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濟(jì)翁見寄之韻二首問答
問:《和濟(jì)翁見寄之韻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和濟(jì)翁見寄之韻二首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和濟(jì)翁見寄之韻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濟(jì)翁見寄之韻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只有高為累,元無俗可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只有高為累,元無俗可離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和濟(jì)翁見寄之韻二首》
問:只有高為累,元無俗可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只有高為累,元無俗可離 的下一句是 正緣隔少面,添得許多詩。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 后唐軍士謠除去菩薩,扶立生鐵。
- 賦真意堂一室恐婦愁,三間良足用。積錢寬買園,此事不敢夢。弋陽千萬家,此屋接修棟。相期生在勤,意象不少縱。饑字參不破,竟日自倥傯。設(shè)有花木冊,僅作一身供。徐翁初來時,赤子不取重。徐徐汲壑谷,轆轤轉(zhuǎn)雙甕。鋤夷荊棘開,改化溪山動。千年五柳陶,慕用常接踵。徐翁但神會,疏跡不勘穎。七弦已可忘,五柳不待種,見山若舉頭,孤雁亦須送。
- 恨意聯(lián)句同心同縣不相見, ——疾(失姓)獨采蘼蕪詠團(tuán)扇。 ——嚴(yán)伯均莫聽東鄰搗霜練, ——皎然遠(yuǎn)憶征人淚如霰。 ——澄(失姓)長信空階荒草遍, ——從心(失姓)明妃初別昭陽殿。 ——杭(失姓)
- 九鯉湖昔聞九仙靈,今登九仙地。梟梟一爐香,寥寥千載事。
- 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援以書戒子,子竟不若翁。陶以詩責(zé)兒,兒只如頑童。房公豈不智,集此書屏風(fēng)。堂基未及{左扌右勾},手澤俱成空。乃知貴胄門,美業(yè)真難終。子雖有良質(zhì),須用磨琢功。射御亦是學(xué),不妨隨元戎。
- 相和歌辭。度關(guān)山雁塞日初晴,胡關(guān)雪復(fù)平。危竿緣廣漠,古竇傍長城。拔劍金星出,彎弧玉羽鳴。誰知系虜者,賈誼是書生。
- 八音歌贈晁堯民金荷酌美酒,夫子莫留殘。石有補天材,虎豹守九關(guān)。絲窠將柳花,入戶撲衣冠。竹風(fēng)搖永日,思與子盤桓。匏瓜豈無匹,自古同心難。革急而韋緩,只在揉化間。木桃終報汝,藥石理予顏。
- 真一酒(并引)米、麥、水三一而已,此東坡先生真一酒也。撥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真一色味,頗類予在黃州日所醞蜜酒也。)稻垂麥仰陰陽足,器潔泉新表里清。曉日著顏紅有暈,春風(fēng)入髓散無聲。人間真一東坡老,與作青州從事名。
- 故人故人歸作山中相,老我聊乘雪夜舟。細(xì)君頗訝不入市,山中訪友將何求。扉屨資糧奪之去,毀車截鐙挽予留。一笑謂汝賢細(xì)君,無求我乃肯出游。宰相良解軒輊予,定難屈膝低我頭。同云一色天欲雪,夜深云散月明樓。
- 塞下北風(fēng)號薊門,殺氣日夜興。咸陽三千里,驛馬如饑鷹。行子久去鄉(xiāng),逢山不敢登。寒日慘大野,虜云若飛鵬。西北防秋軍,麾幢宿層層。匈奴天未喪,戰(zhàn)鼓長登登。漢卒馬上老,繁纓空絲繩。誠知天所驕,欲罷又不能。
- 藥山手中書佛字,問他端爾要心開——— 釋如珙頌古四十五首
- 正當(dāng)秋風(fēng)渡楚水,況值遠(yuǎn)道傷離群——— 獨孤及早發(fā)龍沮館舟中寄東海徐司倉鄭司戶
- 炎蒸俱已失,滿抱足清意——— 姚勉同張公望湖上避暑到四圣觀招柏堂月潭二道士
-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東望龍門北朝市。——— 蘇颋雜曲歌辭·長相思
- 大家寒食夜,獨貯望鄉(xiāng)情。——— 崔道融寒食夜
- 漢家新堤廣能筑,胡兒壯馬休南牧。——— 王安石塞翁行
- 風(fēng)吹客袂寒,飄泊在長安——— 釋斯植旅中偶成
- 一夕南風(fēng)一葉危,荊云回望夏云時——— 李商隱荊門西下
- 水合天浮。——— 程垓浪淘沙
- 秦城春十二,吳苑路三千。——— 顧非熊陳情上鄭主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