩:“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處樓。”
世俗:社會上流傳的風俗習慣?!段淖印さ涝罚骸榜?zhèn)我曰笫?,畸行以迷眾,圣人不以為世俗?!?br />詔黃:即詔書,詔書用黃紙書寫,故稱?!赌鲜贰ね跎刂畟鳌罚骸肮У奂次?,遷黃門侍郎,領著作,西省如故。凡諸詔黃皆其辭也?!?br />字如鴉:詔書寫的黑字。語出唐人盧仝《示添丁》“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
和董傳留別問答
問:《和董傳留別》的作者是誰?
答:和董傳留別的作者是蘇軾
問:和董傳留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董傳留別是宋代的作品
問:和董傳留別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出自 宋代蘇軾的《和董傳留別》
問: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的下一句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和董傳留別賞析
蘇軾的這首《和董傳留別》可能不為普通讀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卻廣為傳誦,原因就在于它經(jīng)典地闡述了讀書與人的修養(yǎng)的關系。中國的讀書人向來把讀書視為積累知識、增長學問的有效途徑。讀書的作用不僅在于占有知識,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讀書,日積月累就會使人脫離低級趣味,養(yǎng)成高雅、脫俗的氣質。清代學者梁章鉅說:“人無書氣,即為粗俗氣,市井氣,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笔聦嵶C明,讀書與不讀書,讀書多與讀書少的人,所表現(xiàn)出的內在氣質與素質是絕不相同的?!案褂性姇敝革栕x詩書,滿腹經(jīng)綸,“氣”可以理解為“氣質”或“精神風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強調了華美的氣質是飽讀詩書的必然結果。
就蘇軾送別的這位朋友董傳而言,“氣”不應簡單地指讀書所帶給人的儒雅之氣,更指古代讀書人所推崇的在面對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時的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而能“不改其樂”。王勃在人生落魄時高唱“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董傳身處貧窮,卻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追求著自己的人生目標,這可以從“囊空不辦尋春馬”一句看出。顯然,蘇軾對董傳的人生態(tài)度還是非常欣賞的。在臨別時送給朋友這一句,既是贊美,也是安慰。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闡明了讀書與高雅氣質的必然聯(lián)系,凝練概括,深得讀者喜愛。今天人們引用它來說明讀書求知可以培養(yǎng)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也用來贊美別人學問淵博、氣度不凡。
- 離別難寶馬曉鞴雕鞍,羅幃乍別情難。那堪春景媚,送君千萬里。半妝珠翠落,露華寒。紅蠟燭,青絲曲,偏能鉤引淚闌干。良夜促,香塵綠,魂欲迷,檀眉半斂愁低。未別心先咽,欲語情難說。出芳草,路東西,搖袖立。春風急,櫻花楊柳雨凄凄。
- 補樂歌十首。大濩(《大濩》,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救天下,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誰護育。圣人生兮,天下和。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 晚望黑云映黃槐,更著白鳥度。蟬鳴不余力,蛙腹能許怒。稱目有佳思,側逕無好步。興來成獨往,意得誰與賦。
- 春閒戲書三首幾家桃李高低樹,一望江山表里春。寂寞無心看花去,懸知自有看花人。
- 訴衷情燒殘絳蠟淚成痕。街鼓報黃昏。碧云又阻來信,廊上月侵門。愁永夜,拂香裀。待誰溫。夢蘭憔悴,擲果凄涼,兩處銷魂。
- 感皇恩天水浴英姿,精神清徹。偏向蕤賓奈炎熱。瑞蓂飄飄,卻是生賢吉日。凌云志氣,飄飄無敵。頭角軒昂,作霖在即。誰識功名待時立,一朝騰踏,國賴維城力。慶萱堂齊壽,延千億。
- 西湖三首牛鞭初動囀新鶯,夢覺池塘選勝行。水鏡光中千騎合,山屏影里萬艘橫。云從布谷原頭過,雨向催詩毛下生。藻繪升平知有待,閣梅先已賦調羹。
- 頌古三十八首日面月面,頭頭出現(xiàn)。捏聚放開,成團萬片。
- 減字木蘭花天寒人靜。嘯倚胡床閑畫永。春信初回。報道南枝昨夜開。沈沈庭院。獨坐黃昏誰是伴。風過南墻。似覺天宮暗遞香。
- 水龍吟(長沙后圃荷開之久,無人領略,賦此詞,具一杯招管順甫諸公)此花迥絕他花,湘中不減吳中盛。疑從太華,分來岳麓,根荄玉井。炬列千紅,蓋擎萬綠,織成云錦。向壺天清暑,風梳露洗,塵不染、香成陣。好似一番雨過,似輕鬟、晚臨妝鏡。阿環(huán)浴罷,珠橫翠亂,芳肌猶潤。載月同游,隔花共語,酒邊清興。問六郎、凝佇多時,公不飲、俗幾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