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的家臨近九江邊,來來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你和我同是長干人,從小不相識真是很遺憾。
注釋
長干行:樂府曲名。是長干里一帶的民歌,長干里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南面。
臨:靠近。
九江:原指長江潯陽一段,此泛指長江。
生?。鹤孕?,從小時候起。
長干行·家臨九江水問答
問:《長干行·家臨九江水》的作者是誰?
答:長干行·家臨九江水的作者是崔顥
問:長干行·家臨九江水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長干行·家臨九江水是唐代的作品
問:長干行·家臨九江水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出自 唐代崔顥的《長干行·家臨九江水》
問: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的下一句是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問:出自崔顥的名句有哪些?
答:崔顥名句大全
長干行·家臨九江水賞析
這首抒情詩抓住了人生片斷中富有戲劇性的一剎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詩歌在語言上平白如話。從字面上看一覽無余,是一個女子同一個男子江上偶遇的對話。流淌在字里行間的千百年來人類社會共同認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鄉(xiāng)的感情讓它獲得了流傳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一個舟行女子只因聽到鄉(xiāng)音,覺得可能是同鄉(xiāng),便全然不顧忌封建禮教的拘束而停舟相問,可見其心情的急切。而迫不及待地自報家門,十分生動地表現(xiàn)了她盼望見到同鄉(xiāng)的喜出望外的心情。這是因為鄉(xiāng)音讓她感到親切,鄉(xiāng)音讓她產(chǎn)生要見到家鄉(xiāng)親人的沖動。這一切都緣于對家鄉(xiāng)的愛戀。
男子的答話是“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話雖是出自男子之口,卻是對倆人共同的飄泊生涯的嘆息,是長年流落在外的無奈。這嘆息也是緣于對家鄉(xiāng)的愛戀。
詩人捕捉住一個生活場景,用白描手法抒寫人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動,饒有生活趣味。
- 木蘭花慢 征南混魚龍人海,快一夕,起鯤鵬。駕萬里長風,高掀北海,直入南溟。生平許身報國,等人閑、生死一毫輕。落日旌旗萬馬,秋風鼓角連營。炎方灰冷已如冰。余燼淡孤星。愛銅柱新功,玉蘭奇節(jié),特請高纓。胸中凜然冰雪,任蠻煙瘴霧不須驚。整頓乾坤事了,歸來虎拜龍庭。
- 觀燈玉臺體十首綺席金爐香正燃,銅壺銀箭漏初傳。天回星月迷燈燭,風過樓臺度管弦。
- 行童搬土童子聚沙為佛塔,而今搬土豈無功。忽然覺后知非土,當處回頭識本宗。老僧念你善根微,所以教伊不失時。朝歌暮擊三摩地,不久迷開解我機。
- 送僧務靜還吳琴詩清絕事,靜也兩兼能。技有知音許,名因國士稱。故山何日別,歸舫待春乘。卻遂林泉適,弦歌結舊朋。
- 云谷粹長老贊閒如云,虛如吞。歲晚一庵,湖山千簇。師資相忘,古靈河必拊背。動靜無間,茶陵空自跌足。一味卷舌冥懷,付與松風度曲。玉幾如此抑揚,也是喚么作六。
- 夏日田園雜興橘蠹如蠶入化機,枝間垂繭似蓑衣;忽然蛻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學飛。
- 送錢國博知坊州遙為坊民賀一方,壽星偏去照光芒。解攜朋友龍三處,隨侍兒孫雁兩行。芳草路中車突兀,落花風里旆悠飏。眠云客恨難陪從,空遣吟魂倍慘傷。
- 訴衷情(西湖)今朝人自藕州來。花意尚遲回。幾時畫船同載,云錦照樽罍。鈴齊外,已全開。是誰催。詩仙住處,和氣回春,羯鼓如雷。
- 至喜鋪外朝走馬息,險絕欲無路。駔駿蹙萬蹄,勢若敵場赴。崩騰臨空曠,踠足此小駐。蕭然一驛傍,為此數(shù)家聚。川城南山下,邑屋隨指顧。行人不勝喜,息駕始此處。跫然愀然意,南北分來去。我解房州印,初試歷險步。胡為亦自得,不作罷爾慮。鄉(xiāng)心建瓴水,歸夢受風絮。殘年歸來引,他日遂初賦。是役固已勞,端復酬夙素。臨風搔白首,一笑飭徒御。
- 次韻謝吳太初落筆誰云古意賒,四靈何得擅東嘉??琨[未所吳剛桂,對鶴頻烹魏野茶。商略春詞犀墮雪,留連夜酌燭生花。如君三世工文墨,江左于今有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