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江景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鳳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么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diào)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jīng)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注釋
湖:指杭州西湖。張先:北宋著名詞人。
鳳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芙?。汉苫ā?br />娉婷:姿態(tài)美好,此指美女。
江上:宋袁文《甕牖閑評》引作“筵上”。
箏:弦樂器,木制長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現(xiàn)為二十五根弦。
湘靈:湘水女神,相傳原為舜妃?!冻o·九歌》有《湘夫人》。
江城子·江景問答
問:《江城子·江景》的作者是誰?
答:江城子·江景的作者是蘇軾
問:江城子·江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江城子·江景是宋代的作品
問: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出自 宋代蘇軾的《江城子·江景》
問: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的下一句是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江城子·江景賞析
此詞為蘇軾于熙寧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與當時已八十余歲的有名詞人張先(990-1078)同游西湖時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
開頭三句寫山色湖光,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畫面?!耙欢滠睫 眱删渚o接其后,既實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收到了雙關(guān)的藝術(shù)效果。從結(jié)構(gòu)上看,這一表面寫景,而實則轉(zhuǎn)入對彈箏人的描寫,真可說是天衣無縫。據(jù)《墨莊漫錄》,彈箏人三十余歲,“風韻嫻雅,綽有態(tài)度”,此處用“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的比喻寫她,不僅準確,而且極有情趣。接著便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詞中之雙白鷺實是喻指二客呆視不動的情狀。
下片則重點寫音樂。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甚、極的意思)含情”;謂“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此下再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謂無知的大自然也為之感動: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最后再總括一句,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湘靈,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詞寫到這里,把樂曲的哀傷動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這樣哀怨動人的樂曲非人間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樣的神靈之手。與此同時,“依約是湘靈”這總綰樂曲的一句,又隱喻彈箏人有如湘靈之美好。詞的最后,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卻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不僅沒有正面去描寫人物,反而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人不見,數(shù)峰青”兩句,用唐代詩人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是那樣的自然、貼切而又不露痕跡。它不僅意象動人,而且在結(jié)構(gòu)上還暗承“依約是湘靈”一句,把上下用典結(jié)合起來?!皵?shù)峰青”又回應(yīng)詞的開頭“鳳凰山下雨初晴”描寫的雨過山青的景象,真可謂言盡而味永。
- 重陽前一日作近來多病不堪言,長欲醺醺帶醉眠。新酒乍逢重九日,好花初接小春天。自知命薄臨頭上,不愿事多來眼前。唯有天津橫落照,水聲仍是舊潺湲。
- 對食作潦余多稼猶中熟,種晚嘉蔬亦半收。黃耳蕈生殊自喜,白頭韭長復何求。比量傍舍慚溫飽,通詠農(nóng)書儆墮偷。偶有一樽難獨啜,過門誰肯小遲留?
-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麼看。老去轉(zhuǎn)諳無是事,本來何處有多般。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覆載我徒爭會得,大鵬飛尚未知寬。云泉日日長松寺,絲管年年細柳營。靜躁殊途知自識,榮枯一貫亦何爭。道傍病樹人從老,溪上新苔我獨行。若見凈名居士語,逍遙全不讓莊生。莫言天道終難定,須信人心盡自輕。宣室三千雖有恨,成周八百豈無情?柏緣執(zhí)性長時瘦,梅為多知兩番生。不是不同明主意,懶將唇舌與齊烹。不論軒冕及漁樵,性與情違漸漸遙。季子禍從憐富貴,顏生道在樂簞瓢。清閑自可齊三壽,忿恨還須戒一朝。好學堯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春風春雨一何頻,望極空江覺損神。鶯有來由重入谷,柳無情緒強依人。漢庭謁者休言事,魯國諸生莫問津。賴是水鄉(xiāng)樗櫟賤,滿爐紅焰且相親。三十年來要自觀,履春冰恐未為難。自于南國同埋劍,誰向東門便掛冠。早是人情飛絮薄,可堪時令太行寒。多慚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嵐坐臥看。畹蘭未必因香折,湖象多應(yīng)為齒焚。兼濟直饒同巨楫,自由何似學孤云。秋深櫟菌樵來得,木末山鼯夢斷聞。閑憑竹軒游子過,替他愁見日西曛。何事深山嘯復歌,短弓長劍不如他。且圖青史垂名穩(wěn),從道前賢自滯多。斤鳥鷃敢辭棲短棘,鳳凰猶解怯高羅。人生若得逢堯舜,便是巢由亦易過。太玄太易小窗明,古義尋來醉復醒。西伯縱逢頭已白,步兵如在眼應(yīng)青。寒猿斷后云為檻,宿鳥驚時月滿庭。此景得閑閑去得,人間無事不曾經(jīng)。壯氣雖同德不同,項王何似王江東。鄉(xiāng)歌寂寂荒丘月,漁艇年年古渡風。難世斯人猶不達,此時吾道豈能通。吟君十首山中作,方覺多端總是空。
- 次韻章禹直魏道輔贈答之詩我老面倦多故,面心期馬少游。愿為春眠面,吐絲自綢繆。翩翩魏公子,閱世無全牛。吹噓鼓萬物,領(lǐng)袖傾九流。昨來懷白璧,往撼西諸侯。中丞文武將,良非衛(wèi)霍侔。誓開河源地,畫作禹貢州。壯士捐軀死,鯨鯢尚吞舟??托臒o一寸,草食隨百憂。故人道舊語,末路非前籌。重來滕王閣,楓葉江上秋。章子飽徑術(shù),賦詩如曹劉。太學得虛名,權(quán)勢殊未尤。禍機發(fā)無妄,對吏抵搶頭。遇逢椎鼓赦,帝澤萬邦休。章江三年拘,解裝買莫愁。麗姬泣又悔,生故難豫謀。邂逅識面晚,困窮理相收。夜語倒樽面,參旌偃風旒。兩公但取醉,古今共高丘。
- 驀山溪(元夕)半生羈旅,歲度經(jīng)元夜。長是競虛名,把良宵、等閑葉舍。去年元夜,道得□身間,依舊是,客長安,寂寞孤眠者。今年元夜。也則非鄉(xiāng)社。卻有人□約,攜手□、燈前月下。那知風雨,此事又參差,成怨恨,獨凄惶,清淚潸然灑
- 次楊滬南以前區(qū)字韻送行水穩(wěn)風涼快長年,歸帆東指白云邊。落花款段兒能御,薦草烏犍手自牽。蜀口戍兵誰飽飯,淮頭編戶幾安眠。野人只愿群賢進,輻湊良籌到上前。
- 初歸雜詠雪滿漁蓑雨墊巾,超然無處不清真。胸中那可有一事,天下故應(yīng)無兩人。騎馬每行秋棧路,喚船還渡暮江津。酒樓僧壁留詩遍,八十年來自在身。
- 木蘭花慢載西山爽氣,添不重,月船輕。記前度今朝,瓊花爛漫,管領(lǐng)歌聲。今歲華深處,羨袞衣、還看彩衣榮。人世云萍相遇,歲寒松柏長青。行行。催覲朵云明。曉色上觚棱??创喝ゴ簛?,依然黃閣,移近家庭。浮云儻來軒冕,算古今、久遠是功名。尚有寒枯卉,東君也解留情。
- 題沈石田壑舟圖洞庭有奇士,樓室棲云霞;窗榻類畫舫,山水清且嘉。
-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guān)情蜀弦秦柱不關(guān)情,盡日掩云屏。已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東風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幢M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