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艘小小的漁船上有兩個小孩,他們把撐船的長竹篙收起來,坐在船里。
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注釋
安仁:縣名,1914年因與湖南安仁縣同名而改名余江縣。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使風:詩中指兩個小孩用傘當帆,讓風來幫忙,促使?jié)O船向前行駛。
舟過安仁五首問答
問:《舟過安仁五首》的作者是誰?
答:舟過安仁五首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舟過安仁五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舟過安仁五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舟過安仁五首》
問: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的下一句是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舟過安仁五首賞析
此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情景。這首詩語言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這里有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風讓船前進??!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里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chǎn)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怎么解開的呢?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當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舞動傘柄使風吹動小船使船前進?。∫部赡苁侵苯泳蛦杻蓚€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小童子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于是欣然提筆,記錄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
楊萬里寫田園詩,非常善于利用兒童稚態(tài),起到點化詩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①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②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可以參閱。不同的是,《舟過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為。楊萬里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當然,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的童心不泯。表達了作者對天真、可愛的孩子的喜愛之情。
- 宋頌九首明道明道之政,可以歌舞。小臣作頌,實暫吉甫。
- 梅雨五絕千山云深甲子雨,十日地濕東南風。靜里壺天人不到,火輪飛出默存中。
- 江邊道士獨住大江濱,不知何代人。藥壚生紫氣,肌肉似紅銀。酒釅竹屋爛,符收山鬼仁。何妨將我去,一看武陵春。
- 別趙子昂粉省星郎蹋曉班,暫隨使傳走日間。荊州利得羽鑿齒,江左今稱庾子山。君意頗為蒪菜喜,人情爭羨錦衣還。但憐老病匆匆別,白發(fā)如何更可刪。
- 晚晴登樓和叔存侄放浪煙霞我亦曾,誤憑宵夢繞觚棱。眼明一片蠶崖雪,便擬搘筇最上層。
- 一落索(九日)瘦得黃花能小。一簾香杳。東籬云冷正愁予,猶幸是、西風少。葉下亭皋渺渺。秋何為者。無錢持蟹對黃花,又孤負、重陽也。
-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寶馬鳴珂踏曉塵,魚文匕首犯車茵。適來行哭里門外,昨夜華堂歌舞人。秉燭朝天遂不回,路人彈指望高臺。墻東便是傷心地,夜夜流螢飛去來。
- 鶴躚躚鶴躚躚,乘君軒。肉翅重,不復戾九天。不如地上雞,乃得竊藥隨飛仙。
- 何處難忘酒十首何處難忘酒,欃槍世不平。孤兒未勝甲,孀母送為兵。氣絕心肝裂,號窮血淚橫。此時無一盞,何以活余生。
- 延壽化帳捲起何如放下時,微風輕撼碧云垂。夜深動地蚊雷吼,病枕安然總不知。
- 10消滅小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